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14届高考备考: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
    
  双击自动滚屏  
14届高考备考: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

发表日期:2014年12月18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849 次

一、【背景材料】

20131214日,第三届“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80多人出席论坛。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梁立新主持论坛;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宫辉力致辞。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精神的文化意蕴。“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是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以全球化发展为时代背景,其主题从“中华文化复兴”、“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到“中国精神的文化意蕴”的变化,不仅突出了文化自身发展的时空维度,而且强调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急迫性和理论创新性,彰显了“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的理论前沿性和现实前瞻性,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动价值。

二、【理论分析】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各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举办“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动价值。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面对全球,中国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当中,尊重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因为,越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5)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必须面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改革开放现代化实践所焕发出来的生机及其思想智慧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活水。

6)传统思想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但基本精神是相对稳定的。对中国精神的理解和凝练,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不能脱离中国当代文化环境下大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更不能脱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想和信念,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不仅影响精神,影响思想社会,而且决定着经济、政治、生态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一种文化是孤芳自赏,这种文化不可能长期在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论坛强调,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且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取得成功。论坛指出,中华文化的精神财富属于全人类的精神宝库。应该切实把中国精神作为一种世界资源展示给全球,并且得到世界视野下的文化认同。这是一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三、【政治命题点】

1.本次论坛以全球化发展为时代背景,不仅突出了文化自身发展的时空维度,而且强调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急迫性和理论创新性。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论坛的主要观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论坛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举办“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动价值。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论坛认为,面对全球,中国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当中,尊重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因为,越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越能够成为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4)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必须面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论坛认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实践所焕发出来的生机及其思想智慧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活水。

5)传统思想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但基本精神是相对稳定的。论坛认为,对中国精神的理解和凝练,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不能脱离中国当代文化环境下大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更不能脱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想和信念,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论坛指出,面对全球,中国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当中。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中国文化怎样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

1)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论坛强调,文化不仅影响精神,影响思想社会,而且决定着经济、政治、生态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一种文化是孤芳自赏,这种文化不可能长期在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论坛强调,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且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这启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取得成功。论坛指出,中华文化的精神财富属于全人类的精神宝库。应该切实把中国精神作为一种世界资源展示给全球,并且得到世界视野下的文化认同。这是一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3.“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的理论前沿性和现实前瞻性,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动价值。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积极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积极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积极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体现的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积极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有利于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四、【跟踪试题】

论坛指出,面对全球,中国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当中,尊重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15题。

1.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是因为:

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2.之所以尊重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无国界,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渐消失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

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共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5.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公平、公正、合理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6.“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论坛的理论前沿性和现实前瞻性,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动价值。这说明: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D.文化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

7.论坛指出,对中国精神的理解和凝练,不能脱离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不能脱离中国当代文化环境下大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更不能脱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想和信念。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可因时而变  ③人们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上具有完全认同感   ④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论坛指出,改革开放现代化实践所焕发出来的生机及其思想智慧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活水。这说明:

A.中国精神的源泉来自于思想智慧而非中国文化  B.中国精神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

C.中国精神的源泉既指传统文化,也指思想智慧

D.中国精神源于对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9.论坛指出,如果一种文化是孤芳自赏,这种文化不可能长期在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这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在联系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  ④联系具有复杂性,我们要透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去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0.论坛指出,当人们在讨论、养生、健康的问题时,还有许多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要在民族与时代张力中把握中国精神。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真解决矛盾

C.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原理,重视事物的质变

D.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正确对待发展中的曲折

论坛指出,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且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规律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上述对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描述,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

A.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B.符合党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

13.有人认为,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下看中国精神,实质上就是如何看待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本土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的机遇和发展问题。

针对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请你为如何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提几点建议?

 

14.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201312月末播出的水木特别企划剧,以1609年(光海1年)《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的不明飞行物为基础加以作家不可思议的想象力,讲述不同星球的两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克服危险追寻真爱的浪漫爱情喜剧。该剧一经上映,就迎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在韩国掀起收视狂潮,收视率首播年冠,位居韩国2013年迷你剧第一位,并在整个亚洲地区大受好评。随着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使得《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刺激了文化消费,从而带动韩国经济的发展。最近,韩国SBS电视台为了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又推出《急诊男女》等多部优秀作品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来分析该剧热播的原因。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学习、办公等方面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衰退,提笔忘字、书写白字错字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

【清风】在告别“铅与火”的同时,我们逐渐失去很多与汉字“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人变成了“键盘手”,患上了“失写症”,“汉字危机”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思索者】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形式、出发点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青松] 汉字书写大赛应动员更多的人参加,不仅限于学生,还应包括教师、干部、工人、农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从而不断放大这一活动的意义,使其真正成为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天地人】不要危言耸听,信息化逐一解决了汉字的输入、印刷排版、公众文字通讯与网站交流几大问题。信息化不但使汉字的保存有了更为宽广的空间,还让用汉字书写的浩如烟海的典籍不致损害流失。并令汉字的传播速度和信度大大提高。

XL】书法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书法教育需要进入中小学课堂。

【水语】信息化不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桎梏”,而是一对“翅膀”,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就必须善于借助信息化的“羽翼”之力。

结合网友的观点,从文化生活角度,为汉字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

 

16.201311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的必要性。

 

17.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联系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西亚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18.广州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1126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在听取大家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研究的情况介绍后,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积极开展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学校邀请国内外大师级人物来校作报告,和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学校还联合文艺团体进校园办文艺晚会,弘扬国粹。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走近高雅艺术,提高了审美情趣,陶冶了艺术情操、传承了先进文化。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并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

 

20.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通过对乡土文化积极的全方位延承的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请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怎样对我国的乡土文化进行全方位延承的保护?

 

21.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民族精神,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需要强基固本的“主心骨”。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业。浙江省委、省政府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浙江精神已成为浙江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的核心“软实力”。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海纳百川。在浙江精神鼓舞下,全省人民努力实现浙江“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形象鲜明”的文化强省梦。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海纳百川。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浙江省文化强省梦。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D  6.D  7.D  8.B  9.C  10.B  11.B  12.A 

13.①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学习和吸收西方各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各国不同文化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④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建设和谐世界。 

14.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水木特别企划剧,运用了大众传媒,为该剧做宣传。(或“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1609年《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的不明飞行物为基础加以作家不可思议的想象力,讲述不同星球的两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克服危险追寻真爱的浪漫爱情喜剧。 ③一定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载体,该剧迎合观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一经上映,就在韩国掀起收视狂潮。

15.①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承汉字,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通过举办汉字传承方面的相关节目,加强宣传,倡导全社会重视汉字传承。②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运用信息化工具,丰富汉字传承的手段和方式,为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提供科技支撑。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要加强书法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书法教育,以促进汉字的传承。④我们人人都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汉字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为传承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16.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就需要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实现各国和谐共生。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这需要我们坚持开放,包容并蓄。同时,中国发展后也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抱着谦虚的态度,充分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推动中国的不断发展。

17.①经济决定文化,经济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为中西亚文化交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讲中西亚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既可以通过中西亚对外贸易将商品、技术、服务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

18.①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兼收并蓄,发展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业,体现了该镇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立足于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扩大了本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了该镇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相互交融。

19.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素质。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①对乡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发扬;反之,则必须“移风易俗”。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又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

21.①浙江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浙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进文化创新。②继承浙江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同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来实现文化强省梦。④发挥浙江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形象鲜明”新局面。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