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从近六年来高考看全国Ⅰ卷政治命题秘密
    
  双击自动滚屏  
从近六年来高考看全国Ⅰ卷政治命题秘密

发表日期:2020年1月17日  出处:山西太原  作者:李自军  本页面已被访问 16041 次

一、试题选材反映时代,时事连续两年超过七成

事件∕年份

按选材的时效性分

按选材的真实性分

重大事件

生活趣事

生产典例

真实事件

虚构情境

2011

7

 

6

2

14

1

2012

7

 

5

3

15

0

2013

8

 

4

3

14

1

2014

10

 

3

2

14

1

2015

11

 

3

1

14

1

2016

11

 

2

2

11

4

如表所示,六年来全国I卷政治试题所选材料侧重反映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其中,2015年和2016年全国文综I卷政治试题重大时事选材已超73%。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思想政治,一定要关注国家大事。同时,要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把培养高考答题能力寓于平日的学习生活中。

二、高考试题设问,皆属探索因果联系

通过分析高考政治常用的设问词,可以发现,历年的全国文综I卷高考政治命题设问实质是探索因果联系,今年也不例外。政治试题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命题探索因果联系的设问实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试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原因求结果,一类是已知结果寻原因。审题时,首先要区分是已知原因还是已知结果,这是正确审题和写作答案的前提。因此,备考复习中要加强对考生探讨因果联系能力的训练,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举措。

三、考题设问关注细节,考点知识分布全面

分析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我们发现设问都是要求用一个细节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即设问关注细节。如果将每年政治考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列出细目,进行比对,就会发现每年的全国文综I卷政治试题的知识点分布几乎是匀称的、全面的,即知识分布全面,今年的试题更凸显了这一点。这启示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夯实成体系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这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细化,加强对小切口设问试题的训练力度,以提高有效得分能力。

四、答案就在材料里,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表述

六年来,非选择题的答案字数在500字左右,答案用语简明扼要,基本没有课本原话。答案就在材料里,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表述。如果考生答题字数太多可能不得要领,肯定会影响整体答题时间。答案基本没有课本原话,这不是命题人不了解课本或轻视课本的缘故,而是命题人在不断地通过高考答案告诉师生,不要死记硬背课本原话,学习思想政治重在理解和运用,学以致用是根本,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分析因果联系的能力是核心素养。

五、试题主题鲜明,体现核心价值

2015年政治考题呈现了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经济生活部分即12131415382)题是紧紧围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命题的;政治生活部分即171819381)题是紧紧围绕国家机关依法办事进行命题的;2039.1)题是紧紧围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命题的;16212223392)(3)题是紧紧围绕物质决定意识进行命题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经济表现,国家机关依法办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表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文化表现,物质决定意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哲学依据。这种命题规划,是不常见的。这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关注国家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并对此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全面的分析和综合。

教育部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命题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看齐意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持续深化一点四面的考查。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命题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有新,确保平稳过渡。2016年思想政治考题以创新为核心,以传播正能量为主攻方向,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考题的整体性十分明显。12131415181923题体现创新精神,13161718题体现依法治国,1720 21 22体现核心价值,19题考查了传统文化,3839体现了一点四面。与当初教育部公布的命题目标和原则相对照,2016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Ι卷,实现了目标,落实了原则要求,质量稳定。其中质量最好的题当属非选择39题,回归了思想政治的本质功能,考出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优势,传播了正能量,显示了命题的大方向。

六、2015年和2016年全国I卷连续两年未出现所谓的开放型政治试题

2013年和2014年高考政治出现了开放型试题,如2013391)题的设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2014392)题的设问: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这两道考题的设问和参考答案,在学界被认为具有开放型,其答案规定,回答赞成(正确)或反对(错误),并阐述理由,都可以得分。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是唯一的。从命题人给出的参考答案看,这两道题的设计有违背真理唯一性哲理之嫌,有表面上坚持辩证法表述而实际上用形而上学观点看问题之嫌。2015年和2016年人们普通猜测的所谓开放型题却没有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2013年和2014年式的开放型考题,2017年仍然不会出现。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学工作和复习备考。 

 

在《从六年高考看全国1卷思想政治命题秘密》一文中认为:

 2013391)题: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2014392)题: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这两道考题的设问和参考答案,在学界被认为具有“开放性”,其答案规定,回答赞成或反对,并阐述适当理由,都可以得分。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是唯一的。从命题人给出的答案看,这两道题的设计有违背“真理唯一性”哲理之嫌,有表面上坚持辩证法表述而实际上用形而上学观点看问题之嫌。2015年和2016年高考,人们普通猜测的所谓“开放型”题,没有出现。

修正观点理由之一:“检验”认识对错的标准和“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不是一回事。

