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经典】专题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双击自动滚屏  
【经典】专题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发表日期:2006年5月25日  作者:朗朗 整理  本页面已被访问 4493 次

★时政要闻汇集

1.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2004年中国出口增幅超过20%。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全球第三大货物贸易出口国。

2.20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于5月16日至18日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   

3.2005年5月23日,新华社报道,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而又浪费严重的问题,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4.2005年6月11日,中国与欧盟就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问题签署了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1 O类纺织品终止调查,中欧双方还就到2007年底这1O类纺织品的对欧出口达成一致。

5.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官员6月29日介绍,截至5月底,我国内地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5378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844亿美元。

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6日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发表讲话时强调,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

7.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做好建设节水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o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于2005年7月1日起实施,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出现17种情形和内容。   

9.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3423.4亿美元,增长32.7 %;进口3026.9亿美元,增长l4%。

1O.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上半年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5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1lO亿美元,比年初增加了lO1O亿美元,同比多增337亿美元。

11.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中间价,人民币小幅升值2%。

12.自2005年8月1日起,祖国大陆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椰子、菠萝、番石榴等15种鲜(包括冷藏)水果正式实施零关税措施。

13.2005年8月30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扬,创下每桶70.90美元的历史纪录。

14、200 5年9月5日,第八次中国一欧盟领导人会晤期间,中欧工商峰会就输欧“滞港”纺织品达成协议。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目前滞留在欧盟海关的全部中国纺织品12天内将被放行。

15.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夕卜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考点梳理

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商品服务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商品服务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它们各有其特点。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前提。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载体。

    提示:(1)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在交换形态、购买者、交易方式、商品阶段等方面存在着区别。三者都是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都必须遵守交换规律和原则,都对促进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正确理解商品服务市场的基础市场地位。市场经济是由各种市场组成的,如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等。在这么多的市场中,地位有轻有重,商品服务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只有当商品服务市场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才会产生其他市场;只有随着商品服务市场的发展,才会相应提出发展其他市场的需要,因此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

2、市场交易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服务市场上一切交易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秩序的根据叫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公平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与灵魂。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市场交易原则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

提示:市场交易的平等原则与公平原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表现在:它们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平等,强调的是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和人格尊严;公平,强调的是交易中的买卖公平。

2)联系表现在:平等原则是公平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体现和保证。

    3、家庭消费的内容

家庭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家庭消费的对象是消费资料和服务,消费的结果是生产出劳动力。

家庭消费按照消费的内容可以区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这些消费内容按照消费目的进行分类,又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的层次递进发展的。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生产决定消费的具体表现。从这一点看,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经济。

具体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家庭收入。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

    提示:(1)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对物质资料的使用和消耗.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生活消费。

    (2)家庭消费的两种分类及其关系。把家庭消费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是按照消费的内容划分的;把家庭消费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则是按消费的目的划分的。两种分类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费的发展,既可以表现为消费水平韵提高,也可以表现为消费结构的升级。从消费水平上,表现为人均消费总支出和人均消费品数量的增加;从消费结构上,表现为生存资料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享受和发展资料的消费逐渐增加,家庭消费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的层次递进发展。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生产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家庭消费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是通过生产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是生产的动力。总之,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消费水平应提高。目前,更要注意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适当刺激消费,活跃市场,以推动生产发展。

    树立正确消费观要求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提示:(1)适度消费又叫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合理进行消费。当前,我国国需求不旺,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鼓励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完全必要的。

   (2)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应该看是否超出消费者的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有的人现在的收入虽然不太高,但预期收入高.在消费上的回旋余地大,只要具备这些前提条件,能够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即使借钱消费,也是适度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

    5、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此外.消费者还享有获得消费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政机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惩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司法机构。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是揭露、批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舆论监督工具。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若协商和解不成,应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消费者协会调解不能解决问题时,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行政部门进行处理。消费者还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若双方协议仍不能解决,消费者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学法、懂法、用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绝不能滥用消费者手中的权利,损害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影响全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提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规范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就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坚持了市场交易原则。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原则,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6、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根据在世界市场上流通的内容.可将世界市场分为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服务市场等类型。世界市场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以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

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表现在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

提示: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时间不同。国内市场产生于原始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出现;国际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形成的。活动范围不同。国内市场主要在国内进行;国际市场主要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市场主体不同。由于世界市场活动范围超过一国国界,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其中包括各个国家主权政府。

    (2)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国内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市场形成的前提。国际市场的出现和形成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7、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特别需要能够处理世界经济事务,协调世界经济关系的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0)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其目标是: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它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是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协助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其国际收支的逆差,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世界银行是一个主要协调对发展中国家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目的在于对成员国提供用作生产投资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以促进会员国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增长。二者在国际经济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第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提示:(1)世贸组织有三个主要职能:制定规则,即制定全球经济运作的多边贸易规则,并监督这些规则的实施;开放市场,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行开放市场的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2)正确认识我国与世贸组织的关系。

    我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的活动,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争取更多的国际贸易权利;另一方面也面临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承担相应的义务。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一是要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提高国际经营化水平,与国际市场接轨。二是要充分利用WT0的规则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在国际贸易争端中,运用WT0规则,积极应对挑战,化被动为主动,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

