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16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重视社会建设
    
  双击自动滚屏  
16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重视社会建设

发表日期:2017年3月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7258 次

一、【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经济生活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是我国劳动者的权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劳动者权利、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需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体现。

兼顾效率与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全民覆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政治生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积极履行职能的体现,也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文化生活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生活与哲学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社会保障建设既要摸着石头过河,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又要学习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当前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是社会保障事业相对落后地区,国家要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解决落后地区的社保问题。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能力测试】

近年来,各级政府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并随着经磷的增长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回答12题。

1.下面是关于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其中正确的是: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缩小收入差距一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调节过高收入一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③降低劳动报酬占GDP韵比重一毒实现社会公平一扩大消费需求-+经济持续增长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减少中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一保障基本消费需求一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表明政府:

A.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源则                          B.坚持公平服从效率的原则

C.坚持权力与责任统一的原则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2014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农村困难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重大课题启动大调研工作,力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党和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体现了:

A.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

C.认识产生予实践的需要         D.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5.财政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多年来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表明: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投入是贫困地区改变现状的决定性因素

③财政支出越多,国家的宏观调控越有效

④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失;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连年提高,一张更加坚实细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提升着幸福指数,让百姓生活更安稳。回答68题。

6.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能够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这是因为:

A.百姓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

B.社会保障机制能够保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C.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会重视社会保障建设

D.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了人们的后顾之忧

7.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措施是:

A.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B.推动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C.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每个公民享受相同的社会保障

8.假如请你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写一篇新闻稿,你会选择的提纲要点有: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完善公共服务,创建和谐社会

③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  ④加强执行力,量垣政府威信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老龄社会实实在在来到了我们身边,机构养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有些地方养老院床位紧张,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养老院床位空置率超过50%,针对此状况,专家指出要大力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合理配置养老资源。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 ④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优化养老资源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201510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各省区市将根据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地方法规的修订,然后就会组织实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月嫂的消费需求产生了一定刺激。有些地区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了眼下的月嫂服务行业。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lSl为变动后):


   A.-                B.-               C.-                D.-

11.材料一  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个人和企业分别按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8%20%缴纳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基本土由财政统一筹资、统二支付,标准遗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这一制度设计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最近几年,社会上对于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材料二 养老双轨制的问题要逐步解决,我国将采取先行试点的措施,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原有的方案和政策,待时机合适,然后再全面推进和实施。同时,还将拓展商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各种专项救助,形成多层次的制度安排,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城乡居民不同需求。

(1)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养老金双轨制不合理的地方。

(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的思路所体现的道理。

12.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材料一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惠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 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人之赋可损,所谓以有余补不足。——《食货典》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一《天朝田亩制度》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大同书》

材料二 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1)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因此“平均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平均思想”对今天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结合材料一,说明应该怎样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2)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传统文化中“平均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于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从“平均思想”到“促进共同富裕”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材料一 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现在,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出现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养老负担加大等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材料二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爱子女是自然现象,爱老人是文明现象。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银发浪潮”扑面而来,中国式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人士指出,传统观念仍然期待家庭养老,需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模式,子女要积极承担养老责任。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6)

(2)结合材料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就搞好家庭养老拟定一条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凝练,(2)并解释其理由。 (2)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12分) 

    2)有人担心,人口政策调整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为其解忧。(12分)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4分)  

15.“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它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运用.议事规则和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与传统的社会治理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互联网+社会治理”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14分)

16.中国人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妇女经济生活的独立,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国人生育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对子女数量的追求由多变少,对孩子质量的追求提高了。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1971年,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312月,提出晚、稀、少的政策。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念的认识。(12)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10)

(3)结合材料,就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

 

参考答案:

1.C  2.A  3.B  5.B  6.D   7.C  8.D 9.C  10.D

11.(1)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养老金双轨制对企业退休人员是不利的,这会造成企业招人难,留住优秀人才更难,影响了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养老金双轨制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①人社部积极想办法解决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先行试点,总结试点经验,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矛盾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③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和实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和解决特殊性。④选择合适时机解决双轨制问题,满足劳动者、城乡居民不同需求,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1)①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观念要继承和发扬;对“平均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②对传统公平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不患寡而患不均”“以有余补不足”“无处不均匀”等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促进共同富裕”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就是对传统文化中“平均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13.(1)(6)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能够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1)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

(2)(4)如:①宣传标语:传承尊老传统,弘扬中华美德。(2)理由: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必须继承和弘扬;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2)或:②宣传标语:敬老从心做起,助老从我做起(2)理由: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实践,要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2)

14.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应调整。(4分)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4分)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4分)

2)①人口政策调整不会导致人口剧增。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人们“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抚养成本不断提高、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家庭数量有限等诸多因素,都会制约人口剧增。(4分)②人口政策调整不会引起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人们生活水平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新的人口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4分)③人口政策调整有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新人口政策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稳定家庭结构,增加家庭幸福感,有利于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4分)

3)①国家: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2分)②个人: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分)  

15.①政府利用网络公布政务信息,广泛征求民意,自觉接受监督,促进科学.民主决策(4②政府利用网络,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率(4③公民通过网络,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积极参与社会治理(3④村委会.居委会等社会组织,要利用网络,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

16.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使“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更加重视质量的生育观念。(4分)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槽粕。(4分)③“多子多福”的观念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多子多福”的观念中落后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我国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4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以不同时期人口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的。(3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人口形势在不断变化,人口政策必须进行相应地调整。(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的人口政策在反复探索中不断完善。(4分)

3)答案示例:人口红利跟上来,经济水平提上来;增强人力资本,实现伟大复兴。(4分)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