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卡片 >> “棱镜门”事件
    
  双击自动滚屏  
“棱镜门”事件

发表日期:2016年6月23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2952 次

据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的小布什时期,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一、事件简介

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136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1],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二、事件起因

20136月,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3],并告之媒体何时发表。按照设定的计划,201365日,英国《卫报》先扔出了第一颗舆论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称,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美国舆论随之哗然。

美国决策者意识到,互联网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事件上可以成为达到美国政治目的、塑造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有效工具。2011年,以脸谱推特为代表的新媒体,贯穿埃及危机从酝酿、爆发、升级到转折的全过程,成为事件发展的催化剂及反对派力量的放大器。同样,类似的事件也在突尼斯和伊朗等国都上演过。如今,以谷歌为首的美国IT巨头一方面标榜网络自由,反对其他国家的政府监管本国的互联网;另一方面又与美国政府负责监听的机构结盟,这无形之中就把自己献到祭坛上去了。

这项代号为棱镜PRISM)的高度机密行动此前从未对外公开。《华盛顿邮报》获得的文件显示,美国总统的日常简报内容部分来源于此项目,该工具被称作是获得此类信息的最全面方式。一份文件指出,国家安全局的报告越来越依赖棱镜项目。该项目是其原始材料的主要来源。报道刊出后外界哗然。保护公民隐私组织予以强烈谴责,表示不管奥巴马政府如何以反恐之名进行申辩,不管多少国会议员或政府部门支持监视民众,这些项目都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

这是一起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让人咂舌。

三、事件发展

65日《卫报》刊登的法院密令显示,从2013425日至519日,美国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Verizon)须每日向美国国家安全局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涉及通话次数、通话时长、通话时间等内容,但不包括通话内容。

20136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又曝光政府机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直接接入微软、谷歌、苹果、Facebook、雅虎等9家网络巨头的中心服务器,可以实时跟踪用户电邮、聊天记录、视频、音频、文件、照片等上网信息,全面监控特定目标及其联系人的一举一动。

纽约时报》则指出,两大项目的曝光打开了一个非比寻常的窗口,使人们看到政府监控强度的增加,布什政府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开始采取监控举措,奥巴马政府明显非常支持这种举措,其监控范围甚至还有所扩大。该报分析说,这种接连出现的大曝光还说明,由于信息泄露的相关调查引发众怒,很可能知晓高级情报秘密的人员决定揭露真相。

201367日,在加州圣何塞视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做出回应,公开承认该计划。他强调说,这一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而且经过国会授权,并置于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管之下。

201369日英国《卫报》抛出专访,应告密者本人要求公布其身份。现年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是美国防务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一名雇员,过去4年内一直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他在专访中说,自己良心上无法允许美国政府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以及互联网自由。自9日至10日下午2时,白宫请愿网页上要求赦免斯诺登的条目已迅速搜集到两万个签名.

2013610日白宫发言人卡尼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白宫高级官员已将此事最新进展向奥巴马做了汇报,但鉴于调查仍在进行中,他不会评论事件中的个人以及调查工作,也不会转述奥巴马的观点。

过去四年在诸多议题上与奥巴马政府过不去的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2013611日加入对美国政府棱镜计划揭密者斯诺登(EdwardSnowden)进行谴责的行列,指责其为叛国者。共和党籍的众议院国土安全小组主席金(PeterKing)和民主党籍的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黛安娜·范斯坦(DianneFeinstein)也指责斯诺登是一个叛徒

2013611日,泄露美国监测项目的爱德华·斯诺登离开他居住的香港酒店后去向不明。

2013613日,《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罗伯特·米勒13日表示,FBI已经开始对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计划的斯诺登展开刑事调查,这是美国官方首次证实已对斯诺登采取行动。

2013619日,维基解密发言人克里斯丁·拉芬森在冰岛报纸的一个专栏中说,一名中间人接触他,请他告诉冰岛政府斯诺登寻求庇护。拉芬森没有透露这名中间人的姓名。冰岛政府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但并未透露是否会同意斯诺登避难。冰岛政府发言人说,拉芬森通过非正式渠道和两个政府部门取得联系,此事中未牵扯正式请求。斯诺登在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项目后身处香港,他曾称赞冰岛非常重视保护互联网自由,希望自己最终在冰岛落脚。

201362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斯诺登事件发表声明,称斯诺登已自行循合法和正常途径,离开香港,前往第三国。[9]南华早报》证实,斯诺登23日上午1055分左右离开香港,乘坐俄航SU213航班飞往莫斯科。而莫斯科并不是斯诺登的最终目的地,他可能由该地继续前往冰岛厄瓜多尔。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没有对这一消息进行证实,而俄在香港的领事馆则拒绝发表评论。[2]据俄媒援引机场内部人士的消息,斯诺登的飞行路线是今天从香港乘坐俄航su213航班飞抵莫斯科,明天中午乘坐su150飞往古巴的哈瓦那,当天再飞往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俄罗斯航空已确认斯诺登飞往古巴哈瓦那的行程。

2013624日,据外媒报导,美国国安网路窃听行为泄密者斯诺登正式向拉美国家厄瓜多尔寻求庇护。厄瓜多尔外交部部长在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上证实,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向该国寻求政治庇护。

四、各方反应

BBC报道,美国国会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麦克·罗杰斯对记者说,从电信公司Verizon收集美国电话通话记录的做法是合法的,得到了国会的授权,而不是奥巴马政府在滥用权力。他还说,这一做法在过去几年间有效防止了对美国的重大恐怖袭击。不过他拒绝就此透露更多的信息。