    8、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五个方面:生产的国际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国际化;资金的国际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通;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信息传播国际化。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提示:(1)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2)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9、外汇与汇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就是外汇。外汇在国家对外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出口可换得外汇,进口需要支付外汇,发展对外贸易关键在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进口才能保证。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外汇汇率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如果1OO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务、股票等。 

    提示:(1)区别外汇与外币。

    外币是相对于本国货币来说的,外汇并不等于外币。只有当外币用作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时外币才可以称之为外汇。外汇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2)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在各国经济日益开放的情况下,汇率成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对一国的进出口贸易、资本的国际流动、外汇收支、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还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般说来,本币贬值,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从出口方面看,外汇汇率升高·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降低,因此价格竞争力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从进口方面看,当外汇汇率升高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上涨,进口成本加大,进口受到抑制。

汇率变动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当外汇汇率升高,本币大幅贬值时,人们为了避免本币进一步贬值所造成的损失,就会将本币换成外币资产或把资金投向国外,导致资本外流。与此相反,当外汇汇率降低,本币升值时,则刺激进口,限制出口,有利于资本的流入。

    10、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全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提示:全面认识我国的¨走出去”战略。

    (1)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引进来”为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2)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3)“走出去”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1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它包括对外商品贸易、对外劳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   

    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收支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的地位和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竞争力。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关税是指由国家海关当局依法对准许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提示:(1)注意对外贸易不等于对外经济关系,对外贸易也不等于对外商品贸易。   

    (2)正确理解关税的作用。 第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收关税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第二、征收关税能够对一国对外贸易起调节作用,维护和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这种作用体现在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在出口方面,许多国家通过低税、免税和退税鼓励商品出口;在进口方面,对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将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以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和发展,而对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原材料、半制成品、先进技术设备和生活必需品,制定较低税率或免税,鼓励进口,以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

    12、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其中对等贸易是目前国际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提示:理解对外贸易的作用,应注意任何一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既要从事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专业化生产,更要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在对外贸易中扬长避短,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13、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国家经济、政治独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平等互利原则首先体现在贸易双方的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其次体现在贸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原则,第三表现在交易的商品要实行等价交换。

    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相辅相成,我们既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又要保护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积极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是保护民族工业的有效途径。

    提示(1).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平等互利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也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平等互利既要体现贸易双方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又要求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符合对等原则,这既是市场经济平等性的内在要求,又符合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外经济关系健康发展。   

    (2)发展对外贸易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①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②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时,更要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

③对外开放与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

★复习指点

2003年以来,高考在本专题“商品服务市场与消费者”中主要考查了商品服务市场的特点,市场交易的原则,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及决定因素,正确消费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知识点。在“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主要考查了汇率与外汇储备,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规则和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口与出口,海关与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作用和基本原则,倾销与反倾销等知识点。综合来看.高考在本专题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在广阔的领域综合涉及学科间知识,加强能力方面的考查。

    2006年迎考,还应运用以下知识分析相关热点:

    1.运用市场交易原则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最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措施和决策,并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坚持市场交易的诚信原则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行业垄断现象及其危害性;以食品、药品、广告等重点行业中的典型案例为材料,分析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促进消费、提高消费水平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采取的鼓励消费的各种政策措施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说明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消费的意义。

    3.运用家庭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人民当前家庭消费的现状、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化给家庭消费带来的影响,以及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

    4.运用消费者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认识打击盗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消费者对待制假售假现象的正确态度;分析政府在打击假冒伪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新政策、新措施;正确评价社会上出现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5.运用外汇与汇率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重要意义。

    6.运用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及其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初级产品比例减少,制成品和高科技产品比例不断扩大)对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意义;分析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次流域合作开发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行海外并购,组建跨国公司,对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

    7.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意义,分析我国企业按世贸规则参与竞争,并利用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运用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新水平的意义。

    9.运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和世贸组织的规则等知识,分析对外贸易中我国应如何应对产品的倾销,以及面对外国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时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说明保护民族工业的重要性。

    总之,高考在本专题的命题,有纯理论的考查,但更多的是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基础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善于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培养能力。

★考向预测

2006年高考可能考查的考点及题型

1.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的内容及正确的消费观。

3.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世界市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外汇及汇率。

6.对外贸易的内容、方式、作用和原则。

●题型

      既有选择题,又有主观题,背景材料主要是时政材料。

2006年高考可能涉及的热点

1、长三角加速推进诚信联动。

2、品牌价值:重创造更重维护。

3、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机制改革。

4、美欧对我国纺织设限。

5、食品安全

6、聚焦“霸王条款”

7、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等。

★考点整合

一、本专题内考点整合

    1、正确理解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原则的关系

    (1)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规范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就是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就是坚持了市场交易原则。

    (2)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市场交易原则,在内容上也有一致性。如自主选择权与自愿原则,公平交易权与公平原则,人格尊重权与平等原则、知情权、安全权与诚实信用原则等在内容上都具有一致性。如图所示:

