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文章 >>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
    
  双击自动滚屏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

发表日期:2015年8月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385 次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吴雨、于文静、赵文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代表委员们纷纷谈起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制造”两头受挤压

    “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谈起“中国制造”,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透露出担忧。

    李毅中表示,整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像航天、高铁、核电等,但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十分落后,比如还有完全依赖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等。

    2015年春节刚过,微软宣布关闭原诺基亚北京及东莞手机工厂,转至越南。两地工厂预计将裁员9000人。有专家分析,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劳动力成本已优势不再。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关键问题是要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今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张晓强说。

    “我们在谋划工业4.0的时候,要全力打造工业3.0,同时,还要弥补工业2.0的欠账。这就是我国工业制造业的现实。”李毅中说。

    创新需要“双引擎”驱动

    调整存量要淘汰落后、化解过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增量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李毅中表示,由于受到西方经济影响加上自身机制的缺陷,我国工业一度出现了“脱实向虚”、工业被“空心化”,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了大力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决断,已见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众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涌现。“这些都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有很大的创业投资规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刘昕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新一轮创业浪潮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不断产生的创新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的活力。”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

    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

    今年1月,首个促进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国务院文件出台,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业态带来了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链整合、区域分工及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陈放表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没有实物性资产,但是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如何把核心技术转化为融资筹码,成为摆在企业和银行面前的难题。”

    陈放告诉记者,去年四川全省通过知识产权专利贷款不到20亿元,但这些知识产权的含量远远不止这个数。“主要还是认定这些无形资本没有一个标准,即便是权威机构出具的评估也无法令银行和企业双方满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李毅中透露,目前,工信部与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所谓‘中国制造2025’就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李毅中说。

 

中国制造2025方案将出十大行业迎投资机会

对于中国规模庞大却又产能过剩的制造企业来说,最无奈的是,在风口四起的资本市场中,发现自己是没有故事可讲的人;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更悲催的是想去带领中国制造业做一场华丽转型时,却发现很多制造企业已经是难上加难了。

428日,工信部总工程师王黎明在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透露称,“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将会很快发布。这是中国制造登上国家战略的标志。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制造业而言,这会是一次充满阵痛和艰难挑战;但对于10个早已被股市大风吹上天的行业来说,则会是另一个风口的开始。

10大行业的投资机会

据了解,王黎明所指的“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暂定名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被写进其中的10大行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设备、农业机械装备。

工信部相关司局官员对经济观察报称,上述10大行业已经确认被写进“中国制造2025”,它们是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着力推动、并力争取得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这些行业的企业,尤其是那些领头企业将会获得包括工信部技改资金、专项发展资金在内,以及相关部委的一揽子财政支持,同时,这些领域的项目还有在立项、审批、推广等方面扶持政策。

农业机械装备原本并不在“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重点推动的行业之列,但是在2015325日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领导提出农业机械装备也很重要。于是,工信部的起草组便把农业机械装备加了进去。这样,“中国制造2025”便聚齐了“十大重点领域”。按照工信部的设想,至少在政策层面上讲,它们将会是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出第一步时,首先踏上的台阶。

据工信部官员介绍,《“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制定前后历时近3年。先是由中国工程院150多名院士、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后由工信部花了一年多时间最终成型。而最终实施将会历时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对于涉及其中的具体行业而言,这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长期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政策架构将是“110”,即一个综合的整体战略中长期规划,外加10大重点行业领域的具体推动计划。这10大行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产业投资、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

工信部官员对经济观察报称,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和切入点。工信部有计划从今年开始花大约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一些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早在2013年底,工信部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等目标。

地方政府和资本方纷纷开始布局。目前,不少省份都把机器人、工业智能等产业概念,纳入到其优先招商引资的行业中,并且给出了条件优厚的政策优惠条件。

政策与资本联合,共同将包括机器人在内的10大重点行业推向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可以预计,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近期发布,这些已经提前爆发的行业概念,还会继续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热宠;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会随着10大行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爆发。

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投资场景。它像极了中国在2010年爆发的那一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投资热潮,也与近几年的煤化工、小微金融等概念崛起的一幕类似——很快遍地开花,但投资风险和政府担忧也随之而来。

按照工信部官员的设想,他们希望这10大行业能够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先遣部队。短期看,这些领域的投资,对于出现放缓迹象的中国经济来说,也将起到一定的稳增长作用。

从过去十多年行业周期看,不少新兴产业很容易在一段疯狂的投资热潮过后,成为产能过剩、低端竞争的行业。这一次,中国制造2025提出10大重点行业,能否摆脱这一怪圈,将成为衡量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色的关键。

9大领域的逆境生机

“中国制造2025”战略开始实施之时,恰逢中国经济三期叠加、增速放缓的困难之际。在这一转折期,中国制造业的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中国早在5年前便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竞争力不强,产能过剩,重复投资几乎伴随大部分行业。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4年,粗钢、汽车、水泥、发电设备、化纤、手机、计算机、彩电产量,均占全球产量50%以上。

工信部官员总结称,“产品过剩将是普遍现象,未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在7%8%将成为常态”。而在2003-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是15.4%。几近腰斩的数据,既是中国制造业的现实,亦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环境。

2015年一季度,中国GDP创下了7年的新低,PPI连续37个月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仅6.4%,是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工业企业利润更是下降了2.7%

428日,王黎明在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说,确确实实,工业生产的增速在放缓,部分地区、行业和企业下行压力加大。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一些原材料制造行业,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了我们生产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从区域看,像东北、西部地区的一些产业结构偏重的省市,生产增速回落较大,企业层面生产经营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工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仍需要付出艰巨努力。

工业增速下滑、产能过剩,这是“中国制造2025”必须要面临的局面。据悉,《“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将提出9大战略重点和任务,分别包括: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全面推动绿色制造、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

9大重点战略和任务,将是连接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制造业突破发展之间的纽带,它们也是中国制造业从2.03.0甚至4.0跨越时,必须经历的过渡。这其中,投资机会颇多,但也困难重重。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表示,当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传统行业,是难上加难。这些行业工信部在坚持不懈在抓化解产能过剩,有进展,但是也有难度,这几年抓化解产能过剩有很大的成绩,但确确实实难。

据悉,工信部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加快启动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大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黄利斌说,“调结构是长期艰巨的工作,像化解产能过剩也不是一蹴而就,应该是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10大重点行业到9大战略重点和任务,即将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确定了国家级的战略计划。它们的后续实施,将会为市场提供资本短期介入的机会,为这一轮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牛市再加一把火。

418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中国创业板现在平均是90倍的市盈率全世界没有,我不相信这会一直延续下去;中小板风险也开始增大。总的看来,真的开始有一些明显投资价值只有几类,一个就是和我们现在的制度改革相关联的,还有一个是跟转型有关,包括新能源这块,当然还有一些并购的。

从长远看,《“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更是中国制造业摆脱困境,转型升级的机会。前提是,中国制造业需要走出新一轮重复投资、产能过剩、低效竞争的历史怪圈。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