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2016年高考文综政治考前冲刺阶段建议
    
  双击自动滚屏  
2016年高考文综政治考前冲刺阶段建议

发表日期:2016年12月14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4336 次

第一部分  全国卷命题热点

1、“两会”新理念、新思想。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经济”“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国制造+互联网”“工匠精神”等新词频出,需要高度关注。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等,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较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赤字财政”需要引起重视。

3、创新发展。

    “质量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科技创新”“创意经济”等都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4、依法治国。

    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教育是关键。高考命题可能会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律实践活动素材,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重要法律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知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准备。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高考命题一般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考查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7、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

    每年高考哲学选择题都会有一道科技类材料,2016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引力波”等科技事件要引起重视。

第二部分  对试卷的宏观展望

1、难度预测:0.47-0. 52左右。

2、对选择题备考的提示

①经济生活要关注计算题和坐标图的呈现形式,如掌握汇率、利息率、理财收益等计算。另外知识推导图的命题形式也需要格外关注,这类题往往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经济生活的选择题背景和社会热点联系密切,如人民币加入SDR与国际化的经济意义。要关注十三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中的经济新词和新话题,如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创新创业新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相机调控;分享经济;工匠精神;精准扶贫;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产业融合;融合发展新业态;新东北振兴战略等。

②政治生活的选择题往往依托典型性、影响大的事件,往往会载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保障人权、民生,法律赋权、限权、保权问题及国家治理等知识。备考时要关注当年的时政新词有:互联网+政务服务;普惠性政策;增强获得感;容错纠错机制;精准扶贫等等。

③文化生活容易出现一材多用的命题形式,考查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我们要了解屠呦呦在文化创新和发展中的作为和贡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握传统文化在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中的文化意义;

④哲学模块注意题干与题肢的相互渗透这一命题发展趋势,该题型的特点就是在选择题肢中把书本原理与题干情景相互渗透与融合,这已经是全国卷所有选择题的命题趋势了。哲学模块的命题背景多以科学新发现、理论新思考、文化新视角等为载体,如发现引力波、发展人工智能、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宇宙太空的新探索等。

3、对主观题备考的提示

①纵观近三年来全国卷的38题结构,都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组合,经济生活考点要关注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战略、改革开放的结合,政治生活要关注依法治国在实施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作用。

该题的命题背景多以一个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引导人们关注社会和现实,其设问多般以“揭示某某与某某的关系、分析材料中某某做法的必要性、分析某某是如何得到体现的”的形式居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其设问针对性强、注重思维过程,所做答案对材料的依赖度高,反对学生一味地按照书本知识体系胡乱堆砌知识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逻辑对所学知识进行分解和重构,能灵活地把材料信息准确地转换为书本语言。

该题还特别要求学生查审设问中的逻辑层次,弄清楚设问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如果设问有“当前”“现阶段”等时间标识字样,务必联系时政或回到历史,看看党和政府当时对此的相关观点,需要灵活借用时政语言补充答案,其解题方法侧重于归纳法。

②相应可知39题的结构往往也就是文化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组合,其命题背景往往就与文化密切相关。

该题第一小问命题背景多以文化交流融合发展或一种文化思潮的变迁为载体,在今年也可能以我国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依托,跨章节地考查学生对文化生活知识的系统梳理与全面整合,如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对民族凝聚力和坚定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等,其设问角度宽泛,立意深远,通常不限定范围,设问形式多样且开放,主要是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答案经常是通过逻辑推理,在思维过程中自然生成。

哲学部分设问的角度刚好与文化相反,其切入口细,知识跨度小,限制性强,要求学生在固定知识范围里思考和想象,这也就决定了全国卷哲学考点往往是选择知识含量大、便于在命题专家在进行挖掘和思维拓展的考点为抓手,如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矛盾的属性和地位等,在今年要特别关注以上考点,其解题方法侧重于演绎法。

第三小问是纯粹的开放性题目,答案多元。多设计提建议、写宣传语、写提纲、写标语、或是驳斥某错误观点、论证某真理性知识,其设问虽不限定知识范围,作答时还是要尽量往文化和哲学模块里靠。

 

第三部分   其他重要时政与思考角度

经济生活

一、互联网+创新

(一)时政扫描

120157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和跨界创新的新常态,深度融合、创新新业态是互联网+的核心要素。