安全权                                       自愿原则

知情权                                       平等原则

自主选择权                                   公平原则

        公平交易权                                   诚实信用原则

        求偿权

        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2  全面把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成的有机整体,四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第一、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和方式;第二、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性质。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产品只有通过分配和交换最终进人消费,生产过程才能重新开始和顺利发展,否则,生产就无法进行而且消费水平的高低,交换范围的大小,分配关系的变化都会影响生产,对生产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分配一头连接着生产,一头连接着消费,分配的结果形成了个人和家庭的收人,从而直接决定了家庭消费的水平。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因为分配对家庭生活消费的水平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劳动者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对生产和消费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交换关系的总和)对生产与消费(包括生产朝费和生活消费)的联结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引导和调节也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

二、本专题考点与其他经济学专题考点整合

简述“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的经济效益”“三大产业”“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和税收的作用”等考点的内在联系。

    (1)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调控物价水平,制定物价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做到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5)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

(7)公民存款储蓄,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本专题考点与哲学、政治学考点整合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家庭消费要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2、坚持市场交易原则、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国家职能、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要尊重消费者民族风俗习惯权,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等。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双重影响、人世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体现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正确对待资本主义,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等。

    4、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之一;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体现了国家对外职能、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体现了国际组织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反对不等价交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结合起来等。

 热点分析

一、关注食品安全

(一)背景材料

食品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近年来我国食品的生产流通和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毒大米、毒酒、毒粉丝、毒豆芽、毒茶叶……一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也问题频出:名牌月饼里裹着隔年的陈馅、著名洋快餐里有“苏丹红”、雀巢奶粉里发现碘含量超标、光明牛奶被指责加工回收奶……老百姓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不放心。

    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2005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切实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从2 005年7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实施,规定明确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出现1 7种情形和内容;试行办法规定,保健食品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其通用名不得使用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据新华网消息,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7月15日透露,从去年9月开始研究制定的《食品安全法》现正处在修订、讨论阶段,初步的讨论稿已经完成。该法将重点对“混乱”的食品标准加强统一管理,包括统一制定、统一审批和发布。

    (二)分析点拨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可以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2、市场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建立和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材料中国家采取的措施正是宏观调控的表现。 

3、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维护食品安全要依靠法律手段,首先要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同时更要依法办事,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

    4、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它不利于市场交易按规则、有秩序地进行,影响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5、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销售,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国家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假冒伪劣食品也损害了正当经营者的利益,影响他们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哲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1、哲学知识分析

 ①运用因果联系原理分析加强对食品的监督管理,必须从源头上防止危害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的产品进人市场。

    ②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维护食品安全必须重点对“混乱”的食品标准加强统一管理。

    ③加强食品监管·要求生产经营者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克服个人主义。

   2、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①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②国务院实施的维护食品安全的措施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

③要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高考预测

食品安全关系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几年不时出现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和食品中毒事件,越来越引起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高考关注生活的原则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也充分体现出来,那就是每年高考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问题。2006年高考仍可能以国家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某项具体措施为背景,或某个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比如“苏丹红一号”事件、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碧罗春茶叶有毒事件等)为背景,考核学生对市场交易原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知识的掌握。

二、聚焦“霸王条款”

(一)背景材料

    一近年来涉及“霸王条款”的投诉越来越多,如商家单方规定“打折商品,一律不退不换”、“本店谢绝自带酒水和饮料”等,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自2003年7月开始陆续对一些霸王条款进行公开点评。2005年4月1日,中消协公布了“2004年度十大霸王条款”:电信卡不退余额、开发商预填购房合同、物业越权捆绑收费、保险费设立最高限额、“最终解释权”成挡箭牌等1O项条款被评为“2004年十大不平等格式条款”。

2005年8月l0日.在“全国消协加强消费维权能力建设研讨会”上,中消协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霸王条款”的点评力度,以更有效地对商品和服务实施社会监督。

    “霸王条款”是指消费领域中不平等格式条款。一些经营者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制定格式条款时只强调权利,有意识地逃避法定义务,甚至单方面以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将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条款强加给消费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分析点拨

    1、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霸王条款只强调权利,有意识地逃避法定义务,将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条款强加给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规定,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法制性特征。

    2、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经营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利用其优势地位制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霸王条款”,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通过中消协的点评,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格式条款的监管,维护消费者利益,是在运用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霸王条款”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只有修正“霸王条款”,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4、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霸王条款”只考虑经营者的利益,将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条款强加给消费者,是一种强买强卖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自愿、平等和公平原则。

    5、商品服务市场上,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权利,企业的“霸王条款”侵害了消费者的这些合法权利和利益。中消协作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陆续点评消费领域中的不平等格式条款,不但抨击和修正了“霸王条款”,而且使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民权益得到公正的法治保护。

    (二)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1、中消协对“霸王条款”的公开点评,促使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2、取消“霸王条款”,规范市场行为,体现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

    ■高考预测

“霸王条款”的盛行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消费环境缺乏公开公平;商家设置的种种限制性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另外,“霸王条款”的产生往往与行业垄断相联系,因此,只有取消各类“霸王条款”,才能打击行业垄断,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消费者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今年《反垄断法》已开始进入立法程序,“霸王条款”的存在及中消协的点评,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消费领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以上分析,2006年高考很可能会涉及该问题,希望在专题复习中给予足够重视。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服务领域存在的侵权现象

