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2013年高考政治临门一脚主观题八大热点
    
  双击自动滚屏  
2013年高考政治临门一脚主观题八大热点

发表日期:2013年6月2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9594 次

一、践行三个必须  实现中国梦想

    1、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cc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材料二  201211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11 20日)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4分)

参考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们能够根据现实世界创造理想世界。比如,19101920年人们就已经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构想。(2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4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经过百年努力,中国人民坚持不懈,最终将梦想变为现实。(4分)中国梦在过去是意识创造性的结果,今天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最终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积极力量,使梦想变为现实。(4分)(言之成理的其他观点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4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分)

   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决定文化,中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文化反作用与经济和政治,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加强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教育和现代科技的作用,使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4分)(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2分。)

3)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更好履行文化职能,请给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只要能够围绕文化职能中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两个角度提出建议均可得分。

22012l1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人都在追进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中国梦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中国梦也是紧密相联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责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9分)   

 参考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材料三  习近平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宿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结合《生活与哲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4分)  

     参考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共同反映了联系的观点。(3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雄关漫道真如铁长风破浪会有时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为之努力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5)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3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思想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3分)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此时此刻,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越是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在新的征程上,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应当始终保持中国信心

 (4)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所蕴含的哲学道理。(6分)
     参考答案:①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人民群众,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保持中国信心,实现中国梦,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实际,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始终保待中国信心,将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每点 2 分)
3.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正确性。(14分)

参考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的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将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必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持久不衰的强大动力。

    材料二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如此。没有精神支撑,就难有全民族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中国进入转方式的关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区,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更加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汇聚起13亿人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的思路。

     参考答案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人都应该做民族精神的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更加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办法,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

4、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材料一中不断为人民造福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的道理?(8分)

     参考答案: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分)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分)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视解决就业、收入、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2分)(注:只要答对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8分。)

    材料二  希望政府为实现中国梦做什么?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显示,政府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什么?52.3%的人希望政府继续缩小收入差距,50.2%的人希望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44.7%的人期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党和政府的承诺增加了百姓的信心。

    2实现中国梦,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12分)

    参考答案: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重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运用专家咨询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广泛收集民意,汇聚民智。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依法、审慎行使权力。保障人民享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每点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材料三  中国梦需要共建共享,要形成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实际上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人心齐,泰山移。所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汇聚在这面大旗之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应如何形成合力,共建共享中国梦。(8分)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是中国梦的设计者,是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领路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实现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政府决策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履行职能,加强服务和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严格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正确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民政协正确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材料四  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一道构成了中国梦的内涵。实际上中国梦就是为了造福人民。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应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出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材料五  经济富强中国梦。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实现中国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在全球贸易、金融市场、专利品牌等各类可比较的指标体系中,都将获得与人口份额相称的强国地位。

5)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实现经济富强中国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14)
    
参考答案: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每点3分,任意答出其中5点即可得满分14分)

    二、不断实践探索  深化改革开放

1.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谁都希望为建设美丽中国留下精彩的一笔。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是同学们通过网络和调查访问等方式搜集到的信息。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2012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100美元

材料二:G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建设生态文明省。先后颁布实施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等多部环境管理法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借助于本地的重点景区,将文化旅游做大做强,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从单一的传统产业向三大产业的全面拓展;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森林公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空间等,使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呈现新局面,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道路。

材料三:J市为增强本地的文化竞争力,除了增加财政对本市的图书馆、电影院、社区健身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还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具有本市特色的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积极开展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美丽家乡志愿者文明劝导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1)概括表一、表二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G省是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促进其经济发展的。(14分)

     参考答案:经济信息:表1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2分)表2表明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及占GDP的比重不断增长,尤其是十二五对环保产业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我国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2分)(若大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也可酌情给分。)