2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201561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为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提出了相应措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42015519日,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二)思考角度

1、分析说明我国通过“互联网+”创新新业态在实现共享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2、如何促进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的深度融合。

3、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对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必要性。

4、《中国制造2025》是如何助推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的。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企业地位与作用;公司经营与发展。

(3)就业的意义;如何实现就业、创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投资理财;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意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6)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

(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促进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和跨界创新的新常态,深度融合、创新新业态是互联网+的核心要素。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

(3)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4)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

(5)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二、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时政扫描

1、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提高生产能力即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22015913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指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的方向;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改革的体制保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改革的重要途径;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改革的重要保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

3201511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个成员。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反过来,人民币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也将倒逼国内的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

4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落实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

(二)思考角度

1、分析我国应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2、如何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

3、结合国企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对国企发展的必要性。

4、分析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带来的影响。

5、谈谈我国应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及其主导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企业地位与作用;公司经营与发展;企业兼并与破产。

(5)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7)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的方向;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改革的体制保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改革的重要途径;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改革的重要保证。

(3)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

(4)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

(5)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三、科学宏观调控

(一)时政扫描

1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

320157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增强东北地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积极支持东北地区创新驱动振兴发展;积极支持东北地区重点开发开放功能区建设;全面开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完善分类指导、有进有出、滚动推进的资源枯竭城市支持机制。

42015年以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顶层设计次第出台。“一带一路”建设从“愿景”落实到“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提档加速,长江经济带开始全面破题,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三大战略的实施必将为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寻找到新的动力源。

5、《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二)思考角度

1、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必要性。

2、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原因与措施。

3、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协调“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因与措

施。

4、我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因与措施。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为什么要维护公平;如何实现公平。

(2)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

(3)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的宏观调控。

(4)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

(2)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大力培育特色产业。

(3)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政治生活

一、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一)时政扫描

120162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宪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国家公职人员在职时向宪法宣誓的一种制度。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

2、《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明确立法权力边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全面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缩小自由裁量权,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全面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3、被誉为“开门立法”典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数次审议,并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在多次修订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16316日表决通过。

(二)思考角度

1、“开门立法”的措施及其必要性。

2、国家制定和完善某某法律的必要性。

3、我国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树立法治理念。

4、宪法宣誓制度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意义。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依法治国:地位、意义

(3)公民的知识:公民的权利与政治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

(4)政府的知识: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作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人大的地位、职权、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与义务;民主集中制。

(6)党的知识: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明确立法权力边界。

(2)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3)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最大限度地缩小自由裁量权,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二、有为政府

(一)时政扫描

1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2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32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全面推进各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意见》指出,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4、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部署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服务和监管、听取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的汇报等。建设法治、创新、廉洁和服务型政府。

5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

(二)思考角度

1、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

2、政府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政府形象。

3、当前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的必要性。

4、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作用。

(3)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对政府权力进行

制约与监督;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

2)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3)建设法治、创新、廉洁和服务型政府。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时政扫描

1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依法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

2、《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依法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完善公众参

与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对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议。完善村务公开、居务公开、民主评议等途径,加强公众监督评估。

3、《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党协商,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

(二)思考角度

1、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原因与措施。

2、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的必要性。

3、共产党员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守住底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公民的知识:公民的权利与政治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

(3)党的知识: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基层民主协商。

     四、大国外交

(一)时政扫描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2015年,中国外交全面进取、积极有为:全方位外交不断拓展,多边外交精彩纷呈;主客场外交协同呼应;提出一系列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广获赞誉;“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合作倡议开花结果;参与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成效卓著。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信心、中国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共鸣。

212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

32015 6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从法律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该法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即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4.习近平9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思考角度

1、我国倡导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原因。

2、我国高度重视国家网络安全的必要性。

3、如何看待我国的“主场”外交。

4、我国表决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的必要性。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国际社会成员: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国际组织;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实质

(4)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内容;我国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5)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文化生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一)时政扫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0161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320157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109日发布的消息,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4、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12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

(二)思考角度

1、怎样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2、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性。

3、个人应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提升修养。

4、如何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

(2)传统文化的定义、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3)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强国的目标;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时政扫描

120151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应该携手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致力于民族复兴。

2201512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结合爱国主义的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深刻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时代内涵,提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五个必须”:一是必须与国民教育相统一,二是必须与社会主义相接续,三是必须与维护统一相结合,四是必须和中华传统相继承,五是必须与世界胸怀相连通。

