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2017高考文综政治10大热点预测及命题角度
    
  双击自动滚屏  
2017高考文综政治10大热点预测及命题角度

发表日期:2018年5月31日  出处:四川省华蓥中学  作者:胡 博 整理  本页面已被访问 27401 次

    2017年高考还剩一周(七天)时间了,绝大多数学校的高三年级已经停课让同学们自己看书复习、消化。这七天需要做的事很多:一是回归教材,清晰学科知识体系尤其是主干知识、常考知识;二是整理平时月考、诊断考试、模拟考试,从中明晰如何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方法,使组织的答案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三是调整心态,保持良好情绪;四是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复习与休息时间,保证好睡眠;五是注意饮食卫生,以最好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去迎接高考。

      为搞好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备考的最后工作,胡博老师帮助大家归纳总结,以便让考生这七天复习事半功倍高考政治必须体现国家意志,通过“一点四面”,落实“一体四层四翼”,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试题会围绕转型升级、调整结构、解决民生、加强党建、依法行政、注重生态、呵护传统、维护和平、促进发展选材,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角度,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基本上是以热点(当年热点或长效热点)材料设置新情境考察考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人们的重大关切因而很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归纳已学习过的内容。

      基于平时学习,本文认为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可能会涉及到十大热点问题,分别从热点概述、命题选材、设问角度、答题要点方面呈现给考生。本文适用于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及自主命题省市高考备考考生所用。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热点概述】

20151110,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以来,我们以“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业供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我们的经济导向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充分表明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经受了实践检验,符合实际、富有远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122日下午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理解与记忆(通过近年的努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命题选材】

1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反映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构成。

                  2015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情况


注:1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

  材料二 201611月,我国大、中型企业 PMI 53.4% 50.1% ,分别比上月上升 0.9 0.2 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 PMI 47.4% ,低于上月0.9 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材料三 20161214—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Z省事我国实体经济大省,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省纪委组成巡视组,重点督查职能部门向企业索、拿、卡、要的违规行为;省人大组织调研,集中民意,出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精神和本省实际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取消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不利于市场发展的行政审批,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大力做好融资帮扶;政府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行为,营造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法制部门积极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组织实业家和员工学法,形成全社会懂法、守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新风尚。多方合力下,Z省安心实业的风气越来越浓。

材料四  某市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上呈交了《关于搭乘电子商务快车,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提案》,经该市人大充分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设问角度】

1)解读、概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8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Z省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是怎样贯彻依法治国的?(12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该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在助推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答题要点】

1)经济信息:2015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总体平稳、不同月份略有升降;(2分)201611PMI指数略有增长,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缓慢;(2分)PMI指数构成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中型企业发展情况好于小微企业。(2分)

①大、中型企业 PMI高于临界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反映通过一年多来供给侧改革,实体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向好,我国应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2分)②小型企业 PMI低于临界点,说明小型企业发展仍然面临困难,应通过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举措,帮助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2分)③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反映劳动力供给不足,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完善社会保障等举措促进企业劳动力的供给;(2分)④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反映实体经济发展仍不活跃,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2分)(若学生从创新驱动、减税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Z省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贯彻了依法治国原则,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3分)②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纪委督查加持了依法执政;人大调研、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做到有法可依;(3分)③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取消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等措施做到了依法行政;(3分)④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行为,公正司法,营造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3分)⑤法制部门积极落实普法,提高了全社会法制意识,奠定了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3分)(以上五点,答满四点即可,满分12分)

3①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审议权和表决权,向人大提交提案,参与审议与表决,为助推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4分)②人大行使决定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表决通过议案,由相应行政机关承办,为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4分)③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对议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促使相关决策落到实处。(4分)

 

【命题选材】

22017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向社会发布,提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材料一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工收入增长慢,财力紧张,对农村投入增幅明显回落。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迫切要求。

 材料二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某省政府推出系列新举措、新要求:减少和下放涉农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的综合执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活动,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推动农业科技专家与经营主体信息互联互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等。

材料三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015年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并开展执法检查。在2017年的两会上,食品安全仍然是人大代表讨论的热点话题。从农产品安全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非法添加剂,从执法部门严查严惩到推动社会共治,从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到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代表们谈现状、摆问题、提对策,对于食品安全这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开展了深入讨论。

【设问角度】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有效解决材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4)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新要求的依据。(12)

3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及人大代表应如何为食品安全提供支持。(12)

4)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12分)

【答题要点】

1)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力度。(2分)②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3分)③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绿色生产。(3分)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增强产品竞争力。(3分)⑤深化农村分配机制等综合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增加农民收入。(3分)

2)①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行政。该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意见要求,放管结合,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4分)②政府具有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等重要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是政府的职责。(4分)③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求真务实,保障农民利益。(4分)

3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食品安全法》,为食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3分)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并开展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障了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3分)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应行使提案权,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议案并上交人代会,为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建言献策。(3分)④人大代表应行使质询权,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没有监管好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推动政府等机关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观点可酌情给分)

4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分)②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4分)③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

 

【命题选材】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有效去产能”放在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首位。

材料一   产能严重过剩且久治不愈,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有些地方政府考虑当地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等因素,采取低于市场价供地、违规给予财政补贴、降低环保要求等手段招商引资;有些地方政府顾虑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会带来社会不稳定,对那些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持续“输血”,避免破产清算。

材料二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近年来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20169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AB两家钢铁集团联合重组,成立C钢铁集团。C集团未来三年将去粗钢产能1600万吨,重点发展应用于汽车、家电、航天航空等行业的高端钢铁产品。同时,整合两家的非钢铁产业资源,发展与钢铁相关的电商、物流、数据、信息技术、产业链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整合两家的全球营销网络,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材料三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品牌100强”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数量仍屈指可数。中国与制造业强国的差距在于质量。我国生产的主要是中低端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导致我国出现居民消费外溢、中高端消费转移现象,引发了产品市场的“怪圈”,即企业供给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形成了“产品质量不高→低质低价形象→中高端需求转移→提升质量的动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的非良性循环。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完成“扎实有效去产能”的任务。(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两大集团重组对促进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10分)两大集团重组会导致大批职工工作调整,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影响重组的效果,你认为企业及职工应如何面对这一调整?(4分)

3)结合材料三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并从企业供给的角度谈谈应怎样解决我国产品市场的“怪圈”。(14分)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在建设质量强国中的作用。(12分)

【答题要点】

1)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府要服从大局,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3分)②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处理与市场关系,依法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发挥市场在去产能中的决定性作用;(3分)③积极行使管理与服务职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好企业破产和职工失业的服务工作;(3分)④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去产能服务的能力和水平。(3分)

2)①两大集团通过联合重组,去粗钢产能,重点发展高端产品,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分)②整合两大集团的资源,发展钢铁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助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3分)③整合全球营销网络,有利于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分)

企业应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分)职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胆创业,多种方式就业。(2分)

3)(14分)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经济效益。(2分)②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成为内需增长的新动力。(2分)③有利于形成出口贸易竞争的新优势,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分)④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分)

      措施:①面向市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要。(2分)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2分)③增强质量和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2分)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4)(12分)①政府积极转变职能,(1分)创新管理方式,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质量发展创造力。(2分)②政府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1分)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2分)③政府积极履行文化建设职能,(1分)着力提高劳动者质量技能。(2分)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1分)综合运用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等手段,保证质量安全。(2分)

 

【命题选材】

4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材料一

1982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第一个关于农村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1986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开。

2002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2011

十一届全国人大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运行情况的执法检查。

201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各地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依法推行“三权分置”。

材料二: 2016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求: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落实“三权分置”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自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落实“三权分置”的理由。(14分)

【答题要点】

1)①中国共产党在三权分置改革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3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党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农村改革进行了全面政策部署,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4分)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应正确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土地承包法》,(3分)开展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促进相关法律贯彻落实。(2分)

2)①“三权分置”要求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3分)②推行“三权分置”, 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财产权,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3分)③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3分)④“三权分置”有助于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村生产力。(3分)⑤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2分)(如答出集体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4分)

 

【命题选材】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出行健康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共享单车短期内迅速崛起,为共享经济点燃了新火种 共享单车给我们城市带来很多好处,比如缓解交通压力,比如出行便利、高效,价格低廉,确确实实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是马路、小区乱停乱放,肆意破坏的车辆堆积成山……随着数量激增,共享单车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