    (一)背景材料

目前,在我国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着四类侵权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进货渠道混乱,质量无从保证。在上海市工商局长亭分局辖区内经营面积l0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店共有5家,对其中一家进行抽查时发现,在两个多月里,这家企业就从外地无照商贩处购进调味品货值约30万元,其他四家情况类似。其中.仅麻油一项,5家企业中就有4家被查出存在假冒侵权和质量问题。

2、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在服务行业中,无证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场所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悬挂率低、经营者被核准名称与牌匾名称不符等问题十分突出。甘肃省在检查中发现,学校周边的流动摊贩和食品加工点多无证照.卫生条件很差。

3、价格、广告虚假行为普遍。部分企业以虚假的折扣价、优惠价吸引消费者,或在店堂广告及橱窗招贴中利用虚假信息来欺骗消费者.如宣传其商品和原料是名牌、进口或由某某大师主理等.却无法提供相关证明。

4、提前消费陷阱多。当前服务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着推销带有集资性质的会员卡、预付消费卡或者对消费额度大的回赠优惠券等情况,而当消费者使用上述消费卡和优惠券时,经营者往往设置许多不合理条款.免除自己的义务或增加消费者的责任,甚至携带消费者的预付款逃跑。

(二)分析点拨

     1、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服务市场的监管,才能减少和避免服务领域中的侵权现象。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消费者付出了商品的价格,却没有等量价值的商品或服务,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有着重要影响。服务领域中存在的侵权现象,主要责任在于经营者,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市场交易健康、有序、正常运行的保证。服务市场上存在的进货渠道混乱,质量无法保证,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价格、广

告普遍虚假,提前消费存在陷阱等现象,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

5、商品服务市场上,消费者享有安全、知情、自主选择、公平交易等权利,材料中所列举的各种现象,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也应当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哲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1、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观,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坚持集体主义观念,反对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反对自私自利的思想观念。

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既要鼓励、支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又要加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整个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2、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①查处服务领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也是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

 ②对服务领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和依法治国原则。

●高考预测

以市场经济中某一领域或某一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方法。本热点问题的理论分析,旨在给同学们开启心智,引领同学们从市场交易和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关注我们发展相对滞后、秩序较为混乱的服务行业,为2006年高考做全面的准备。

四、全面认识我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2005年5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出席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年会的美国商会代表团时阐明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上的立场:第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一贯的方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考虑企业承受能力,考虑金融改革的进度,考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以至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第三,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每个国家完全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合理的汇率水平。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压力,任何压力和炒作,把经济问题政治化,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条件具备,没有外界压力我们也会主动推进汇率改革;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外界施加巨大压力,我们也不会贸然行事。

材料二: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本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这是近lO年来我国首次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直接改革。

(二)分析点拨

     1、汇率的含义和决定因素: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水平。决定一国汇率根本走向的是该国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增长速度。简单地说,一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致富机会,会带动国内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从而在汇率上反映为一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和货币的升值。相反,如果经济衰退,政局不稳,没有安全保证,政府信用丧失,则会导致汇率下跌。汇率.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比较的反映。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意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果;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对居民来说,人民币2%的小幅升值,会平稳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购买进口商品会便宜一些,尤其对出国旅游人员,在国外购买的物品换算成人民币显得更为低廉.更加方便。但是对于想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却又没有及时兑换的人来说,意味着一定的汇兑损失。对企业来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短期内对一些竞争力较弱的行业和出口企业会产生一定影响.使出口利润空间因此变得狭窄;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可以促使企业化压力为机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来说,汇率调整会直接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这有利于改善我国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r与贸易制裁相比.人民币的小幅升值是一个更优的选择。对国际来说,中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总之,本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对中圈经济的发展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三)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分析

    1、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①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本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充分考虑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考虑企业承受能力,考虑金融改革进度,考虑对囝际贸易的影响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②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际金融的稳定。

    ③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经济利弊并存,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2、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①温家宝总理会见美国商会代表团及其就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阐述,体现了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阁际环境的国家对外职能。

    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我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观点,说明独立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也说明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坚持独市自主的基本立场,把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高考预测

2000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问题面临着国际上的强大压力.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通过政治和舆论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一情况.令我国在选择汇率调整的时机上左右为难。如果中国政府顺应调整人民币升值.则正中国际投机资本下怀:如果不调.则会加大中国进行金融调控的难度。为此,中国政府在各种公开场合申明,我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同时.中国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

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两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牵动着国内国际经济金融的神经.高考连续两年在该问题上也有所体现。2005年上半年.出现了调整人民币汇率的难得机遇。从国内来说,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敏感时期.社会上普遍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经济的下一个走势上,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关注度不高;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元的持续走强,相对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部分投机资本开始撤出,而且自5月份以来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预言落空,也逐渐使人们对这一话题有所遗忘。于是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不失时机地发布了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立时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这是中国自1994年进行汇率改革以来汇率制度的重大变化,必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世界经济和金融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高考一定会在这一重大决策上有所体现。