措施: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G省根据当地实际,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道路。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G省先后颁布多部环境管理法规;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G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的转型和升级。G省凭借文化旅游,开拓绿色产业,实现从单一传统产业向三大产业的全面发展,加快经济的转型和升级。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G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对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建设森林公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空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每个要点2分,若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你将如何参与?(10分)

   参考答案: 积极向党、人大、政府等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方式,就建设生态文明向决策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2分)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方式,就破坏生态的行为及时进行监督。(2分)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对于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要及时提出批评、建议等;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2分)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要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参与。(2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J市是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

    参考答案:①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该市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物质保障。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该市利用沿海传统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②把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该市大力发展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和谐文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26分)材料一 2000-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图表(省略)

    注: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38 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 489.3亿美元,增长7. 9261进口18 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盖2 311亿美元,扩大48. 1%

    材料二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近几年来,在伴随着美国金融风暴和欧偾危机深化、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形势日趋严峻,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比如遭受外需下降和国际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价格上涨的双重打击,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减弱;受到自身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双重制约;遭受国际信用紧缩和国际融资困难双重挤压。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如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审批手续,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1)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14)

    参考答案:信息:2000-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出口仍然大于进口,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表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3分)这一阶段,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有较大波动,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进出口增幅息剧下降,2010-2012年进出口增幅出现好转,但我国国际贸易环境依然严峻。(3分)

     分析: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外贸经济效益。坚持走出去市场多元化战略,帮助外贸企巩固传统国际市场,开辟新兴国际市场。支持外贸企业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规则,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开发和拓展国内市场,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状况。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每点2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共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12)

     参考答案:①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为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出台扶持政策,改善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2)政府要深化外贸鲎理体制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2分)政府要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调节国际贸易争端,协调国际经塑关系,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2)政府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2)政府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政府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旗帜,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2)

3.26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文化体制改革。

材料一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上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到2015年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材料二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认识和措施、成效都走在我们的前面,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强自身的创新活力,使文化产业有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以满足国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材料三  在文化消费方面,文化消费水平是同经济基础、消费需求和实际供给能力密切相关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人均年收入超过8 000美元时,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增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有人认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将文化市场化、产业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12)

参考答案: 赞同。(2分)文化和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将这类文化单位市场化、产业化,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6)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4)

 不赞同。(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6分)文化产业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将文化体制改革理解为就是文化市场化、产业化,忽视了文化事业的发展2则,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4)

    (2)有人认为: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老师,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就能有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评析这一观点。(8)

 参考答案:①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发展文化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其共同特点和普遍规律。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是有其道理的。(4)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实际,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4)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6)

     参考答案: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3)文化体制属于上层建筑,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搀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果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将阻碍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

    三、推进城镇化  建设新农村

1.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阅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注:城镇化率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 80%。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若按户箱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

材料一  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经济杜会发展不平衡,极大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就学、就业;而每增加l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至少10 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色括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等。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65%左右,城镇人口将新增 3 亿多,这意味着超过39万亿元的内需驱动力,将极大解决我国内需不振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分散经营的土地将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城市功能的升级,又将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材料二  中国传统民居经过成长岁月的涤荡,以其特有的建筑形态、文化内涵及其精湛的建造技术展示了我国劳动人们的聪明和智慧,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农村传统民居或遭遗弃,或遭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对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应有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拆民居、建楼房不应该是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1)描述图蕴含的经济信息。(6分)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8分)

参考答案:信息: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增长态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分)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密切相关、相互促进。(l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1)城镇户籍人口比例低于常住人口比例,(l分)我国必须改革户籍制度以推进城镇化。(l分)

作用:城镇化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2分)推进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乡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分)有利于刺激投资,启动消费,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2分)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2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农村特色传统民居消失现象的认识。(12 分)

参考答案:一定文化是由一定经济决定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速,会对农村传统建筑文化产生深刻影响。(4分)传统民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应加大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以利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4分)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新建民居要借鉴传统民居的样式,融入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4分)

2.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

信息:专家指出,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增的大量城镇人口将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得到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材料二  W省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人民政