材料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ofo的小黄车、摩拜的小橙车、优拜的小绿车……一场激烈的彩虹大战已悄然打响。共享单丰在公共自行车基础上,通过提升硬件配置,采用B2C运营模式,短时间内大批量投放单车,迅速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运营效率。

从校园兴起的ofo共享单车,在自行车上加装密码锁,通过App实现任意地点租赁归还。2017222日,ofo正式宣布与中国电信、华为NB - loT合作共同研发物联网共享单车。

摩拜单丰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车型,凭借防爆轮胎、轴传动等高科技配置,借助实时定位、扫码开锁、智能计费、在线支付等信息化手段,获得消费者认可。2017223日,摩拜单车宣布与微信合作,通过微信扫一扫即可解锁租车。

未来,在大浪淘沙中留下的必定是与时俱进,积极为用户而变的参与者。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共享经济风口下,共享单车发展之路给企业经营发展的借鉴价值。(14分)

【命题选材】

材料二  共享单车在厦门投放以来,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问题。某中学高一年同学针对共享单车运营存在的问题开展社会调查,结果整理如下:①公共管理有待加强。规划的专门停车区域和专用自行车道无法满足需求。监管不到位,乱停乱放、违规抢道等现象较突显。②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尚无专门的法规条例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保障各方合法权益。③市民素质有待提升。恶意拆卸破坏、额外加锁、毁损识别码等现象时有发生。

北京市交通委正在加紧制定共享单车规范发展指导意见;上海市交通委约谈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要求暂停在中心城区投放共享单车;成都市交通委发布《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武汉市交通管理部门主动与共享单车合作,规划共享单车停车点,并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共享单车专用道路。

【设问角度】

2)有人提出,共享单车的弊端,是市场自身的弱点的反映,因此我们有必要限制市场的作用,让强有力的政府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解决共享单车的问题。请你运用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分析此观点。(12分)

     3)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各地交通部门在规范共享单车方面应该怎么样做到科学民主决策。(12分)

(4)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通过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推动共享单车健康发展。(12)

5)对共享单车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6)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共享文明对社会和市民的作用。(12分)

    7)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所在城市的共享单车的规范发展设计两条宣传标语。(4分)

【答题要点】

(1)①企业应顺应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如采用B2C运营模式、与优势企业合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4分)②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开发高科技产品,在质量、品牌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4分)③企业应面向市场,立足用户需求,不断调整产品,提升服务,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4分)④企业经营者应提升自身素质,有敏锐的眼光,能够正确判断形势,赢得发展机遇。(2)

2)①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产物,它满足了人们的某些出行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共享单车发展。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等弊端,单纯的市场调节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因此,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引导市场的发展是有必要的。③政府干预和发挥市场作用并不矛盾,约束市场主体,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诚实守信的市场风尚,培育发展有序的市场,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④共享单车的建设不是仅仅依靠政府就能够完成,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共同建设。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不能因为市场的消极作用就否定市场的作用,也不能夸大政府在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中的作用。(每点 3 分)

3)①交通部门应该深入调査,召开多次听证会和咨询会,不断完善决策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②交通部要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墙強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③交通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决策,做到依法决策,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每点4分)

4)①公民应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主动参与民主决策,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出谋划策,优化共享单车的管理(3分);通过合法渠道监督政府履职情况,督促政府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3分);主动联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将问题归结整理,形成意见建议,促成相关法规条例的出台(2分)。②公民应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文明使用的示范者;通过合法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助推共享单车健康发展。(4分)

5)赞成:(1分)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具有优越性。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模式创新,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交通方式,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方式特别见效,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3分)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共享单车作为新事物也存在弱点和缺陷,但我们要对它的发展充满信心。(3分)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共享单车的发展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应该肯定和支持,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规范和改进。(3分)

反对:(1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现在市民百姓文明素质不高,社会文明水平较低,还缺少共享文明,所以不适合共享单车。(3分)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加以解决,会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危害经营共享单车的公司企业发展及市民的生活。(3分)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有反作用,部分市民缺失“共享文明”,必然会带来共享经济的损失,也将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阻碍。(3分)

6)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就是一种共享文明,共享文明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3分)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共享文明可以展示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升我国综合国力。(3分)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享文明将深人人心、提高市民素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3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共享文明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意义重大。(3分)

7)示例:人人参与,城市将更加美丽。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每条2分)

 

 

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经济长江带

【热点概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以宽阔的全球视野和卓越的战略远见,相继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不仅为调速换挡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澎湃动能,也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机遇”和“中国方案”。有专家指出,“三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应各有侧重。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应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重点推进经贸合作,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京津冀地区由于重工业较多、结构性污染突出等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169月国家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四川,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是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对于这一区域的产业优化升级、粮食稳产高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命题选材】

1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2013917,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是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的生动体现。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别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位的挑战。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别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位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中国努力倡导并带头实践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国际治理贡献了更多和谐共生的动力。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大综商品价格震荡、贸易投资低迷的表象之下,增长模式、动力来源、治理结构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来自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国家与弱势群体的呼声值得重视。与此同时,地区热点不断,地缘政治因素凸显,气候变化、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突出,更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性和不确定性。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经济全球化“中国方案”的重要典范,对于破解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境,塑造更健康的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新秩序、新格局。

【设问角度】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12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12分)

(3)联系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西亚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12)

4)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加以说明。(10分)

5)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12分)

6)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方案”如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4分)

【答题要点】

1)①有利于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3分)②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3分);③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发展。(3分)

(2)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共同利益。(3分)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3分)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加快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3分)

3)①经济决定文化,经济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为中西亚文化交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讲中西亚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既可以通过中西亚对外贸易将商品、技术、服务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每点6)

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表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民心相通”,需要“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5分)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融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5分)

5)①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沿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4分)②积极主动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4分)③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宣传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和丝路建设理念,打破海外媒体对我国的中伤。(4分)

6①“中国方案”表明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或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②“中国方案”符合发展的主题,(1分)有利于破解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境,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2分)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各国互利共赢、推进世界经济发展(2分)。③“中国方案”倡导并实践合作共赢、共商共享共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符合和平的主题,(1分)有利于各国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2分),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2分)。(如果考生回答下列观点可分别给2分。如:“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进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命题选材】

2材料一  事实上,京津冀一体化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理念,但直到2014年,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才真正起步.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要求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8月,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该小组组长。在党和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京津冀一体化加速。20174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市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足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二  根据中央的要求,雄安新区的建设需要从时代的背景、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去分析,要开创国家级新区和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一新区的建设,将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提高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材料三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时期遗址、宋辽古战道等丰富地下遗迹,地上建筑如安新县的陈调元庄园、明塔,雄县清真寺、容城县明月祥寺等文物建筑皆特色鲜明,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抗日战争时期,三县同属中共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组建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中根据地曾是八路军最巩固的根据地,《小兵张嘎》《平原枪声》等电影反映的就是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故事。三县各级文保单位里有不少烈士陵园、烈士塔,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

材料四:京津冀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资源环境空间管理措施,出现了城镇建设挤占生态空间、工业园区发展成片、污染排放监管不严等现象,引发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不断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环境问题正倒逼三地进入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区域治理阶段.环境保护一体化对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的理论依据?(12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雄安新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谋篇布局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雄安新区建设应如何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12分)

4)结合材料四,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京津冀发展如何用环境保护一体化破解资源环境问题?(14分)

5)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原因,并就解决京津冀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6)中央要求把雄安新区打造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请你从新发展理念角度,为雄安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要求角度不同,每条2分,共4分)

【答题要点】

1)①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体现和要求;(3分)②执政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就要不断完善执政方式,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3分)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责任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3分)④政府要有效履行职能,加强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这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雄安新区建设围绕这个核心谋篇布局,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雄安新区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4分)这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需要。新区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分)

      (3)把新区建设与保护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挖掘传统和历史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雄安新区的文化品位;(4)突出当地特色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不断推陈出新,丰富雄安新区的文化内涵;(4分)弘扬历史文化资源蕴涵的民族精神,发展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打造雄安新区优秀文化品牌。(4分)

