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17届高考政治备考:开启民法典时代
    
  双击自动滚屏  
17届高考政治备考:开启民法典时代

发表日期:2018年1月28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6917 次

一、【热点背景】

2017315日,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10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新制定的《民法总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开篇第一条,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完善监护制度、调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设立“特别法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等等很多和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对于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来说,民法典的制订可以让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考点链接】

1、《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法典的制订可以让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民法总则的每一处内容,都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

2)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领导立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

4)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政协委员围绕民法总则的重要内容先后发言,提出建议体现了这个职能。

2、《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在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优秀成果、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2)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3)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新的《民法总则》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调整其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将对经济基础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4)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要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做制定新的《民法总则》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跟踪训练】

1.2016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10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京主持召开民法总则草案座谈会,就民法总则草案修改和民法典编纂听取有关方面意见。20173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101日起施行。编篆民法典、制定民法总则、通过民法总则的过程体现了:

①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立法应遵循的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7315日,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对于现行的民法通则来说,民法总则草案作出了不少修改,像明确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个人信息的保护、诉讼时效期限、民事责任年龄、见义勇为、涉外民事法律适用等规定,都被视为草案的几大亮点。这折射出: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不断进步    ②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在逐渐扩大

③国家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④反映公民意愿是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新中国首部民法总则草案编纂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分别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将其他民事法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定写入草案。这一编写思路坚持了: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民法总则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民事权利写入法律,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上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

②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应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坚持依法治国就是要有法可依,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国加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乎公民的切身权益。编纂民法典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民事法律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读图回答,在民法总则草案修订过程中:


①全国人大和中共中央之间是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②提出编纂民法典的建议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体现

③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④完善民事法是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回答67题。

6.民法总则广泛确认了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项权益,包括规定的胎儿利益保护规则、民事行为能力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英烈人格利益保护等,实现对人“从摇篮到坟墓” 各个阶段的保护。民法总则的颁行进一步:

①彰显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③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现行的民法通则是1986年编制的,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制定民法总则的时候,也根据新的情况有不少调整、创新。法律要与时俱进是因为:

①社会意识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存在    ②生产关系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状况

③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1610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民法总则(草案)座谈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7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闭幕,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此次座谈会就民法总则草案修改和民法典编撰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编撰出一部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法典,为实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冶保障。

2017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10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草案修订和民法典编纂、通过的政治学依据。

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7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开始实施。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制定一部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治理实践的要求的基础性、综合性的民事法典势在必行。20173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作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使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

1)结合材料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原理,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法总则的编纂与实施过程的作用。(10分)

3)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民法总则》是民事的权利宣言,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10.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315,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101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要求,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明确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客体作了概括性规定,以统领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律。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在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对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立法表述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义重大,彰显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强决心。

材料二  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不仅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而且意味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保障公民和社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这些规定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动,而是意味着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思维中走了出来,更加尊重公民个体的意志和意愿,更加尊重社会和市场的自治能力。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就应当是这样的,只有“让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社会的归社会”,国家治理才能有条不紊。

1)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具有什么重大的经济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是如何保障国家治理有条不紊的。(12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民法典》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于2017101日起施行。

材料一  201410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编纂民法典。20166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民法典编纂工作和民法总则草案的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为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分别3次向社会公众和2次向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2017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材料二 此次民法总则制定的亮点之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客体被首次纳入。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明确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客体作了概括性规定,以统领知识产权单行法律。知识产权是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新与市场的桥梁,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它是一种生产资料,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更是一种渗透在极端消费品中的无形资产,对产品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与世界上的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差距已不在于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和数量规模,,其最大差距在于知识产权未能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因此,“新常态”下知识产权要进一步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民法典编纂和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知识产权客体写入民法总则的经济意义,并探究当前我国应如何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14分)

  

参考答案:

1.A【解析】最高立法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人大常委会只是行使部分职权,因此②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组成部分,两者不是两个独立的机构,故④不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但上升为国家意志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召开座谈会汇民意集民智,体现了立法过程中应坚持的民主科学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

2.B【解析】民法总则草案的修改内容,有利于更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是我国民主法治的进步,①③正确。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且权利不能扩大,②说法错误;保护人民利益是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④说法错误。

3.B【解析】对现行分别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①正确;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对分别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整理体现了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定写入草案体现了坚持矛盾的普遍性,故这一编写思路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③正确;材料中没有指出民法总则草案的编纂是为了适应什么样的经济基础,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4.B【解析】题干只反映国家保护公民信息,不体现法律的平等性,①不符合题意。我国制定民法,并且强调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表明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②正确,③错误。随着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立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体现了我国加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④正确。故答案选B

5.C【解析】在民法总则草案修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建议是其政治领导的体现,故②符合题意,应选;提出任务、列入立法规划、提交审议、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审议通过,说明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故③符合题意,应选;①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立法权,而非决定权,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6.B

7.C

8.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其常设机关,行使其部分职权。

2)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听取各方面意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领导立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 

4)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对立法作出强调,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等知识。本题知识限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设问指向是分析民法总则草案修订和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学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体系,即《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的知识。解答时要根据材料有效信息,提取关键信息,与教材理论知识对应来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就民法总则草案修改和民法典编纂听取有关方面意见”“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等,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坚持民主立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等角度分析。

9.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分)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发展而发展,(2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用来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民事关系的发展的客观要求。(2分)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必将推动我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2分)

(本题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的思路设计答案。由于设置的问题中对原理有明确要求,因此原理共6分,每一点2分,以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2)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分)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会引领民法总则的编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3分)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2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会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民事行为,促使民法总则更好地发挥调整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公序良俗的作用。(3分)

(本题设问点明了文化的作用原理,因此答案设置按照文化影响政治、文化影响人两个方面关系去处理。每个要点原理2分,解释3分。答案未必求全,教师认为考生是朝着这两个方向去处理关系,就可以给分。)

3)①邀请法律工作者进校宣传《民法总则》意义与内容。②召开班会,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③编成课本剧,通过生动的演出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每条2分;建议要满足校园宣传与民法总则的要求

10.1)①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②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上去;③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弊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④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每点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②人大通过行使立法权,使我国在民事领域更好地做到有法可依;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有利于国家机构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④民法总则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每点3分)

11.(1)①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建议;(3分)②党支持和保证人民、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民法典的编纂和民法总则的制定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3分)③党坚持依法执政和依宪治国,支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做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6分)

2)意义:有利于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4分)

探究:①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提供政策支持,为深度融合创设良好环境;②遵循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功能,推动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作;③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的,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④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加大高科技含量知识产权的转化力度;⑤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保护,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10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