五、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一)背景材料

据新华网8月11日消息,随着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总量迅速扩大,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对外贸易进入摩擦多发期,今年以来各类贸易摩擦.的总涉案金额已达百亿美元以上。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五大特点:一是纺织品已经且将持续成为贸易摩擦的热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涉及我国纺织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事件共有7起.近期.加拿大、南非、哥伦比亚等国产业界亦已申请对我国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二是发展中国家不断出现的摩擦新热点使我国应对工作复杂化。上半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方面不断出现摩擦新热点。今年1至7月全部35起“两反两保”案件中.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就有22起。三是国外对我国贸易进行限制的手段和规则日趋严厉。反倾销仍是国外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限制手段。但近期各国不断对我国实施和滥用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贸易壁垒措施。部分国家正积极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法对戢.国产品实行打压,且有扩大趋势。四是贸易摩擦波及我国政策和体制层面的深层次问题。五是贸易摩擦对我国就业和产业发展影响严重。近一年来的贸易摩擦,大多针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涉及企业数量大,就业人口多。

为应对贸易摩擦,切实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中界组织和企业密切配合.对外区别对待、灵活处理,应对贸易摩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欧经谈判蹉商.就纺织品问题成功达成谅解;反倾销大案要案应诉和贸易壁垒应对工作取得实效.切实维护了我方的正当权益;预防化解贸易摩擦和应对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二)分析点拨

 1、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一般特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解决贸易摩擦,应对反倾销诉讼和贸易壁垒,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平等性的体现。

 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我们只有重视产品质量,才能顺利跨过非关税壁垒的门槛,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本国产品的价值。

     3、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政府有关部门同中介组织和企业密切配合,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

4、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各成员国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促进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和企业为应对贸易摩擦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是为了实现世贸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体现。

5、企业应当学会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首先,应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其次,采用先进的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科学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牛产率,降低成本,并且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再次.主动收集和掌握国外对华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及正在实施或拟定中的与贸易相关的措施,建立与完善贸易壁垒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

6、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中国政府在坚持与贸易伙伴共赢的前提下,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和贸易壁垒,解决贸易摩擦,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7、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诉讼和贸易壁垒,我们可以积极运用WT0的有关规定,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或提请世贸组织,仲裁解决争端(如温州打火机反倾销应诉案),坚决打掉其不合理的限制。同时,作为WT0成员国,我们有权参与WTO规则的制定,让自己国家的标准参数、企业的合理要求在国际标准中得到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有些国家对我国设置种种壁垒,作为对等措施,我国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予以回击。当设置壁垒方受到同样损失时,就会迫使它调整后来的措施,从而实现双方贸易关系正常化。

    (三)哲学、政治常识分析

1、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①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国际贸易摩擦的消极作用和危害。

    ②运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分析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

    2、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我国解决贸易摩擦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平等互利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解决贸易摩擦也应当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高考预测

如“背景材料”所说,我国已进入对外贸易摩擦高发期。如何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当然也就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复习过程中应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表现,世贸组织的目标和原则,我国对外贸易必须坚持的原则等知识,理解和把握该问题。

    六、正确认识入世后过渡期的我国对外开放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2004年底到2006年底,是我国的入世后过渡期。商务部和北京世界贸易组织事务中心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将面临五大挑战:

    1、农产品进口压力增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大宗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入世后过渡期”部分农产品将面临国外优质低价产品的沉重压力。

    2、部分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主要是冶金、石化和机械行业生产集中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结构不合理。

    3、服务业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领域的开放与安全需高度关注。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竞争力明显低于国外同行。主要电信企业业务经营范围单一,综合竞争力较弱。中外合资零售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实力强大,目前正向中西部拓展。

    4、新一轮世贸组织谈判市场开放的压力在增加。在世贸组织多哈发展议程谈判中,我国向其他成员提出市场开放要求,自身也面临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压力。

    5、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日益严重。近三年来,各国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上百起,一些国家对我国部分产品启动了“特殊保障条款”调查。   

    材料二: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到2006年12月11日,5年的时间是我国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和消除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时期。根据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的时间特征,人世过渡期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过渡期,从2001年底到2004年底;后过渡期,从2004年底到2006年底,指中国人世后,在主要领域所做的开放承诺接近终点的最后一段时间。与前过渡期相比,后过渡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市场开放提速,逐步取消外资进入的地域、数量、股权的限制。2005年是个临界点,一些敏感的服务业进入开放的后过渡期,如商业、通讯、建筑、分销、教育、环境、金融、旅游和运输共9大部门做出了开放承诺。二是关税税率减让很小。前过渡期我国关税降幅较大,2005年后,降低关税任务较轻。

   (二)分析点拨

1、实行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各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只有努力做到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让所有企业都参与国际高水平的竞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世后过渡期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仍然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潮流和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原有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3、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已超过1 000美元,但仍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难题是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与先进技术,才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4、中国履行人世承诺,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世过渡期尤其是后过渡期,在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仍然履行人世承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享受永久最惠国待遇,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出口贸易;有利于我国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有利于我国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履行人世承诺也会对我国的农业、电信业、汽车业和金融保险等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从总体看是利大于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⑥在人世后过渡期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应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学会运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保护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5、哲学角度

    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面对人世渡期的挑战,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苦练内功,积极应对,维护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②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认识,履行人世承诺给我们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我国在人世过渡期履行承诺的发展趋势。

    七、关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一)背景材料 

2005年4月18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北京签署了中澳双方关于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及正式启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截至7月底,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已达到41个。