4)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产业格局;(4分)②根据三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借助一体化的行政力量,强化资源空间管理的措施,统筹规划京津冀区域水源保护和环境治理;(3分)③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采取合理补偿为了维护生态安全而在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牺牲的地区等手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3分)④三地协调联动,加大依法制裁环境方面的违法行为,实施资源环境的区域治理。(4分)(从宏观调控的手段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5)原因:①经济发展方式落后,能源消耗量高,企业发展还没有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及创新驱动上来。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特点,一些企业为了局部或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整体与长远利益。

建议:①消费者要树立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企业要调节生产要素投入,改用环保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③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支持企业改进技术,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

6)答案示例:①发展高端高新产业;②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③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④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⑤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每条2分,任答两条得满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只要围绕新发展理念,从不同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命题选材】

32017223日,习近平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2017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再此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北京市人口已经达到2100多万,接近20202300万的人口调控目标,由此带来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层次原因是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12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强化创新驱动和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个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问角度】

1)设立雄安新区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一战略的出台表明我国执政党、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12分)

2)设立雄安新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思路、深入推进,最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10分)

【答题要点】

1)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人大、政府,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党的意志要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

2)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充满信心地勇敢面对挫折和挑战。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脚踏实地,深入推进,最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命题选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长江经济带首尾两大金融中心(江北嘴、陆家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长江沿线九省二市占我国GDP半壁江山,是内需增长的最佳着力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二是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二  为了更好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某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1月省人大通过了《某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该条例经过20多次较大修改、4次审议,有20万公众发表意见、60多位专家参与研究论证。20166月至9月,省人大常委会就《水污染防治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结合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听取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列入2016年度重大事项工作计划,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草案建议稿,2017121日,某省人大审议通过了该决定。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为什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4)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省人大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

     【答题要点】

1)①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3分)②能够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2分)挖掘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扩大内需,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2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2分) ③能够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2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2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2分) ④能够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3分)

2)①依法行使立法权。(2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制定并通过了相关《条例》和《决定》。(1分) ②依法行使监督权。(2分)加强执法检查和听取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督促相关政府部门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1分) ③依法行使决定权。(2分)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问题列入某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审议通过了相关《决定》。(1分)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2分)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审议的基础上,通过了相关《条例》和《决定》。(1分)

 

 

三、精准扶贫

【热点概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命题选材】

1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消除贫困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

     材料二  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国政府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坚持分类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怎样才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10分)

【答题要点】

1)①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夯实扶贫的物质基础。②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③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发展教育事业,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实现脱贫任务。④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扶贫问题。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贫困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回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可给一定的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有较多的贫困人口这一社会存在决定了我国十分重视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党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党和政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选择的体现。

 

【命题选材】

2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5.4500,2014年,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挥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探索旅游+民俗文化的特色产业发展机制,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变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该县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引导部分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化农业公司,每亩地每年可以获得800元流转金,土地租金每3年递增50元。农民还可以到公司上班,每天获得80元劳务收入。2015年创新互联网+”扶贫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特色产业上网触电2015年底该贫困县成功摘帽。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到2020年通过多项举措解决5 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社保政策兜底脱贫2 000多万人口。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精准扶贫措施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各级党委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10

【答题要点】

1)①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规划了产业布局。②发展特色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③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④创新扶贫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利益,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依法治国

【热点概述】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命题选材】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0月29,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三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蓝图;国务院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指导下,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20163月,国务院向全国两会提交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作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和政府职责的重要依据,正式对外发布。

     材料二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供给侧改革在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处在一个突出位置上,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行稳致远、健康活力发挥作用。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我国某纺织新材料企业,投入科研资金一亿多元,面向全球招聘120多位行业专家组成专门设计与开发团队,潜心研究纺织新材料,获得国内外专利50多项。该企业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了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运动鞋类品牌(阿迪达斯、NB、耐克)认证的面料供应商。目前,该企业的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之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签约订单排到了2020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材料三 加强产权保护,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在事关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体现法治理念。加快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将平等保护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 完善政府信践诺机制,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兑现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进一步细化涉嫌违法的企业和人员财产处置规则,依法慎重决定是否采取相关强制措施;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设问角度】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是怎样体现依法治国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发挥自主创新在推进该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我国在产权保护中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12分)

【答题要点】

1)①在党的会议上通过《建议》,再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体现了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国务院在《建议》的指导下,征求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体现了国务院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法定程序履行了政府职能,坚持依法决策。③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依法行使决定权,赋予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以法律效力,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④ 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每点3分,共12分)

2)①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②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扩大产品市场销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③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④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每点4分,共12分)

3)①科学立法,完善保护产权的法律体系,使产权保护有法可依。②严格执法,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守信践诺机制,严格兑现政策承诺,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③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起案件办理中感受社会公平和正义。④全民守法,使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保护产权的法治环境。(每点3分,共12分)

 

【命题选材】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治日益成为全球文明社会的价值选择,我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不少法治文化元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强调在吸收运用法治这一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走对路。法治文化建设,各方在行动。教育部规定,从2016年起,初中和小学政治课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高中新课标也把“政治与法治”设为必修课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继续不断打造精品;消费者协会每年315举办消费者保护法宣传活动;各地普法机构积极组织“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打造“线上+线下”普法新常态,将法治元素融入每个角落

材料二:20161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2017315,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101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不仅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而且意味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保障公民和社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这些规定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动,而是意味着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思维中走了出来,更加尊重公民个体的意志和意愿,更加尊重社会和市场的自治能力。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就应当是这样的,只有让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社会的归社会,国家治理才能有条不紊。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水平?(10分)

2)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建设法治中国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草案修订和民法典编纂、通过的政治学依据。(12分)

4)每年12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2016年宪法日的主题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4分)

【答题要点】

1)①把握法治文化建设规律,在法治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2分)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法治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分) ③注重法治文化融合,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要借鉴外来先进法治文化(2分)④重视教育对人的法治文化的教化作用,发挥大众传媒对法治文化的传播作用。(2分)⑤举办各种贴近群众生活的法治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法治文化素养。(2分)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法治和德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3 分)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法治和德治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法治治身、治标,德治治心、治本。(3分)③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在国家治理中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保障。法治与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分)④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3分) 

3)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其常设机关,行使其部分职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听取各方面意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领导立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对立法作出强调,是因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12分)

4)示例一:①弘扬法治,我有责任。②依法治国,你我同行。③法治建设,贵在行动。④法治中国,群策群力。

示例二: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②贯彻十八大精神,传播法治理念。③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④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⑤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命题选材】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增强法治道德底蕴。

      201410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编纂民法典。20166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民法典编纂工作和民法总则草案的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为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分别3次向社会公众和2次向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2017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努力形成中华儿女互有责任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美德善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民法典编纂和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原理,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12分)

4)结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法总则的编纂与实施过程的作用。(10分)

5)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10分)

6)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民法总则》是民事的权利宣言,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请你为在校园宣传《民法总则》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7)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以文化化人,以人育人,发挥德育的作用,这离不开宣传和教育。请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围绕主题,郎朗上口,对仗工整)。(4分)

【答题要点】

1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建议;党支持和保证人民、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民法典的编纂和民法总则的制定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党坚持依法执政和依宪治国,支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做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在滋养民族法治精神、弘扬文化的支撑作用,把握了二者对立统一关系;(4分)②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法规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4分)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4分)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分)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发展而发展,(2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用来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民事关系的发展的客观要求。(2分)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必将推动我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2分)

(本题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的思路设计答案。由于设置的问题中对原理有明确要求,因此原理共6分,每一点2分,以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4(2)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分)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会引领民法总则的编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3分)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2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会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民事行为,促使民法总则更好地发挥调整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公序良俗的作用。(3分)

(本题设问点明了文化的作用原理,因此答案设置按照文化影响政治、文化影响人两个方面关系去处理。每个要点原理2分,解释3分。答案未必求全,教师认为考生是朝着这两个方向去处理关系,就可以给分。)

5)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2分)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法治文化方面的支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2分)③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3分)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3分)

6)①邀请法律工作者进校宣传《民法总则》意义与内容。②召开班会,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③编成课本剧,通过生动的演出让同学们了解《民法总则》。(每条2分;建议要满足校园宣传与民法总则的要求。)

7)履行法定义务,形成良好风尚;汲取传统精华,涵养法治文化;崇尚社会法治,践行核心价值;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其它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五、特色城乡打造