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启动城乡户籍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

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材料一中的图(含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4)

    参考答案:经济信息:近年来我国GDP和城镇化率都在逐年提高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密切相关、相互促进。(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2)

    积极意义: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人分配格局(答出一点给3分,任答三点给10)

     (2)结合材料二,分析W省委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2)

     参考答案:①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充分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启动城乡户籍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每点4分,共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材料一  S省政府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该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

    材料二 S省政府认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绝非以城市数量和城市人12的增长来判断。相比数量的变化,城镇化应该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公平,可以解决农民工和未来更多农民进城后公平分享到公共服务的问题。要防止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这就更需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意义。(14分)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1分)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集中农村人口和转移就业,(2分)整合和节约土地等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的增收效益。(2分)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1分)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合理布局,(2分)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分)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分)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3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出谋划策。(12分)

    参考答案:①政府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能,让农民分享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3分)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3分)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3分)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这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3分)

 4.30分)材料一  2001年以来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

    

注:2008年以来,受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投资贡献率平均约23%,消费贡献率约75%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就需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请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5分)

    参考答案:①2001—2012年,我国GDP稳定高速增长(1分)其中投资和消费对增速贡献较大,出口贡献率较低,近几年受世界经济影响出口贡献成负增长。(2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投资过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这反映了我国投资、消费与出口三大需求不协调、不平衡。(2分)

    2)运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有关举措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13分)

   参考答案:扩大消费需求需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在生产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2分)生产决定消费(1分)。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有利于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为扩大消费创造动力。(2分)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1分)。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分)。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助于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2分)。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1分)。鼓励文化、旅游等消费,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消费,有利于引导人们重视精神文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有利于加快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升级。(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政策的正确性。(12分)

    参考答案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投资过旺,因受外部因素影响,外需不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正是遵循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1分),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1分),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带动转变(2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2分);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分)。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1.材料一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坏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牡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遭遇严峻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东南沿海Z市把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园城市、生态之城,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目标,出台《Z市生态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运用生态经济、环境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与持续发展,着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机制,至2015 年建成创业创新、又富又美的国家级生态城市。

(l)联系材料一,结合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过程,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8分)

参考答案: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来源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在其基础上深化和发展;(2分)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3分)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深化。(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观点,说明 Z 市出台的《生态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合理性。(6分)

参考答案:一方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3分)另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生态城市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3分)

    (3)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试分析公民应如何通过参与政治生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2分)

    参考答案:①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3分) 依法行使监督权,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3分)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3分)遵守法律和道德,保护生态环境,自觉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3分)(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减轻空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压力,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材料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去冬今春以来,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14分)

   参考答案:企业:依靠科学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与换代(2分)履行社会责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个人:在观念上,自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的消费观(3分)在行为,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把低碳生活落实到实处(3分)。(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公民所起的作用。(12分)

    参考答案:①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途径,为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3)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推进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工作的深入开展(3)自觉履行义务。树立公民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公民依法享有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权利,又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管理(3)

3.材料一  2013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考量着党和政府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智慧。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14分)

   参考答案:当前:人工增雨;污染企业临时停产;限制车辆出行。(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满分4分)

长远: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汽油质量标准;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消费者坚持绿色消费。(每点2分,合计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12分)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权益;坚持科学执政,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综合国力。(每点3分)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8分)

 参考答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规律办事;(2分)发挥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揭示自然的本质和规律;(3分)坚持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自然、保护自然。(3分)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障和改善民生

1. 材料一  网络改变经济

    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中国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大到住房、汽车,小到螺丝、调料在网上都能方便买到。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电子商务的低门槛为许多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就业的平台,也为许多企业的产品找到了市场。2012年的11”促销活动,淘宝天猫仅一天就实现了191亿元的销售额。同时,电子商务领域也存在从业者素质不高、虚假促销、贩卖伪劣商品、快递变慢递、不开发票、监管不利、维权困难等现实问题。