33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当如是,方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二)思考角度

1、培育“工匠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分析,当前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与国民教育相统一的原因。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的文化意义。

(2)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

(3)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作用;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

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当代中华文化的“魂”与文化的“体”。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一)时政扫描

1、屠呦呦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当抗疟项目给她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她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屠呦呦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20151216日至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站上世界舞台的乌镇,一边于润物无声中从容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之美、发展之美;一边登高望远、海纳百川,打造全球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互联网的文化力量,核心在于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3、“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诸子百家国风画传”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心里。

(二)思考角度

1、互联网的文化力量核心在于共享共治的文化依据。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为什么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3、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要求;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和要求;大众传媒特点。

(2)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

(3)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

(2)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一)时政扫描

1、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是一个重要方面。“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治国理政中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先进性和民族性的高度统一。

22015年以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各大媒体,专门开辟“点赞中国”“德耀中华”“志愿服务进行时”“对话核心价值观”等栏目,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撒向千家万户。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根据“微时代”媒体传播的新特点,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和宣传力度。

3、树立道德榜样。20151013日第五届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涵养。《众里寻你》——2015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42016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10周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保障人民大众基本文化权利、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二)思考角度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

人、以文育人”。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根据“微时代”媒体传播的新特点,努力在“微”

字上下功夫。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可以作为我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三)相关知识

1、涉及的考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大众传媒的特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与建设文化强国;当代中华文化的“魂”与“体”。

2.涉及的时政语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生活与哲学

一、与“实践”有关的知识

(一)时政扫描

1、科学家在探索世界未知领域中的新发明、新发现、新视角。如屠呦呦提取青蒿素、以阿尔发围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现引力波等。

2、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

事、能干成事。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的“不作为”现象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而且在不同程度上贻误了改革攻坚和事业发展的大局。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消除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畏惧心理,营造一个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为改革创新鼓劲。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和官员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摸索前进,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区别对待,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特别是要为勇于改革创新者撑腰,倡导“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精神。

3、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艰苦卓

越的八年抗战中形成了抗战精神,这些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基因,并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思考角度

1、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这些优良传统是怎样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并激励着中华儿

女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

2、结合科学家的科研发明过程,说明“人类全部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3、分析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的认识论依据。

4、科学家对引力波的预测与探测过程是如何体现“认识具有无限性”的。

5、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理解。

(三)相关知识

1、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的作用和总规律,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存在与实践、社会基本矛盾与实践、人生价值与实践。

二、与“意识、社会意识”有关的知识

(一)时政扫描

1、以体制、战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等为背景的题目材料。

220151013日第五届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涵养。

3、最近,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棋手的“人机大战”再次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谷歌公司开发的办法为其通过深度学习人类棋手的棋谱,形成了类似人类高手的棋感,同时运用特殊算法和强大的计算力筛选最佳选点,模拟出人类下棋的思维方式,实力直逼人类顶尖高手。有评论指出,人工智能将会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它就像是不断加速的汽车,但需要人类驾驶员指引方向。

42016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部门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10周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保障人民大众基本文化权利、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二)思考角度

1、运用意识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反驳“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最终战胜人类”。

2、运用意识的能动性的知识,说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凝魂聚气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和发展过程。

(三)相关知识

1.意识的本质、作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三、与“矛盾”有关的知识

(一)时政扫描

1201510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开发布,《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同时,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

2、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政策落实,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也要推动小微企业发展,既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也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试点基础上实施促进文化消费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多层次多样化文化消费。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3、“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强化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的客观需要,是影响和优化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和格局的一个大手笔。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

4、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消费结构升级要求供给结构升级,供给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二)思考角度

1、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合理性。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谈谈你对我国文艺创作生产存在的问题的看法。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当性。

4、分析我国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的要求是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三)相关知识

1、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

2、坚持矛盾分析法;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四、与“联系”有关的知识

(一)时政扫描

1、习近平论两岸关系。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我们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近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它需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为支撑,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依托。

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通过国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文艺创作等各个方面,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二)思考角度

1、运用联系客观性的原理分析“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怎样实现系统内部优化趋向的。

3、运用联系多样性原理分析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什么必须秉持客观科学礼敬态度。

(三)相关知识

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观点。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