【热点概述】

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

六大任务: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第三,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第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第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命题选材】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小镇建设可圈可点,一批文化小镇、旅游小镇、科技小镇、工业小镇、商业小镇、金融小镇等纷纷涌现、蓬勃发展。2016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将特色小镇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诗中的朔州曾是一个荒漠遍野的蛮凉之地,这也是之前很多人对西北边塞的初见。如今的朔州正在默默耕耘,在政策的春风下全力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塞上绿洲右玉县位于朔州市最北端,多年来,莜面、荞面、豆面、玉米面、黄米面等大量输出,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粗粮饮食文化,吸引了周边不少省市的游客来当地品尝。与此同时,右玉县牛羊成群,还彤成了大规模的畜牧业、屠宰业和肉食加工业,在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完成了养殖——屠宰——加工——输出的闭合产业链,成功打响了以玉羊为名的首个品牌。

      近年来,右玉县政府着力打造宜居小镇,大力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举办西口风情生态旅游文化节为契机,打造边塞风情、生态体验、消夏避暑等特色品牌。据了解,近年来,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国内高校艺术院系师生常住右玉,进行艺术品创作,形成了国内艺术品界独有的右玉现象。为此,右玉县正式推出了中圆油画写生季,并在右卫古镇建设艺术粮仓,推动文化旅游产品从单纯观光、休闲、度假向艺术品创造转变。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说明右玉县在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10)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右玉县为什么重视打造小镇文化特色。 (12)

3)借鉴右玉县经验,请你就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两条建议。(4分)

【答题要点】

(1)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2分)作为边塞小县,右玉县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粗粮饮食、畜牧加工和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分)在此基础上,该县着力打造独特的粗粮饮食文化,打响玉羊品牌,打造了边塞风情、生态体验、消夏避暑等特色旅游品牌,形成充满生机的寨上绿洲。(4分)

(2)重视打造文化特色能够提升小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高的需求。(3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以生态旅游文化节为契机,打造边塞风情、生态体验、消夏避暑等特色旅游品牌,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3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重视打造文化特色能够提高小镇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3分)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打造特色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3)做到从实际出发,凸显特色。(2分)坚持市场化理念,政府科学引导。(2分)

 

【命题选材】

2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2017年楼市发展新动向。

    材料一:2016年全国多地房价出现非理性上涨,部分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一度迅猛上涨。有专家指出,房价出现非理性上涨与巨额资金涌入楼市直接相关,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宽松有直接关系。部分房地产商捂盘惜售,待价而沽,部分购房者投机炒房,推升房价。楼市存在一哄而上的资产泡沫风险,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不利。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失灵问题。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就会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质量。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炒房行为将严格受限。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合理性。

【命题选材】

材料二:为了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建设,保证住有所居。坚决打击捂盘惜售、投机炒房行为。

【设问角度】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如何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

【答题要点】

1)①房子是用来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住房属于居民最基本的耐用消费品,功能是居住,基本属性不是投资品,不是用于投资和投机赚钱的工具。②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因为市场调节有其弊端和缺陷。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导致房地产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捂盘惜售,部分购房者趁机投机炒房,共推房价非理性上涨;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导致购房者一哄而购、多购,助推房价飙升;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导致房地产市场风险剧增。③如果任凭房子炒来炒去,其后果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中央做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是合理的。

2)①要深化房地产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②建立公平、公正的房地产市场秩序,用市场规则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打击捂盘惜售,投资炒房,牟取暴利的行为。③政府要履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的职责。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命题选材】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

     材料一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直贯穿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到二、三产业就业,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为顺应农村改革新形势,201611月,中央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强调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材料二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2020 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要实现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为此,某地人大开展了专题调研,发现不少地区在推进户籍改革过程中,同步开展撤县设区、撤乡镇设街道,并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设。但是仍有不少农业转移人口因为担心农村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变化,以及进城后“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不太愿意退出承包地而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出成为了各地的难点。

 【设问角度】

1)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实行“三权分置”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发挥作用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12分)

【答题要点】

1)“三权分置”改革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分)有利于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2分)落实集体所有权和稳定农户承包权,强化了对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物权保护,(2分)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2分)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土地流转,(2分)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释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为城镇化提供持续发展动力;(2分)有利于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为农业转移人口的非农化、市民化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2分)

2)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制定、修改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户籍管理等相关法律,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供法律保障;(3分)行使监督权,通过开展相关法律执法检查等,督促政府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3分)

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和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法规政策;(2分)科学民主决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激励机制;(2分)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2分)

 

【命题选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镇通过运用“互联网+”,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材料一:该镇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使其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运用互联网进行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农位耕种等精细化作业成为现实,甚至连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都能被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运用“互联网+”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

      材料二:该镇地处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突出。镇政府利用互联网打造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使基层社会治理实现“走村入户全到位,治理服务全覆盖”;以“一网办”等服务方式,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便于政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为政府完善决策、推进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促成许多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推行规范村级管理“互联网+”,通过村互联网管理平台,推进村务公开和村级资产透明等。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互联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该镇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12)

【答题要点】

(1)①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促使农民面向市场生产,促进农民增收。(3)②有利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③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3)④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农业持续发展。(3)⑤有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2)(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如“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拉动,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给3分)

    2)①打造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利用网络掌握社情民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③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拓宽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④通过村互联网管理平台,推动基层群众自治,促进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每点3分,共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六、中华传统文化

【热点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民风民俗、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传说神话、传统音乐、中国对联等等。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命题选材】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风是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文明风范和道德品格。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材料一:《钱氏家训》中的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勤俭为本,自必丰享,忠厚传家,乃能长久”“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等治家格言所承栽的家风家教至今令后人景仰。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钱氏家族人才辈出。如五代时钱开创吴越国,经过三世五王打造了苏杭天堂;宋代的钱选、明代的钱德宏、清代的钱谦益等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家;近现代,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淼、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中国原子能事业开创者钱三强、历史学家钱穆、文学大家钱钟书、思想家钱玄同等,都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育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所在。(12分)

(2)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对上述观点加以诠释。(10分)

(3)请从家庭生活角度,提出两条关于如何培育优良家风的建议。(4分)

【答题要点】

(1)优良的家风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养料。(3分)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有利于养成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个人美德和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3分)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3分)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有利于形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社会公德,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3分)

(2)10分)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会影响整体。(2分)国家和社会文明是由一个个家庭文明组成的,离开家庭文明,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2分)文明家庭中的成员大多有较高的个人修养,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以良好家风筑牢社会风气的基础,促进社会文明和谐;(3分)能正确认识家与国的关系,增强爱国意识,立志成为栋梁之才,在追求家庭幸福的过程中建设好社会和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3分)

(3)4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符合家庭状况的优良家风;父母言传身教,做好践行家风的表率;家庭成员自觉遵守家风并落实到行动上。(如果学生结合家庭实际谈具体做法,只要有利于培育优良家风,可酌情给2-3分)

 

【命题选材】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12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

“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大量使用。备受推崇的《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作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法,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对不少人而言,家风甚至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人据此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2016 年开展的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寻找最美家庭,发现身边感人的家庭故事,传播了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使最美家庭的家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蝴蝶效应。

【设问角度】

1)“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的合理性。(12分)

3)运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最美家庭的家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大的蝴蝶效应”。(10分)

     4)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发了人们对好家风标准的广泛讨论。请你拟定两条评判好家风的标准。(4分)

5)某班举行“好家庭故事,弘扬优良家风”的主题班会。请你以“传承创新践行”为关键词拟写一份发言提纲。(两条,每条20字以内)(4分)

【答题要点】

1)示例一。认同。(1分)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认识活动。(4分)不同的家风,对人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优良的家风,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不良的家风,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4分)当前大力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四有”公民。(3分)

示例二。不认同。(1分)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认识活动。(4分)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还受国家文化建设、学校教育、大众传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和主动接受多种文化熏陶的过程。(3分)

2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拥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和每个家庭相比,国家处于整体地位,拥有个别家庭根本不具备的功能。(4分)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国家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每个家庭,因此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国家利益。(4分)③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具有大局观念的表现。(4分)

3)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4分)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根基,(2分)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塑造典型人物,可以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增强优良家风在全社会的感召力;(2分)可以推进传统家风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具体载体。(2分)

4(4) 答案示例——

标准一:既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反映时代要求。(2分)

标准二:坚持家庭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统一。(2分)