    材料二  网络改变政治

近日,南京市纪委向社会招募了首批24名微博廉政观察员。这批观察员来自党内外,有教师、警察和普通企业职工,并且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通过引入廉政观察员,加强收集网民投诉、解答群众疑问,加强廉政监督,拉近党群距离,必将成为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良性转变的重要力量。( 26 分)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现状,并分析发展和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将会怎样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4)

     参考答案:现状: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不够规范。(4分)

    分析:发展电子商务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拉动消蠹,扩大内需;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分)电子商务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可以调整经济结构,带动一二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一二产业拉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3分)发展完善电子商务需要依靠互联网环境和科技支持,将促进科技进步和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2分)完善电子商务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将促进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2分)总之,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对南京招募微博廉政观察员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良性转变的认识。(12)

参考答案:①设立微博廉政观察员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要求的。(4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微博廉政观察员可以反映群众诉求,有利于党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决策,实现科学执政。(2分) 有利于党发扬民主,有利于加强党群关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2通过网络便于群众对党工作的监督,推进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2分)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2.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新思想,如将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提出党代表制度、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们要从这些新提法中寻找未来发展的密码。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证。

     (1)运用发展、辩证否定和创新的观点,说明十八大报告中不循旧规的蕴含的哲学依据。(12分)

参考答案: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十八大报告所提的,实际上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体现。(4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它要求我们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八大报告所提的,是我党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创堑、发展的表现。(4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所提的,必将推动主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回答新事物新事物的发展历程可酌情给分)

     (2)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谈谈对材料二所述论断的理解。(8)

参考答案: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并给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发展,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分)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保证人们基本文化权益,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分)

3.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极其关健的转型时期。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亮起红灯,迫切需要自主创新。面时创新的日渐紧迫,侵权的严峻形势,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要不断加大。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把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也取得长足进展。

    (l)指出图 9 中的经济信息,结合图 9 和材料一分析我国自主创新取得成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14分)

    参考答案:经济信息:2005年以来我国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分)在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效四个领域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且创新产出明显高于其他,成就显著。(2分)

原因: 我国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执行更到位,创新环境得到改善。国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4分)

现实意义: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律。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6 分)

    材料二  知识产权侵害下的创新开局: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

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创新的智慧,四大发明就是例证。一度领先的中国科技在近代被西方超越,最重要的原因是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有无与完善,早在1624 年,英国就颁布了《垄断法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而同期中国创新仍然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这不仅阻碍了知识的共享,而且大大增加了技术诀窍灭失的风险。目前,全世界可交易的知识产权达1万亿美元,此领域内的争夺和保护日益激烈,中国商标在国外被枪注呈上升趋势,其中仅传统中草药就有 900多项,损失达10亿美元,而且造成贸易璧垒后,未来十几年内中国都不能出口这类产品。此外,我国还存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本高、程序复杂,影响企业维权积极性等。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面对历史和现实状况,如何才能走出知识产权侵害下的创新困局”(12分)

参考答案:①全国人大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保证知识产权有法可依;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履行好各种职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司法机关要严格司法、公正司法,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司法保障;公民要提高权利意识,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8分)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积极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的共享。(4分)

2.材料一  20127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  2013314日,《经济日报》报道,湖南省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面向市场抓好营销,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和政治文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政治上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为文化资源的选择、传递和储存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重视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每点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湖南省在发展绿色食品中,为什么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12分)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出发点,是根据湖南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坚持在绿色食品发展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民利益。(每点4分)

3)请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参考答案: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答两点给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六、最美传递正能量  树立核心价值观

1. 新时期,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人最重的是家,中国丈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家丈化,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的词语里有国家一词,家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和国是一体的了。安土重迁,有房才有家 … … ”房子,是人们生活的栖息地,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家的象征。因此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了许多老百性梦寐以求的事。现在许多人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深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教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得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养老问题日益严重。有人认为,传统家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阻碍作用将会越发显现。