白宫新闻发言人乔舒亚·欧内斯特表示,这种备受争议的监控举措是让国家免受恐怖威胁的重要手段,因为这会促使反恐人员察觉已知的或者有嫌疑的恐怖分子是否与其他可能参与恐怖行动的人有联系,特别是那些在美国定居的人。他补充说,总统欢迎对安全和公民自由的取舍展开讨论。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詹姆斯·R·克拉珀则在一份声明中说,只有在美国以外的非美国人才是监视的对象。他补充道,监视行动曾接受严格的法律审查,为的是将意外得到的美国人信息的获取、保留和传播最小化。

华盛顿邮报》称,公众需要合理的解释,该项目为美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收获是否值得侵犯个人隐私。《旧金山纪事报》表示,该行动几乎没有法律监督这位总统因为承诺消除13年前的袭击给美国人带来的恐慌走进白宫,却再次让民众失望

消息曝光后,英国在野党工党称其令人寒心。在野党影子内阁内务大臣要求政府调查英国同美国棱镜项目的关系并给出一个全面的解释。

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人德国总理默克尔昨天通过一位发言人证实,她计划在奥巴马下周访德时讨论可能影响了数百万德国人的棱镜项目。德司法部发言人称,两国政府正在讨论该项目对德国的影响。德消费者保护部部长也要求涉事美国公司给予明确回复。

在太平洋另一端,与美国共享安全情报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安全机构同样面临国内质疑。一些澳大利亚政界人士9日要求政府说明是否借用棱镜数据搜集情报。

谷歌、facebook等公司均强烈否认参与棱镜计划,拉里·佩奇在一份声明中称,谷歌从没有参与过棱镜计划,昨天才听说,也没有给予任何政府谷歌服务器的直接入口。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发出了类似声明。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英国记者张哲:黑格表示,他很了解政府通信总部的工作,说他们与别国的情报机构合作,逃避英国法律监管的说法很可笑,是无中生有。他也否认他本人批准过英国情报机构与"棱镜"项目展开合作。但是对于政府通信总部与"棱镜"项目的关系,黑格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说英国民众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言人比斯科夫(DmitryPeskov)则透过法新社表示,若斯诺登提出相关申请,俄罗斯政府会考虑向其提供政治庇护。

欧盟司法委员维维亚娜·雷丁10日致信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称,“‘棱镜这类项目以及授权此类项目所依据的法律可能会给欧盟公民的基本权利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18日在国会作证时称,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棱镜等秘密情报监视项目发挥了反恐作用,曾协助挫败超过50起恐怖阴谋。

五、事件影响

20136月,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的电话和网络秘密监控项目在美各界及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其中以代号为棱镜的网络监控项目牵涉面最广,内容最新,也最具争议。棱镜项目不仅给奥巴马政府摆上一连串棘手难题,也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

反恐是硬道理

连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等高官纷纷出面为此事灭火。他们提出的三大辩解理由是:第一,棱镜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第二,该项目已得到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的授权及监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棱镜对反恐有功。

反恐是动用一切情报监控手段的硬道理?显然不是人人对此认同,美国会一些议员直言,尚无证据能证明棱镜项目在挫败恐怖图谋上起到作用。

国内涌现出两种声音

告密者系29岁的美国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斯诺登究竟是叛徒,还是英雄?美国国内涌现出两种声音。一些官员指责斯诺登泄密行为损害国家利益,甚至将其定义为叛国行为。另一方面,有关此类项目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看法也得到不少民众认同。自9日至10日下午2时,白宫请愿网页上要求赦免斯诺登的签名已达到约两万个。

对斯诺登定性之争,归根结底是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关系的争议。据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12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受访民众中53%不支持联邦政府以反恐之名获取电话和网络记录,37%持支持态度,还有10%不持任何观点。其中,30%的受访者认为,无论加上怎样的前提条件,这类监控项目都不正确。

连锁反应有多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的辩解重点以及美国内的关注焦点在于,美公民是否沦为电话和网络监控对象。言下之意,针对美国以外目标的监控属于另一码事。这种内外有别的立场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棱镜风波已波及包括美国欧洲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

分析人士指出,棱镜门给美国带来的内外压力巨大,所引发的冲击波短期内难以平息,或迫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安全策略。

首先,斯诺登本身是一个烫手山芋。米勒13日在听证会上说,将采取各种必要手段将这名泄密者绳之以法。不过,倘若斯诺登回国受审,这起备受关注的公案难保不将更多机密牵扯出来。

第二,美国情报体系可能进行内部检讨。“9·11”事件后,美国在安全领域投入大增,不断招兵买马,但安全漏洞随之增多。作为一个等级并不高的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为何有权接触到机密,还有机会将其泄漏给媒体?面对疑问,亚历山大坦言,国家安全局需要重新审视工作人员的权限以及招募工作流程。

据美国媒体报道,斯诺登的泄密行为已在美国情报系统引起震动,可能导致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等情报机构对内部进行全面审查。

第三,奥巴马政府施政步调被打乱。从美税收部门区别对待保守派组织、司法部秘密获取美联社记者电话记录,再到影响更广的棱镜门,奥巴马政府接连陷入丑闻,形象受损,也使其在推动移民改革、控枪等重要议题上的步调被打乱。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