5)答案示例: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良好的家风应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从其他角度,符合主题,亦可给烦恼,最高不超过4分)

 

【命题选材】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戏曲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审美风范。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戏曲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强调中华戏曲的发展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开创中华戏曲事业新局面。为落实党中央精神,2015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确立了由政府扶持戏曲事业的方针,把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升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强调政府对当地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负有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应该从项目设立、政策落实和经费支撑上对所在地戏曲院团予以切实有力的扶植与支持。

      材料二 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创新,一直存在回归本体(技艺、剧目、演出样式、艺术流派)与精神传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博弈与争论。

      有学者认为:中国戏曲一直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流变和发展,宋元杂居之后昆曲的兴盛,昆曲之后地方戏的兴起,随后京剧的诞生,无不贯穿着适者生存、革故鼎新、变革发展这条主线,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精神,中国戏曲才得以不断发展。同时,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主线。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精神,中国戏曲才得以不断发展。同时,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超越前人的艺术巨匠。因此,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戏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和保障,请你就政府如何实现政策与资金的准确落地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2)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传承传统戏曲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3)请你就如何实现传统戏曲回归本体精神传承的统一提出两条具体的建议。(4分)

【答题要点】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重视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是尊重和维护人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政府的职责要求。(4分)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戏曲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分)政府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积极落实戏曲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责任。(2分)政府要科学、民主与依法决策,积极完善实现戏曲政策与资金 准确落地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2分)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做好政策资金落地和督查工作,强化责任意识。(2分)(从政府工作作风和方法的角度答题可酌情给分)

2)示例一:赞成。

     理由: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失去了创新能力的传统戏曲,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在创新中,传统戏曲才能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和历久弥新。(5分)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戏曲精神的传承是对技艺的传承最好传承,是真正的回归本体,否者就会陷入文化的守旧主义。(5分)

     示例二:反对。

     理由: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漠视对传统戏曲技艺的传承,就会失去精神的传承的根基,其实质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从而迷失传统戏曲创新的正确方向。(5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过分强调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会损害传统戏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色,违背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原则。(5分)

3)采用传统的技艺和演出样式传唱当代的新人新事;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融入到现代音乐中。(每个要点2分,共4分)

 

【命题选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丁酉新春,央视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然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也不容忽视。如今,饱读诗书的人少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而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2017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何以能唤醒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当前传统文化遭遇的尴尬。(12分)

【答题要点】

1)传统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引发了共鸣;(4分)传统诗词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人们的情操;(3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形式的创新激发了人们学习诗词的热情,有利于人们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3分)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价值观念、知识构成、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会不同。(4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面对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会对人的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就会妨碍人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4分)我们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并不断推陈出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4分)

(3)某校准备举行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辩论赛,请你拟出两个辩题。要求每个辩题都要包含正反双方观点,每个辩题不超过40个字。(4分)

①正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传统文化是包袱。

②正方: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方:传统文化制约着人的发展。

③正方: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不断增强;反方: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日渐式微。

 

【命题选材】

5G20,历史记住杭州时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梦如幻的璀璨华灯之下,山水与歌舞合壁,传统与现代相融,东方与西方教会。201694日晚,西湖上的一场文艺晚会惊艳了世界。以天为幕,以湖为台,以桥为景,《最忆是杭州》的艺术超越语言与国界,展现出中国文化魅力,让世界倾心;全息技术将虚拟影像与现实完美结合,映射出当代中国的创新与活力;《最忆是杭州》,展现出中国盛世图景和大国风范,激发起国人的民族自信。海外游子的思乡情,也在充满中国韵味的演出中被悄悄拔动。《最忆的是杭州》,搭建起联动和包容的桥梁。

《最忆是杭州》作为国内首个在户外水上舞台举办的大型室外实景交响音乐会,秉承服务于“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G20杭州峰会主题,同时体现了“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要求。水上芭蕾舞表演《天鹅湖》,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将虚拟成像和真人表演完美结合,芭蕾舞演员就像真正的天鹅一样在湖面上舞动,优雅的舞者穿梭于银河激光般的古桥之下,令人赞叹不已。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最忆是杭州》得以走红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说明《最忆是杭州》创意设计中展现的哲学智慧。(10分)

3)习近平G20杭州峰会上发表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开幕致辞。他指出,“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 请你列举两条坚持“知行合一”的哲学依据。(6分)

【答题要点】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忆是杭州》我想抽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倾心;(或“展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最忆是杭州》的艺术超越语言与国界,惊艳的世界;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创新的艺术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的传播,增进彼此的文化认同。《最忆是杭州》搭建起联动和包装的桥梁;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最忆是杭州》唤起了海外游子的思乡情。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最忆是杭州》展现出中国盛世图景和大国风范,激发起国人的民族自信。

2)①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创意设计巧妙的将音乐、风景、文化和峰会主题结合起来,体现了“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要求;②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设计充分考虑杭州特色、西湖元素合峰会主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现中华文化魅力;③将整体和部分统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设计以西湖山水为背景,将各种元素巧妙的融入表演之中,产生了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

3)①世界是物质的。坚持知行合一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要求;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坚持知行合一,才能充分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坚持知行合一,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知”)的目的在于实践(“行”),并且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命题选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全民阅读”的要求已由过去的“倡导”发展为“大力推动”。2017年,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朗读者》节目正是“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的直接体现。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朗读的热潮,同时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

《朗读者》中的“朗读”重文字,“者”字重人。朗读嘉宾分享各自动人的真实情感,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让这股“清流”更加透彻、明亮。《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用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着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氛围安静、节奏舒缓,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需求;用文字表达情感,分享亲情、友情、爱情的宽度和厚度,用文化教育人,鼓舞人,绽放着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文化娱乐至上的观念,使一些节目千方百计地迎合(实质是误导)观众,使文化精神枯萎。《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每期以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朗读一段曾打动或激励自己的朴实文字,用朗读的方式重新唤起语言文字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

     《朗读者》是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优秀文化的渴望与邂逅;是改变这种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是运用精英文化对已经普遍娱乐化的电视大众文化的救赎,如一股清泉,唤醒了人们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

     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朗读者》节目为什么能做到“高而不冷”。(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源泉的知识,分析《朗读者》绽放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的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朗读者》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12分)

    4)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媒体人应该自觉承担弘扬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的依据。(12分)

(5)请写出你在阅读中印象深刻的两句箴言或诗句,并指出其中的哲学道理。(4分)

6目前娱乐类综艺节目不但充斥荧屏,且存在相互抄袭复制、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请就国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两条可行性建议。(4分)

【答题要点】

1)依托大众传媒朗读经典美文,传播中外优秀文化,给予和满足了观众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文化需求;(3分)创新节目内容和模式,让观众在共享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分)设立场外朗读亭,丰富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途径与方式,发展真正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增强了文化自觉与自信。(4分)(若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1-3分,但总得分不超过本题给定分值。)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了自己特有的文化。(4分)②《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的是真实人生故事;其氛围和节奏切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回归内心宁静的需求;《朗读者》用文字表达情感,同时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功能。(6分)

     3)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朗读者》的制作顺应了现代化对优秀文化的需求,有利于抵制文化娱乐和文化精神枯萎现象,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6分)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朗读者》制作人有寓意的主题和朴实的文字,用朗读的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对人得塑造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分)

4)优秀文化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人与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自觉承担弘扬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4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更多的优秀文化节目,国家媒体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下决心做成做精文化类节目,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分)人的价值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弘扬优秀文化,国家媒体人只有自觉承担这一职责和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分)

5)答案示例: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规律具有客观性。(2分)

     6)答案示例:加强节目版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完善娱乐节目管理规章,在内容、形式和数量上加以规范;严格控制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类型,鼓励和支持播出原创综艺节目;等等。(每条建议2分,共4分)

 

【命题选材】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1611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的理解。(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10分)

  (3)针对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事指导功能减弱的现状,请提出两条增强二十四节气指导功能的方法论建议。(4分)

【答题要点】

(1)12分)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申遗不仅对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3分)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申遗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3分)③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3分)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相匹配,挖掘“二十四节气”丰富文化资源,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3分)

     (2)10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4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推动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3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二十四节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为全国所采用,其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福人民。(3分)

     (3)4分)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二十四节气”进行批判继承。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坚持在实践中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创新。(只要言之有理,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七、科技和教育