(l)请你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对材料一中传统家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阻碍作用将会越发显现的观点进行评析。(10 分)

参考答案: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4分) 文化观念属于上层建筑,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如果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必将阻碍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家文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其阻碍作用会愈发显现的观点有其合理性。(4分) 但如果结合时代要求,弘扬传统家文化中美德精华则会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谈谈中国传统家文化对于今天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12 分)

参考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传统家文化使中国人对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在住房消费上持有着强烈的愿望。(4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家文化使中国人对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拥有自己的住房。(4分) 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当代中国人对于传统家文化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在住房问题上要做到理性消费,避免成为房奴。(4分)

    (3)结合材料,就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家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参考答案:①要坚持扬弃。汲取家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剔除其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敢于破旧立新。注重根据时代变化,研究传统文化中的新情况,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每点2分,方法论l分,材料1分。答出其它方法论,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句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知。

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1)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部分抗战剧胡编乱造源于创作者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3分)受市场自发性、传媒的商业性的影响,抗战剧割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肆意篡改历史;(4分)当前我国影视剧准入门槛低,缺乏管理和正确引导,导致抗战剧戏说历史现象放任自流。(3分) 

(2)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抗战剧创作为什么要坚持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12分)

参考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抗战剧是对我国抗战历史的反映,必须以确凿的史实为出发点,以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挥人的创造性,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鲜活起来,更能为观众所接受,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所在。(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抗战剧创作既要坚持历史真实性,又要坚持文学艺术性,在坚持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收视效益最大化。(4)

     (3)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进行抗战剧创作提出两条建议。(4分)

    参考答案:示例: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实现历史与艺术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实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与维护民族长远利益的统一。(两条即可,共4分)

3.中国动漫曾经风光无限。上世纪40年代,上海万氏兄弟制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1961  196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人物、动作、画面、声效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量奖项。如今却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50

     目前我国有巧000家动漫公司,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从事这个行业,四年制大学中超过1 300所设有动漫及相关专业,2011年的国产动画片制作达到26万分钟。量上去了,但质却差得很远。目前我国动漫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漫画、新媒体动漫、动漫衍生品行业相对薄弱,上下游行业之间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仍处于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状态,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我国动漫企业90%是小、散、弱、差的民营企业,规模小,专业分散、研发能力弱、竟争能力差。我们的产品自主品牌少,专有动漫技术更少,在动漫产业链中只能处于低水平劳动的低端。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改变动漫的现状。(10)

     参考答案:①创新动漫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加强动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挖掘利用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对动漫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既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动漫作品,又打造经典的动漫精品,提高我国动漫的国际竞争力;加强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动动漫的产业化市场化,整合资源形成动漫的完整产业链(每点4分,任答3点给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说明创新对动漫的意义。(10)

     参考答案: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与革命批判精神,创新有利于实现动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能够推出新的动漫产品,繁荣动漫产业,提升我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新会引起动漫制作的思维方式与水平的变化,带来我国动漫文化的繁荣(每点3分,任答3点给10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角度,结合上述材料就我国动漫的出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

   参考答案:①加快动漫产业、产品、运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动漫产品(2)

4.(26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婚嫁时女方常常会给男方送上一双自己一针一线纳出的鞋垫,这种制作鞋垫的工艺就是十字绣。

    十字绣产生于中国唐朝时期。14世纪,十字绣从中国经由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然后在欧洲传播开来。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十字绣工艺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绣线、面料的颜色、材质,都别具匠心。15世纪,十字绣开始进入民间,逐渐为广大海内外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使十字绣艺术得以广泛传播。