    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原始数据。如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至今还没有正式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国际贸易各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发展。

    (二)分析点拨

1、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影响: 

①容易被其他国家进行反倾销起诉。加人世贸组织后,一些世贸组织成员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频繁启动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严重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减损了中国产品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正常贸易关系。

    ②非市场经济地位,使得在同一起国际反倾销起诉中,我国企业往往成为被征收反倾销税率最高的企业。

    ③非市场经济地位,使得每次反倾销调查中我国企业不仅要准备各种材料,积极应诉,而且还要向各国政府相关部门论证我们的“市场化”改革成果和进程,从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④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使得有关国家,在对部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反倾销诉讼中,以第三国的价格或成本作为替代,计算中国企业的产品价格或成本,以此指证反倾销诉讼的成立,既忽视了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的事实,又夸大了此类个案中政府的作用。总之,大多数国家没有承认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十分不利,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拦路虎,严重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是对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承认,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可,对于改善中国的外贸环境,保证中国正常的外贸出口,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考预测

2004年下半年以来,争取其他国家承认我国的全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工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而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又与我国解决贸易摩擦,应对反倾销诉讼有着直接联系。鉴于近年来高考在解决贸易摩擦、应对反倾销诉讼问题上的始终关注,2OO6年高考完全有可能从我国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角度考查该问题,高考备考应当引起对该问题的重视

八、长三角加速推进诚信联动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长三角区域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迫切呼唤“信用联盟”的配套。2004年5月17日,出席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的两省一市有关负责人以及长三角16城市市长或代表,在湖光山色、秀丽宜人的太湖之滨,联手绘制了一份“信用长三角”的多赢图画,共同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约定将努力建设信用政府,要在长三角内推进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材料二:2005年7月12日,《经济日报》发表文章《长三角加速推进诚信联动》。文章指出,长三角正在加速实施区域、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个人诚信系统联动,把诚信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以“信用长三角”打造“和谐长三角”,启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

(二)分析点拨

复习提示:诚信建设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2005年的广东政治卷22题(最佳选择题)、32题(不定项选择题),2005年江苏政治卷36题(主观题),2005年春考文综卷38题(主观题)就是考查诚信建设的题目,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了更好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地加大了诚信建设的力度,长三角作为全国诚信建设的表率,更是加速推动诚信联动。因此,这一社会热点仍会在2006年高考中有所体现,所以,建议在应考复习中不能忽视对本热点的复习。

1、为什么要加强诚信建设

    (1)市场的弊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有可能导致不正当经济行为。长三角区域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快加强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诚信的重要性。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基本精神,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长三角加强诚信建设,是保证长三角市场经济活动的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

   (3)企业的信誉形象。良好的信誉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长三角加强诚信建设,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2、怎样加强诚信建设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要求国家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2)政府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要宏观调控经济的运行。政府要注重自身信用建设,才能有效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去规范和约束其他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3)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正当竞争,遵循市场交易原则,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本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4)劳动者应自觉履行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

5)消费者也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同违法侵权行为作斗争。

(三)哲学、政治常识分析

1、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长三角地区16城市共同发表《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在市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诚信被越来越视为价比黄金的资源,诚实守信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

(2)重视意识(或社会意识)的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诚信与失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长三角地区的诚信建设,有利于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体现了整体与部分关系。整个长三角的诚信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各地的努力,这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信用长三角”的多赢要靠“信用上海”、“信用苏浙”来共同绘制。目前,长三角两省一市的诚信建设已形成地方政府、企业、个人三方联动阶段,三方互动形成合力,这体现了上述观点。

(4)信用长三角的建设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信用长三角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这体现了上述观点。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信用意识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对抑制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2、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1)国家职能。长三角区域各地政府携手共建社会信用体系,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通过信用体系的完善,使诚实守信逐步成为市场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保证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长三角地区大力建设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体现了国家机构的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

九、品牌价值:重创造更要重维护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2005年7月份的《人民日报》曾报道,今年(2005年)以来,国际知名品牌问题不断: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刚刚平息,雀巢又出现了奶粉碘超标的问题,余波未平之时,被誉为“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的哈根达斯在深圳惊现“黑心作坊”。

    材料二:2005年7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最近,响当当的光明奶在郑州的回奶事件多少让人们对已经喝到肚里的光明奶有一种反胃的感觉,光明奶尝到了苦涩。

材料三:2005年7月6日,《经济日报》发表经济评论《品牌价值:重创造更要重维护》。评论指出,(知名食品企业)创立名牌难,维护名牌同样不易。无论是国内知名品牌还是到中国来开辟新战场的跨国公司,如果迄今仍不能以诚信、平等的心态对待所有消费者,仍不能把对消费者负责的原则放在第一位,在经营名牌时,贪一时之利,或应对品牌危机时,以推卸求干净,甚至潜意识中还存在着某种对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消费者的歧视心态,那很有可能被自己辛辛苦苦铸就的品牌“双刃剑”所自伤。这一点,应当为我们所有企业管理者谨记。