【热点概述】

科技兴,民族兴,国家强。一年来,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主要体在:2016816日,中国发**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被起名为墨子,将在太空向地面发送不可破解的密码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并将对微观量子世界最离奇诡异的现象开展科学实验研究。中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一个广域量子通信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头羊。

2016915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将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进行关键技术验证。中国未来的空间站计划于2020年建成,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使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进入探索科学前沿、开发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社会的新阶段。

2016925,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

2017423,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正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教育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命题选材】

1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

 【设问角度】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许多国家为何将机器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部署。(10)

   (2)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10)

(3)某企业如果准备投资机器人项目, 在确定投资前应做哪些必要的调研工作?(10)

【答题要点】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机器人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且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机器人产业对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都想抓住和利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内容要点:

   正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理由: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防范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人类可以通过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促进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

   反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主要理由: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智能机器人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风险不可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行为,导致风险不可控。

(3)研究政府关于机器人产业的相关政策;机器人市场和产业现状调查以及发展前景分析;企业从事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条件分析。

 

【命题选材】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体经济覆盖一二三产业,尤其制造业更是由于占比高成为实体经济的主体。

材料一  2012201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6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4%;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5.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16年科技战线大事喜事多,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56.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中国制造业主要面临三个困境,分别是企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工业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和产能过剩持续影响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基本方针。实体产业如果能导入人工智能,将“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三者融合,形成以“机器自主者”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就能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上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业若干指标,从2016年,我国进一步放宽了企业享受“加计扣除” 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除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并允许企业追溯过去三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

材料三  今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多次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有病不能乱投医,得找准“病根”进行靶向治疗,治理雾霾,也需对症下药,监测并找准污染带。怎么测得准?如何找准污染带?北京市顺义区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断丰富经验和提高认识能力,并通过安装新型监测站,引入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实时监测,为监察人员提供了精准督查方向。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的逐步深化,有利于人们精准施策,诊治雾霾。

【设问角度】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依据材料二分析将人工智能导入实体产业对企业发展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科技战线大事喜事多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为什么要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12分)

4)结合材料,谈谈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2分)

【答题要点】

1)经济信息:20122016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增速却呈下降趋势。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快,但占比较低;六大高耗能行业仍占据较大比重。我国仍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意义:①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形成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③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016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说明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的义务,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国务院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履行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推动了科技转化率,调动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

3)①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对制造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3分)②国务院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宏观布局,科学规划。(3分)③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缩少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提高综合国力;(3分)④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3分)(如答到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分析合理的,给2分,但最高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4)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近年来,雾霾天气所带来的危害这一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4分);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安装新型监测站,引入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实时监测,促进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的发展(4分);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科研人员在实践中经验不断丰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也使得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逐步深化。(4分)

 

【命题选材】

320161月,习近平来到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强调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摆在第一位,一定要牢牢把创新抓在手里,把创新搞上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创立以来,始终坚守在产业发展第一线。到2015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全球业内专利申请量、产品首发覆盖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高性能超大尺寸产品市场占有率、毛利率五个“世界第一”。201611月,全球最高世代线——第10.5TFTLCD生产线封顶,预计2018年量产,届时京东方将在液晶显示领域跃居全球第一。

走创新之路是京东方取胜的法宝。京东方推动企业制度创新,让工者有其股,改革决策体制,构建健康高效的企业创新生态;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创新产品展览,设置创新贡献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面向社会开放创客中心,通过搭建平台,鼓励大众创新,培育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心态、文化和精神。当整个社会都认为创新部难时,创新的灵感和火花就会此起彼伏,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点子、新技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旦形成这样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将是无价之宝。京东方坚持创新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液晶显示产业格局,还持续推动了行业供侧提升,成为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样板企业。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创新对京东方发展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形成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10分)

3)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作为青年学生,就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两点做法。(4分)

【答题要点】

1)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突破成陈说,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②京东方集团通过创新,紧跟市场变化,改造和升级生产技术,推动了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获得了持续发展能力。③京东方集团通过创新,改善了企业组织制度,调动了员工积极性,释放了企业活力,构建了健康高效的企业创新新生态。④生产活动中的创新使京东方集团培育了创新文化,形成了创新氛围,提升了京东方集团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2)①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开展创新教育,不断提升人们的素质和创新能力。②立足于实践,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搭建创新平台,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克服落后的思想观念,开拓万众创新的途径与方法。③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热情。④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开放宽容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3)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动手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

 

【命题选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某市政府安装了一个人工智能中枢——城市数据大脑。该城市数据大脑可以连接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资源,建立城市“神经网络”,把控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全局,帮助城市“思考和决策”。20169月,该城市数据大脑首期“迎战”交通拥堵。数以百亿计的城市交通管理数据被集中输入城市大脑,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城市中构建算法模型,计算出更“聪明”的交通疏导方案,有效的缓解了该市的交通拥堵状态。目前,该城市数据大脑广泛运用于该市的交通运输、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电商零售、仓储物流、智能导购、客户服务等各个行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二  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380亿支…作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山西某集团组织精兵强将,围绕球座体材料国产化开展了一系列工艺技术研究攻关,经过5轮上百项试验,终于彻底摘掉了中国圆珠笔尖的.洋帽子",为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了“中国笔头",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并借助中高端产品替代进口的竞争优势扭亏为盈。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城市数据大脑的使用对该市政府履职行为的影响。(12分)

2)结合材料和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说明大数据是如何影响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动。(14分)

3)圆珠笔头中国造实现的突破,为“中国智造"给出了响亮的答案。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论证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关键在于自主创新。(14分)

【答题要点】

1)①政府履职行为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3分)(原理分要求;每点一分,共三分。)

②城市数据大脑提供的城市数据信息,为该市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了该市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3分)(本要点处理大数据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学生答案正确表述出这一关系即可。一般表述为:大数据提供了什么,促进或者有利于政府做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等等。三个决策未必需要表述完整。)

③能帮助政府为市民及时提供必要的管理与服务,协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3分)(本要点处理大数据与政府执行的关系,学生答案正确表述出这种关系即可。一般表述为:大数据提供了什么,促进或者有利于政府依法履职或者依法行政,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等等。)

④依据数据大脑提供的民意反馈,政府能有效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履职的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履职行为。(3分)(本要点处理大数据与政府接受监督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政府依据大数据监督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其二政府依据大数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从大数据怎样帮助政府履职、怎样促使政府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四个角度回答也是可以的,每个角度3分。)

(2)①影响消费:数据成为新的消费对象,它提供的信息将拓展人们的消费需求,(3分)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3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分)(本要点的原理依据是生产决定消费。考生必须答出大数据的生产提供了消费对象、拓展了消费需求、改变了消费方式、提高了消费水平,每个2分,最多6分。)

②影响生产:人们对数据消费的需求,能带动着与数据相关的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2分)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2分)提高劳动力的质量。(2分)(本要点的原理依据是消费影响生产。主要处理三个关系:其一、新消费热点与新的产业形成和发展;新的消费需求与生产调整和升级换代;消费对劳动力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学生言之有理也可得分,分值与其他要点相同。学生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最高得分6分。)

3)①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6分)②自主创新,能够为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8分)

 

【命题选材】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  云制造是借用云计算的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模式(如图11)。云制造平台汇集了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和制造商。作为消费者,你可以登录云平台发布你的需求,并自主选择生产设备、材质和工艺。系统会根据大数据分析,为订单选择最合适的工厂和设备。


     材料二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信息安全的环境更加复杂,互联网安全威胁  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客观环境,全社会要共同行动,加强对网  络安全能力的建设,构建起一个开放、合作的网络生态环境。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云制造对制造业发展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学角度,谈谈国家应如何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12分)

【答题要点】

(1)①将分散的制造资源集中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4分)②促进了T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4分)③发展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4分)

     (2)①建立网络安全领导体制,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发展战略。(3分)②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防范、打击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3分)③加大研发投入,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3分)④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3分)

 

【命题选材】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高铁的迅猛发展,给中国铁路运输带来巨大变化,改变了春运期间“买票难”的情况。高铁给其沿线地区带来的综合变化,更是潜在而巨大的。但随着市场的变化,航空业的进步,高铁尤其是路程长的高铁价格并不具有优势,全面看待高铁发展,理顺关系、健康发展是高铁发展的下一个关键。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高铁建设应切实贯彻这一“五大发展理念”,破解自身发展难题。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1611日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并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流分布等因素实行一定的折扣票价,即由铁路总公司自主制定一个高限的基准价格,然后根据各条线路的冷热情况,具体实行不同的折扣价格,消息一出,众多网友和各路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并分析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破解高铁发展难题,厚植高铁发展优势。(14分)