     某景泰蓝工艺画画师从十字绣艺术中深受启发。他将景泰蓝美观华贵的艺术表现力和十字绣技术有机结合,对景泰蓝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术简化和创新,开发出景泰蓝工艺画套装产品,把从前的高端产品开发成普通市民都能欣赏、消费的文化产品,从而赢得无限商机。如今,十字绣艺术让传统的景泰蓝工艺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1)结合材料,说明十字绣艺术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参考答案: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十字绣艺术。(3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十字绣艺术产生以后,传播到海外,融合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3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十字绣艺术为海内外消费者所喜爱。(3分)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各国的十字绣艺术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都别具匠心。(3分)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成功的理论依据。(10分)

    参考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将景泰蓝工艺和十字绣艺术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成功。(3分)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借鉴十字绣技术,对景泰蓝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术简化和创新。(3分)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该景泰蓝工艺画画师把从前的高端产品开发成普通市民都能欣赏、消费的文化产品,赢得商机。(4分)

3)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就更好地传承景泰蓝工艺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参考答案:要坚持从景泰蓝工艺的实际出发;要立足于制作景泰蓝的实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景泰蓝制作工艺的规律;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创新景泰蓝制作工艺。(每点2分,回答以上任意2点即可)

       维护国家利益  构建和谐世界

1.材料一  20121119日,第1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合作15周年纪念峰会和第七届东亚峰会在柬埔寨金边举行。温家宝同志在会议上强调,中国坚持奉行睦邻友好政策,有关问题应当由当事国通过直接对话和协商妥善处理。中方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落实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合作发展大局。针对个别东盟国家的发言,温家宝同志指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主权争议,中国维护主权的行动是正当和必要的。

    材料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持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阐明上述中国主张的正确性。(14分)

    参考答案:①主权是作为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2分)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这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1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中方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维护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利益(1分)。同时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1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通过对话和协商处理问题,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分)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上述主张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2分)

   2)根据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8分)

   参考答案:①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和睦相处。(2分)

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优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世界文化发展。(2分)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秉承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睦近交远,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分)

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传统。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从古老的河姆渡到……,特别是到了元、明初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愚昧决定,导致了中国领先世界的海洋文化的衰落,………

从古到今,中华海洋文明早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中国海神的代表妈祖,其特性与希腊海神波赛顿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妈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为神,而波赛顿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赛顿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战神,人人敬畏,妈祖则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胁的母爱之神。因此,中国的海洋文化,并没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与强占性,相反地,它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与宽容。

                                                                ----百度文库

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材料中有关中国是否具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行简要评析。(12分)

参考答案:中国有没有海洋文化传统只能依中国的历史做出判断,而不是依据黑格尔的观点,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分)中国具有海洋文化传统是根据中国海洋实践活动和中华民族的特点做出的判断,具有可信的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和范围的,受认识条件的限制,黑格尔的观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历史时期来看有其合理的一面。(3分)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通过中国有没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海洋文化。(3分)

2)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对待妈祖波赛顿两个不同的海神形象。(10分)

参考答案:坚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要大力宣传以妈祖形象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4分)尊重其它民族文化,西方海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要尊重以波赛顿形象为代表的西方海洋文化。(3分)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3分)

3)从文化与经济角度,为海洋的可持续开发提两条有益的建议。( 4分)

参考答案: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注重海洋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高人的素质,增强海洋意识。每点2分(海洋文化要与时俱进,确保海洋开发的方向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材料一: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的理想的根本途径。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即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先治理好自己的民族、国家,再以此去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近几年,北方某市坚持以贵和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中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尚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共建社区、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社区大家庭浓厚氛围;同时,当地还重视用现代传媒整合传统资源,市政府鼓励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一批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人们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展示贵和尚中思想的艺术广场,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市场的繁荣。

     1)结合材料,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贵和尚中协和万邦思想之间的关系。(lO分)

    参考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2分)比较而言,贵和尚中是对处理各种和谐关系的提升和概括,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协和万邦是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的政治原则与理想,是贵和尚中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属于矛盾特殊性。(2分)