    (二)分析点拨

复习提示:知名品牌的食品产品,不注重品牌的维护,必然有损于本企业的信誉与形象,也违背市场交易原则,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点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有可能在2006年的高考中有所体现,建议在应考复习中予以重视。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要想顺利实现其价值,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食品,如果不重视其质量,其价值也不能永久地顺利实现,企业品牌将得不到维护。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肯德基、雀巢、哈根达斯这些知名品牌的“苏丹红事件”、碘超标事件、“黑心作坊”事件等,主要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等。

3、市场的弊端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具有灵敏性、及时性的优点,但也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其进行弥补。知名品牌的食品企业的不重视商品质量的行为,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要克服市场调节的这种弊端需要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予以宏观调控。

4、企业的信誉形象与正当竞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外知名食品品牌的经营者,应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维护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促使企业发展。

5、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企业经营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这样才能使本企业的品牌得到维护。

6、市场交易原则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材料中所列国内外知名品牌食品企业的不良行为,主要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与诚信原则,侵犯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食品企业,要维护自己的品牌,就必须遵循市场交易原则,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哲学、政治常识分析

1、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1)体现了因果联系。上述材料中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食品企业的“问题”被曝光后,其产品销售量均出现了下滑趋势,这体现了因与果是先行后续及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2)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矛盾的普遍存在原理要求坚持一分为二观点。品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个有社会公信力的品牌,其市场价值是极其可观的;但一个品牌企业只注重不断地“压榨"自己品牌的市场价值,而忽视甚至是漠视对于品牌内在价值的维护,一旦失信于民,其自残转瞬之间就可能爆发。

2、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1)国家职能。相关地方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相关知名品牌的食品查出问题,这主要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2)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相关地方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相关知名品牌的食品查出问题,体现了国家机构的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十、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

(一)背景材料

材料一:2005年6月25日,《经济日报》报道,自美国上月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纺织服装产品设限后,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备受关注。美国纺织服装进口商协会执行理事劳拉·琼斯说,美国(对华贸易方面)存在一种敌视中国的政治压力,但这种情绪不是来自美国公众,而是来自美国国会。琼斯还说,中国也许应该将争端提交世贸组织进行仲裁。

2005年7月1 8日,中国纺织品出口商会发出红色预警信息,要求国内纺织企业暂停对美国出口棉制针织衬衫等六种设限纺织品。这是该商会7月6日首次紧急提醒纺织企业停止对美国出口部分类别产品以后,再一次提升了预警级别。

材料二:2005年4月6日,欧委会发布了《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涉及我国出口的3 5种纺织品。为了给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争取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贸易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企业享受一体化的权益,我国政府尽了最大努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于2005年6月11日,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签署谅解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十类纺织品终止设限调查。双方同意自今年6月11日起到200 7年底,对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每年8%~1 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

材料三:2005年7月20日,《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对列入《管理商品目录》的商品(主要是中欧协议涉及的1O类纺织品和美国对我国设限的7类纺织品)实行临时出口许可管理。

(二)分析点拨

     复习提示: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违背WTO的相关原则,影响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那么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已成为政府、企业目前的重大选择。这一问题也极有可能反映到2006年的高考命题中来,所以建议对该热点予以高度重视。

1、美欧为什么对我国纺织品设限?

     ①中国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及低附加值产品,这是我们纺织品成本方面的优势,而作为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美、欧在纺织品成本方面存在着相对劣势。因此随着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中国纺织品必然对美欧纺织品市场造成冲击。鉴于此,美欧决定对我国纺织品设限。

 ②美国对华贸易方面存在一种来自国会的敌视中国的政治压力,这也是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原因之一。

2、如何应对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①企业。面对新形势,纺织品企业首先应积极应战,充分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合理安排生产和出口,并积极转变思想,转变出口策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品牌营销超越传统的数量型出口增长方式。

    ②中国政府。应做到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信息引导,建立健全反设限预警机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和相关法律来维护我国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

③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应为纺织品出口提供信息,尤其是预警信息,同时又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

3、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则。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违反了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和自由贸易原则,使我国纺织品受到不正当待遇,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4、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等互利原则。2005年6月11日,我国政府与欧盟就纺织品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兼顾了中国、欧盟、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一个“三赢”的结果,这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等互利原则。

(三)哲学、政治常识分析

     1、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的现状,国家颁布并实施《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

2)矛盾的普遍存在原理要求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对我国纺织品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但同时又是一种动力,推动我国纺织品企业转变思路,转变出口策略,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品牌营销超越传统的数量型出口增长方式。

(3)前进性曲折性相统一。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过程将十分漫长,但最终的胜利者会是中国,这体现了上述观点。

2、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1)国家职能。在解决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做到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信息引导工作,这主要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我国政府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同美欧进行贸易谈判,体现了国家在行使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职能(也可用我国对外政策有关知识分析之)。

(2)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我国政府为解决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所作的努力,体现了国家机构的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颁布《纺织品出IEI临时管理办法》,这体现了国家机构的依法治国原则。