2)如果请你参加铁路总公司自主制定高限的基准价格听证会,你会怎样做,并谈谈各听证会参加者应如何做。(12分)

【答题要点】

1)现状:①我国高铁发展速度较快,质量较高,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水平,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2分)②但随着市场的变化,航空业的发展,高铁不具有价格优势等问题也给高铁发展带来压力,转变高铁发展方式势在必行。(2分)

做法: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面对同行业带来的压力,高铁发展应贯彻创新理念,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高铁建设要全面落实协调理念,注重整体布局,促进高铁现代化各方面协调发展。③高铁发展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高铁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绿色理念。④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速度的加快、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贸易的迅速发展,为高铁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高铁发展应乘势而上,贯彻开放理念。⑤高铁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应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这样才能健康发展,未来高铁发展应进一步贯彻共享理念。(8分,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

2)我应如何做:①积极行使公民的知情权,依照法定程序申请参加听证会。(2分)②出于公心,充分表达对铁路总公司制定高限的基准价格的想法。(2分)听证会参加者应如何做:①铁路相关部门应充分调研,考虑广大消费者的合理利益诉求,提出听证申请。(2分)②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既遵循市场规律,又充分反映民意,科学决策。(2分)③作为被邀请参加听证会的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对高铁高限基准价格的意见和要求,依法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2分)④作为被邀请参加听证会的政协委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行使参政议政职能,为实现高铁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出努力。(2分)

 

【命题选材】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9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如下图)


材料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他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置身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他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确保意识形态上的中国特色;它充分反映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树德立人”为根本要求,全面提升民族素质;他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倡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六大素养”与“全面发展的人”关系的认识。(10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说明中国学生如何发展核心素养?(12分)

3)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探究“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述是如何彰显“中国”元素的。(12分)

(4)结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图,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在高中阶段如何切实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12分)

(5)中学生既是核心素养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请你从六大素养中任意选择两个素养,各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切合主题,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4分)

【命题选材】

材料三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11而引用了“2012年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材料,现时是2016年已经召开了第十二届;现在,有的教材仍然采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法,现实是中共十八大已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设问角度】

6)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学生发展素养”中的一个侧面,提出一条以对教材的修改建议,并指出方法论的依据。(4分)

【答题要点】

(1)①“六大素养”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2)②整体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会影响部分。只有立足整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六大素养的培养才不会偏离主旨。(4分)③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功能。因此,应重视部分的作用。六大素养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只有形成六大素养,才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4分)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看到六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要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要重视每一项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推动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学生要在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基础上综合形成“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④发展具有普遍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生要摆正心态,对于目前自身欠缺的素质,学习去弥补;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学生要在平时从小事做起,积累和完善自身的核心素养,以实现全面发展的人。

3)①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②大力建设灵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核心素养发展的中国方向;③坚持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树德立人” 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④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4)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白觉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3分)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分)④认真学好各门功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3分)

(5)示例:①实践创新:用实践成就梦想,让创新点亮人生。(2分)②责任担当:肩负一份责任,共创美好校园。(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超出字数限制的每条扣1分。)

6)修改建议一:将原材料更换为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修改建议二:将教材中的表述更换为与党的文件表述一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答案只需一条即可给分,学生选用其他方法观点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命题选材】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抗日战争是以8年算,还是以14年算?一直以来,这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2011年,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时,《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49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可见,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话语转换,而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李宗远说,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张玉来说,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张玉来认为,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的依据。(12)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

3)若你班举行班会,就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进行讨论。请你就班会主题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两条即可,每条1020字)。 (4)

【答题要点】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4分)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4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发展真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是对抗战历史认识的进一步深化。(4分)(每点4分,共12分。另外,若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来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2)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4分)②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是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分)③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有利于对全体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精神支柱,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为实现中华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3分)

3)如: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因此题没有指明所用知识的范围,从四个模块的任一角度,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每条2分,共4分,答对两条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八、健康中国2030

【热点概述】

201681921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

 

【命题选材】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2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

    材料一 《纲要》提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纲要》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材料二 《纲要》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健全监督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社会监督。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并分析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和公民应该如何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12分)

【答题要点】

1)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3分)②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角度)(3分)

      做法:我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实质就是从生产和需求环节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分,如学生答出实质可给一分,本问总分不超8分)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分)我国应通过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健康需求为牵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分)②生产决定消费。(2分)我国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同时带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健康红利。(2分)

2)政府: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以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2分)②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社会建设职能),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分)③推进健康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分)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等制度参与公共政策制定;(2分)通过舆论监督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2分)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2分)

 

【命题选材】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6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满1000天,已召开27次会议,审议了162份文件。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跟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革不断释放的红利,正悄然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材料一  截止20168月,全国31省份均在公立医院开展医药价格改革,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而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一系列医改举措正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5月,贵州省排调镇排晒村村民李安彬13岁的儿子患上了肾病综合症9月,帮扶干部杨再烨主动联系李安彬,带领他进行大病救助的报销,住院总额为76291元,救助后个人付金额8466元,救助比例80%。李安彬的经历是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从每个人身上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材料二:我们正在享受全面深化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一大波红利。作为改革的先手棋,简政放权含金量十足。2016年,简政放权的力度比往年更是只增不减。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是突破口。有了行政许可,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也就有了公职人员变质的可能。通过减少审批事项,不仅减少了审批事项,不仅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还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同时,在制约政府的权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建立公信力等方面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一,从劳动者、分配、财政的角度简要分析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全覆盖的经济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改革是突破口的依据。(12分)

【答题要点】

(1)(劳动者角度)①劳动者具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大病保险全面覆盖,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4分)(分配角度)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3分)③大病保险全面覆盖,有利于再分配 更加注重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3分)(财政角度)④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大病保险全面覆盖,有利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4分)

(2)①政府具有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有利于完善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型政府。②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③政府的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有利于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④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权威。⑤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每点3分,任答四点即可)

 

【命题选材】

3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19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规范》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但《规范》同时指出: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药品价格虚高、药品流通缓解繁琐秩序混乱;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投入不足,制度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健康中国,任重道远。

材料二   “健康中国,法制先行”。目前,我国除了《基本卫生法》以外,缺乏单独关注健康的法律法规,这也是国人缺乏健康意识,以及健康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指出:我们应该积极响应百姓的呼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健康立法,为健康中国提供法治的保障。

【设问角度】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针对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出相应的措施,并说明其理由。(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地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12分)

【答题要点】

1)措施:①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②国家要求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药价,规范医药市场秩序,切实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③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理由: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②市场秩序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③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

2)①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全国人大应制定和完善保障人民建康的法律制度,为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法律依据。②人大要行使监督权,监督与保障人民健康相关法律的执行,做到有法必依。③人大代表要行使提案权,提出加强和完善保障人民健康相关的议案。④人大代表要履行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的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人民群众关于健康生活的呼声。

 

 

九、逆全球化

【热点概述】

发达大国在全球化中受益下降,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受益较大。去年以来英国脱欧预示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巨大倒退,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并倡导大幅提高关税等反全球化举措,全球化波折的问题引发担忧。

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为应对逆全球化的问题提供了药方。2013,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提出,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重在保障世界各国在开放合作中共同受益,习近平主席多次表态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如果能够保证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共同受益,那么全球失衡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根本解决,逆全球化的压力就会大幅缓解。

20169月的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将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思想融入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中。峰会确立了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等四个I的主题,提出了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的五大举措,将包容性增长及可持续发展放在重中之重,表明合作共赢理念已全面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之中,中国不仅重视推动全球经济实现更加强劲的增长,也期待通过包容性发展促进世界各国从全球合作中共同受益。

 

【命题选材】

1日不落帝国时代,到美利坚时代,再到今天群雄逐鹿时代,成就前两者也造就后者的全球化,真的在与当今的世界渐行渐远吗?

      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似乎汹涌而出,并且从受益与全球化最多的欧美大陆向全世界蔓延。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英国脱欧,反恐与难民问题,贸易保护壁垒,右翼在一些西方国家纷纷登场……因此有人高呼别了,全球化!