     二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贵和尚中寓于协和万邦思想之中,并通过协和万邦表达和谐观念;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协和万邦思想在协调国际关系时又离不开贵和尚中的基本原则。(6分)

    (2)分析说明贵和尚中思想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贯彻贵和思想的举措对该市建设的意义。(12分)

    参考答案:贵和尚中思想主要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征: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分),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

    “贵和思想对推动该市建设的意义: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该地通过促进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配备的完善,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艺作品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一定文化活动,开展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为主题经典诵读等活动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不断满足人们大文化消费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通过活动可以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该市重视运用贵和思想推动城市建设有利于打造和谐文化,促进城市和谐。(每点2,答出四点即可得8分)

    (3)材料中该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4分)

    参考答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观点各给2分。(若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八、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200O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3)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舌尖上的中国》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3)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舌尖上的中国》吸收和借鉴了世 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风格的有机融合(3)

(2)根据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当下国人重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和开展光盘行动的依据。(10分)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现在我国每年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的现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关注(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开始重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和采取光盘行动,都是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人们群众是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浪费、厉行节约,要求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做个光盘族,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实践(3)(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   

法论的建议。(4分)

     参考答案: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立足实践发挥正确意识(正确认识或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重视量的积累,从今天开始,从我做起。(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4分)

2. 材料一 2005?2010年全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单位%)

 

: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它反映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所起作用的大小。

目前,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1%,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和金砖国家,这一比例约为50%60%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状况有所改善,但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供应不足,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热点持续降温,制约了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材料三   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各个历史时期,厉行节约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

2013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 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14分)

   参考答案:2005年以来,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高位运行,2008年后有所下降(1分);投资率不断上升(1分),而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1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1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1分),应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分)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2分)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2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汽车、家电等产业升级,拓展消费空间;(2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改善消费环境。(2分)

    (2) 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2分)

      参考答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或回答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3分)是党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分)是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体现;(3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3分)

3.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点和渊源,湘菜以辣菜著称,闽菜以海鲜见长,且各菜系相互借鉴,如浙菜系善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其一大特色。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和陶瓷餐具等,不仅影响周边国家,而且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色、香、味、型外更讲究科学和营养,并产生了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如今吃文化已经超越了本身,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收获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丰盈。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8分)

   参考答案:①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使人心灵愉悦和丰盈,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分)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交流与融合,既有利于提高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力,(2分)又有利于促进了世界饮食文化的繁荣。(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提出建议。(6分)

    参考答案: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饮食文化。(2分)要批判继承传统饮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又要推陈出新。(2分)要加强饮食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12分)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倡导光盘行动是由我国现实国情决定的。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3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拒绝剩宴提倡光盘的共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3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4、材料一  餐桌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开销就达3000亿元,挤占了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为此,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近来,一场拒绝剩宴“‘光盘行动在民间迅速展开,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

     参考答案:①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反对餐桌浪费,加强资源节约,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消费者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参考答案:①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人们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公民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厉行节约,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之风。

    材料三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3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参考答案:①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摒弃奢靡之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4)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参考答案:国家要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餐饮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调整经营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科学合理消费。

   5)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参考答案:①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人们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公民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厉行节约,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之风。

5、材料一 2013年春节,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帖子备受关注。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看完文章之后,作了重要批示,指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

    材料三社会上出现了酷抠族酷抠是当下的一种流行的抠门,这是一种褒义下的,因为酷抠族崇尚的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酷抠族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约的方式。酷抠族喜欢高质量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观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味。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材料一、材料三中反映的现象进行评析。(14分)

     参考答案:①资源具有稀缺性,应合理使用资源。厉行节约、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多层次,要勤俭节约,不应造成人为的浪费。(3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对生产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过分抑制消费或乱费资源都会影响、甚至阻碍生产的发展。(4分)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消费观,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厉行节约的政治学依据。(8分)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发挥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作用。习总书记倡导厉行节约,就是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的表现。(4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有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4分)(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者均可得分,总分不超过8分)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