      这里的检验,是指检查验证,属实践范畴,具有客观性。这里的判断,是指分析裁定,断定是非曲直,属意识范畴,具有主观性。

 我们知道,“检验”认识对错的唯一标准是实践。那“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是什么呢?子木老师认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显然,这样的考题,是要求我们对某种认识的对错进行“判断”,而不是对这种认识的对错进行“检验”。

      关于上述考题,有四个“判断”过程。一是考生的“判断”,二是命题人给出的答案所表达的“判断”,三是阅卷老师根据命题人答案对考生所作答案的“判断”,四是社会对考题(包括标准答案)对错的“判断”。这四个“判断”,所依据的理由其实就是“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平时,老师对学生作业的对错的“判断”等,也是根据相应的学科理论。科学理论和学科理论,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经实践检验,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以及人民根本利益的理性认识。

 对某种认识的正确性的“判断”,往往也是价值判断和选择,其根本的“判断”标准是事物本质、客观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全国1卷思想政治之“2013年和2014年式的开放型”考题的答案是对认识对错的“判断”,而不是“检验”,其标准主要是科学理论,而不是实践。  

修正观点理由之二:“判断”认识对错的多样性结论并不违背“真理唯一性”原理。

 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对错的唯一标准,所以从“检验”认识对错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是唯一的。

      由理由一可知,“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和“检验”认识对错的标准不是一回事,“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主要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具有系统性的同时,也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社会历史性;事物本质、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也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所以,依此对某种认识对错进行“判断”的结论就有可能具有多样性。

       作为主观性的“判断”,只要依据了相适应的科学理论,并且推理过程具有辩证逻辑性,无自相矛盾,我们就应该允许有不同的结论并存。

 所以,“判断”认识对错的多样性结论并不违背“真理唯一性”原理,全国1卷思想政治之“2013年和2014年式的开放型”考题,是成立的。子木老师认为,勿以真理的名义束缚高考命题与解答的创新。

修正观点理由之三:《2017年高考大纲的说明》特别重视全国Ⅰ卷思想政治“2013年和2014年式的开放型”考题。

     2017年高考大纲的说明》,将全国1卷思想政治2013391)题作为“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论证和探究问题”解读的典型题例并做出了答题思路的详解,将全国1卷思想政治2014392)题作为“题型示例”的样版题并给出了详细答案和评分量表。这说明,国家考试中心并没有认为全国1卷“2013年和2014年式的开放型”考题是错误的。《2017年高考大纲的说明》如此重视这种题型,是不是在提醒广大师生,要关注这种题型呢?

开放题答题基本原则:答案可以多样化,答案具有逻辑性,答案注重辩证法。

 答案可以多样化:“在解读试题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斯,就‘设问’任选一种(支持或反对、合理性、片面性等)进行阐述”。“根据确立的观点和阐述需要,相对自由地选用相关知识阐明理由并组织答案,无需顾忌所谓的‘唯一’答案”。

      答案具有逻辑性:“试题允许多种应答方案,不等于可随意答题,仍需要注意所用知识与所讨论问题、试题提供的材料之间的关联性,要留意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紧密性,关注理由对观点的支持度”。“答案内容应体现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知识的灵活运用,应以理论阐述与材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表述,不要生搬硬套教材上的相关论述”。“所作答案的上下文之间内在关系要合乎逻辑,不能颠倒逻辑顺序,违背逻辑规律”。

 答案注重辩证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基本辩证法分析原则。            

命制的“开放型”模拟题示例。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材料一  2015年春节,微信红包成为羊年春节很受欢迎的祝福方式。各类“新春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伴随着一次次的网络抢红包,人们似乎找回了孩童时代的心性。红包文化源自于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传统,红包的最初意思是“压岁钱”。民间传说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辟邪,从而化凶为吉。压岁钱寄托着父母长辈对孩子的祈福和关爱。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包的“价码”连年看涨,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摘自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1)有人从今年人们网络抢红包和人们送红包价码连年看涨的情况,得出结论:“红包文化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运用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12分)

      【答案】

      示例一:同意这种观点。因为①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具有继承性,红包文化相传至今(3分);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红包文化至今仍然送“钱”,强化了“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等的错误观念(3分); ③红包文化一成不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阻碍了社会与人的进步(3分)。④虽然红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但从整体上看,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3分)。

     示例二: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红包文化相传至今(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红包文化已通过网络发扬光大(3分);③红包文化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通过网络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分)。④虽然红包文化在送红包方面对青少年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从整体上看,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3分)。

 

附:思想政治2013年全国139(1)题和2014年全国139(2)题及答案示例

2013年全国139(1)题】

 2012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答案示例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014年全国139(2)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