      100多年来,围绕全球化的争议一直起起伏伏,尤其伴随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技术进步带来就业相对减少,资本和劳动间收益差距的不断扩大,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运作带来巨大风险;但其带给人类的福祉却也有目共睹,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前所未有地使不同国家产生利益交织,各个国家在这个相互联通的网络里形成了更大的相互依赖和更多的共同利益。

【设问角度】

      当欧美重新思考甚至怀疑全球化的时候,中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怎么办?

【答题要点】

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对全球化的影响,应该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且分清主流于支流,全球化带来生产力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全球化等问题,但利大于弊。逆全球化潮流正是没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结果。(4分)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发展的观点,面对前进过程中的曲折,要树立信心,勇敢面对。(4分)

     中国应顺应大势,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更多发挥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4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命题选材】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期,国际上出现了反对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向,像英国“脱欧”派公投的获胜,美国新任总统发表贸易保护言论等。中国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和积极融入者,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板响应支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浪潮必然会浸漫到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如何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规则面前,建构起国家和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赢得世界文化话语权,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设问角度】

    1)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谈谈你应如何理性看待当前的逆全球化动向。(12分)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10分)

    3)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请你围绕“合作共赢”这一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能超过16字。(4分)

【答题要点】

(1)①经济全球化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其在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带来挑战。逆全球化动向的原因是相关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而出现的退缩。(6分)②全球化进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其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不能改变其发展的大趋势。我们要坚持融入全球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6分)(如果学生答出目前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并非主流,也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也可得4分,但本要点不能超过6分)

(2)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5分)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实现文化自信。(5分)

3)示例:凝聚全球共识    促进互利共赢

               传播全球声音    实现合作共赢

               合作谱写新篇章  共赢铸就新辉煌

 

【命题选材】

3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新总统,英国公投脱离欧盟,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大多数国家广泛认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一直由发达国家主导并获利巨大。但是,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全球贸易年均增速从19902008年间的7%降到20092015年间的3%;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1.6%提高到2015年的11.9%;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990年的73.3%下降到2015年的52.3%。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有利,出现了“逆全球化”甚至“反对全球化”的思潮。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倡导建立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机制,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平衡发展,给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免除了大量债务,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中国为最不发达国家解决贫困饥饿问题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还在“炭排放”和“世界气候”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国际义务。  

材料二: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抛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修建隔离墙,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游说美国知名企业从中国及其它市场撤回本土,扬言向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45%的高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经济全球化进程遭到很大扼制。

材料三在世界经济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1118日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经济全球化问题发表了重要主张,认为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习近平主席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增强发展动力》、《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两次重要演讲中,集中阐述了亚太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主席以“四个促进”指明了亚太经济发展的行动方向——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促进互联互通;促进改革创新;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

【设问角度】

1)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言论,有网友提出“中国应该积极扛起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也有网友表示坚决反对。你的意见如何?请你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发表见解。(12分)

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给贸易保护主义者指出逆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危害,并为我国企业提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提出可行性措施。(14)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方案”对亚太经济走出低迷的意义。(12分)

【答题要点】

1(12)答案一:我赞同。(任意答上4点理由,每点3分,可给12)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②国家实力是国家对外活动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有能力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有利于带领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目标;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公平和正义;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中国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有利于促进各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促进世界和平。

答案二:我也坚决反对。(任意答上4点理由,每点3分,可给12)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必然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可能会影响中国自身发展和中国国家利益;②国家实力是国家对外活动的重要基础。我国尽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实力还不足以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③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发达国家把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他们对立起来,处处扼制中国,中国不能承担他们不想承担的责任;④国际新秩序主张国家平等享有国际权利,也平等履行国际义务。发达国家享有了更多的权利却不想履行应有的义务,中国不能不顾自身权利而替他们承担义务。⑤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中国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本国的资源优势,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答案三:我认为要具体分析。(任意答上4点理由,每点3分,可给12)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做法就积极支持和引领;扼制中国发展的做法就坚决反对;②国家实力是国家对外活动的重要基础。我国尽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要权衡自己的实力,扛得起就扛,扛不起坚决不扛;③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与我国有共同利益的做法就积极支持和参与,与我国国家利益相对立的做法就坚决反对;④国际新秩序主张国家的权利平等和义务平等。与我国国际权利相一致的国际义务就主动承担;与我国的国际权利相悖的义务就不能承担。⑤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如果经济全球化继续由发达国家主导,我们就不扛;如果经济全球化能体现中国主张,我们就可以扛。

2(14)主要危害:(5) ①逆全球化阻碍世界各国发展生产力、削弱国际分工、降低生产要素全球配置、减少国际贸易、阻碍各国经济发展。(每点1分,共5)②我国出口企业要:(每点3分,共9)①学习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用好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等非歧视原则,积极参与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③②积极实施自主创新驱动,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产品结构优化,进行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出口新优势。

3①促进经济一体化,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重振亚太经济。(3分)②促进互联互通,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进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3分)③促进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有利于增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促进各国平衡、稳定发展。(3分)④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刺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以促进亚太经济的复苏。(3分)

 

【命题选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945日,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层级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多边峰会。

材料一 峰会倡议创新发展方式,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中国呼吁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以伙伴关系为依托,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与其说是中国文化秀,不如说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合作。如果说经济上的“中国方案”是在促进经济复苏、合作共赢,那么文化上的“中国展现”则是在交流文明、沟通心灵。作为古老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华文化理应更主动、更自信地徜徉在世界的舞台上,向整个人类社会传播和输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架起文化桥梁。

【设问角度】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12分) 

(2)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责任也是使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0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得到各方普遍赞同的原因。(12分)

 (4)请你以“展现杭州文明形象”为主题,为主办方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每幅标语限制在15字以内。(4分)

【答题要点】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加强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等,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考虑国内政策的联动效应和传导影响,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③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坚持以伙伴关系为依托,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每点4分,共12分)

2)①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使世界了解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分)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做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面向世界,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得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分)

3)①以平等为基础,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保障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分)②以开放为导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2分)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全球经济治理强调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4分)④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或“符合谋发展的时代潮流”);反对“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实现合作共享共赢。(4分)

4案示例:做文明使者,展吴越美德;喜迎G20,文明我先行。(本题要求考生以展现杭州文明形象为主题,为主办方撰写两条宣传标语,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是一道限制性题目,宣传标语的拟写应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嗦、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宣传标语涉及要简洁、精炼、健康,回答时要围绕展现杭州文明形象这一主题。

 

 

十、几种精神

【热点概述】

长征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宪法精神、愚公精神等,对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起着不可估量的精神推动作用。

 

【命题选材】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2016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江西井冈山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和忠魂堂,总书记凝视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地说,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基础,而且也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采用戏说”“爆料”“揭秘之类的手段,肆意歪曲长征历史,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如: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设问角度】

(1)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知识,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1分)

(3)班级举行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辩论赛,请拟定两组辩题。(每组1020个字,符合辩论赛要求)4分)

【答题要点】

(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②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④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2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的意识,才是正确的意识;歪曲或虚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②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否认长征、否认红军的历史虚无主义,遮蔽了真相,是错误的意识,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尊重历史、还历史以真相,才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3①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实践与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宣传;②弘扬长征精神对中学生有无价值;③长征精神源于实践与长征精神源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要求:辩题主题要明确,必须与长征精神有关;要能体现正反双方的观点。)

 

【命题选材】

22016821,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因此,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

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走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设问角度】

(1)说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为什么在当前也能奏响时代最强音?(9分)

(2)结合材料,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女排精神的认识。(12分)

【答题要点】

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女排精神虽然形成于上世纪,但改革开放的主题没有变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仍然是对当前建设全面小康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女排精神虽然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当今人们心中产生共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现阶段我国仍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女排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之一,在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各种思想相互冲击、交汇,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育四有公民,符合时代特色。(任意三点即可得分,每个要点3分,共9分。)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女排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还能把握女排精神的实质和基本内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弘扬女排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体现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过去女排精神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当前,使女排精神转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因此,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努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任意四点皆可得分,每个要点3分,共12分。)

     (本人慎重声明:本文绝不是押题,只是帮助考生归纳总结,不妥之处难免出现。)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高三政治教学网” )

 

                                  细细体味  转化己有  高考定能成功!

             2017530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