★知识拓展       《 海 关 知 识 》

1、什么是海关?
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这个定义表明海关的权力授自国家,是代表国家在进出关境环节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海关法》规定,国务院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海关机构的设置一般分为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三级。海关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即隶属海关由直属海关领导,向直属海关负责;直属海关由海关总署领导,向海关总署负责。海关按照《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国家赋予的职权范围内自主地、全权地行使海关监督管理权,不受地方政府(包括同级党的机构)和有关部门的干预。
    2、我国海关的任务有哪些?
我国《海关法》列名规定海关有四项任务:(1)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这是海关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2)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关税”指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海关法》和进出口税则,对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的物品征收的一种间接税。“其他税、费”指海关在货物进出口环节,按照关税征收程序征收的有关国内税费,目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及船舶吨税等。(3)查缉走私。走私是伴随着进出关境活动的发展和国家管理上的限制而产生的一种非法行为。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原因,走私的形势严峻,查缉走私成为当前海关的主要任务之一。(4)编制海关统计。海关统计是国家进出口贸易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海关通过对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的货物以及与之有关的贸易事项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不仅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国家对外贸易运行态势,也对国家经济生活起到了决策辅助和检测、监督作用。这四项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另外,在四项列名的任务之外,还规定了海关要“办理其他海关业务”,为海关监督管理的含义进一步拓展创造了条件。 3、哪些企业可以办理报关手续?
《海关法》规定,进出口货物,除另有规定的外,可以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手续,也可以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委托海关准予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是指依照对外贸易法的规定有权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并进出口货物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具体的货物进出口贸易中,他们负责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口或出口合同、协议而成为进出口货运单证上境内收货方、发货方的单位。“报关企业”是指经海关批准注册登记具有代理收发货人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资格的境内法人。
    4、我国禁止进出境物品有哪些?
禁止进境物品包括:(1)各种武器、仿真武器、弹药及爆炸物;(2)伪造的货币及伪造的有价证券;(3)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印刷品、胶卷、照片、唱片、影片、录音带、激光视盘、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其他物品;(4)各种烈性毒药;(5)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以及其他能使人成瘾的麻醉品、精神药物;(6)带有危险性病菌、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动物、植物及其产品;(7)有碍人畜健康的、来自疫区的以及其他能传播疾病的食品、药品及其他物品。
禁止出境物品包括:(1)列入禁止进境范围的所有物品;(2)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手稿、印刷品、胶卷、照片、唱片、影片、录音带、激光视盘、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其他物品;(3)珍贵文物及其他禁止出境的文物;(4)濒危的和珍贵的动物、植物(均含标本)及其种子和繁殖材料。

5、海关对携带禁止进出境物品的情况如何处理?
旅客携运属于禁止进出境物品范围的物品进出境,在海关检查以前主动报明的,分别予以没收或者责令退回,并可酌情处以罚款。凡责令退回的,应由旅客在规定期限内向海关办理退回手续。逾期不退的,由海关按有关规定予以没收。由于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卫生有害而被扣留的物品,均不予发还,由海关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旅客携运属于禁止进出境的物品藏匿不报的,应负法律及行政责任。
    6、《海关法》对进出境行李物品、邮寄物品、携带货币及有价证券出入境有哪些具体规定?
《海关法》规定,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受海关查验;个人携带、邮寄超过合理数量的自用物品进出境,未依法向海关申报的,责令补交关税,并可处以罚款。
旅客携带国家货币出入境,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如实申报。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为6000元。携带上述限额内的人民币出入境,在实行双通道制度的海关现场,可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超出限额的,应选择“申报通道”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不按规定申报的,海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入境旅客携带外币及外币票据(包括人民币旅行支票、旅行信用证等人民币外汇票证),超出规定数额的应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携带外币的数额,以不超过旅客进境时所填报的数额为准。经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批准携带出境的外币及外币票据,海关凭“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放行。按现行规定,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5000美元以上,居民旅客携带2000美元以上或等值的其他外币现钞,应选择“申报通道”向海关作书面申报并办理有关登记签章手续。不超出上述数额的,可选择经由“无申报通道”直接通关。
    7、哪些人是关税纳税人?
《海关法》规定,进口货物的关税纳税人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关税纳税人是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和“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是依法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并进口或者出口货物的法人或者其他社会团体。根据《海关法》规定,在海关监管货物的保管期间非因不可抗力造成海关监管货物损毁或者灭失,负责保管该海关监管货物的人应当为关税纳税人。
    8、海关对哪些进出口货物实行关税减免?
关税减免,是减征关税和免征关税的简称,是海关全部或部分免除应税货品纳税人的关税给付义务的一种行政措施。我国海关一般将减免税分为三类,即法定减免、特定减免和临时减免。
《海关法》规定的法定减免有六种货物、物品:(1)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2)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3)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货物;(4)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5)法律规定减征、免征的其他货物、物品;(6)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
特定减免税和临时减免税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目前已实行减免税的项目有:(1)科教用品;(2)残疾人专用品;(3)小轿车和轻型客车国产化;(4)救灾物资;(5)三资企业;(6)内资项目;(7)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8)加工贸易设备。 9、海关监管区包括哪些地方?
海关监管区,是指设立海关的港口、车站、机场、国界孔道、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和其他有海关监管业务的场所,以及虽未设立海关,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进出境地点。海关查验地点,一般在海关监管区内进行。对在监管区外装卸危险品、鲜活产品、接驳运输的进出口货物,经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请,海关可结合装卸环节在作业现场查验货物。在特殊情况下,经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请,海关可同意派员到海关监管区外查验货物。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