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二题 >> 20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政治上期末题
    
  双击自动滚屏  
20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政治上期末题

发表日期:2019年5月3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6827 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1.201810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xx委书记、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在全国扫黑专项斗争推进会上强调,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拍蝇”结合起来,确保扫黑与打击“保护伞”同步,做到除恶务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①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形成完善高效的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③推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县依托互联网,设立村务监督平台。群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APP,对村级已公开事项向村“两委”进行质询,也可向镇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询问,乡村干部限期予以答复。该县推行“互联网+阳光村务”模式:

①开辟了村级事务管理和监督的新途径

②提高了村级公共事务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③有利于扩大村民自治权利,实现村民当家作主

④有利于遏制农村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 5 月,108位知识产权研究生联名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部分地方的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制度进行审查。收到建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审查工作,发现部分地方规定不符合现行商标法,于是致函国务院法制办,建议对有关著名商标制度的地方政府规章和法规开展清理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

①表明了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②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④行使了监督权,有利于提升国家法治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7330日,天津市正式印发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降低门槛,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特别是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公益慈善等服务型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可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①能够促进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     ②改善政府服务形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事业     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的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20188月,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委员们围绕如何“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出意见建议。通过调研与协商座谈,委员们明确思路、凝聚共识,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资政建言。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在积极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②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④在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D.见贤则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大格局,体现了“天下为公”“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中国政治理念。今天,“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重要影响。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上述文字:

①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②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各自特色,又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浸润着6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滋养了一代代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近年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体性的昆曲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昆曲艺术在当代传承与振兴,使古老昆曲艺术逐渐换发新的生机。国家开展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旨在:

①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②通过推陈出新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

③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和世界推广      ④对接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科学地预测了气温、季节的变化,以及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规律,农民将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预判来年的收成,如“立夏小满正插秧”“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些农事谚语至今仍广为流传。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

①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真诚中传递。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国古代哲学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成果,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辉煌灿烂的哲学文化遗产具有书写中华文化的功能,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③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需耍增强对自身哲学文化成就的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国务院要求各地严格保护历史建筑,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得拆真遗存、建假古董;要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这一要求:

①旨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

②旨在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④有利于承袭传统建筑文化,维护城市历史格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一年农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和传统农事密切相关。我国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有利于:

①展示中华农耕文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

②以浓缩形式重演人类农业发展的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③营造重农爱农的浓厚氛围,筑牢农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

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W市正在实施“三看一共享”文化惠民新举措,市民看书、看电影、看演出以及参加文化艺术培训和体验,可以享受政府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市民购书可享受最高40%的单笔消费补贴。该市文化惠民补贴:

①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创造了条件

②旨在用优秀文化塑造人,全面提高了市民道德素质

③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引领作用

④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

①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理解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

③坚守艺术理想与职业操守,努力创作优秀作品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尚美

④在汲取优秀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物是观念的集合”和“理生万物”这两类哲学观点因对意识的不同理解而分属不同的哲学基本形态。要正确区分这两种形态,必须理解:

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                             B.思维与存在的区别

C.认识与意识的区别                              D.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区别

18.我国青年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在研究函数值分布论中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的时候,用对立统一观点作指导,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又经过艰苦的数学研究,求出了两者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取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这说明了: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有指导作用  B.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

C.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                           D.世界观影响实践的结果

19.我国汉代哲学家王充说:“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A.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0.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道出了哲学家的使命和哲学的价值。材料表明:

A.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C.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哲学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

21.“夫农业生活与贸易生活之不同,在农业必求定着而安居,贸易必求远游而易方。农业生活定著而安居,则生于斯食于斯,而又自然环境皆熟习而生情,惊奇之心遂少,不似业商者之远游异地,易见新鲜之事物,惊奇之心之强。又求定著安居以勤力生产者,亦自然爱和平。侨居异邦者,易滋生争斗之事,此一一皆理之所宜然。由中国人之农业生活,自然促进人之超敌对致广大而爱和平之精神。”这一论断说明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22.大豆纤维是以脱去油脂的大豆豆粕作原料,提取植物球蛋白经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纺织科技工作者自主开发,并在科技上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大豆纤维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材料说明:

①大豆的自然属性是其能够提取纤维的物质性基础

②大豆的固有属性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提升

③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对大豆实用功能的充分利用

④人们对纤维的新需求赋予大豆除食用外的新功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和象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乃情之媒,情乃诗之胚”。“只有意与境相浑、心与境相契,才能构成美的诗词境界。”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情与景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②情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景具有的能动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情对景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18116日,中石化西北油田首次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慧眼”对变电站进行巡检。过去人工巡检一次花费5小时,后期极易疲劳,质量明显下降。“慧眼”充满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一天可巡视3次,巡视频率是人工的21倍,一旦发现故障,“慧眼”的后台数据中心将立即报警,使故障发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幅提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人类相比,机器人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③机器人能够超越人类思维,在某些方面可以取代人的劳动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25.20182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村级治理组织应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10分)

 

26.“互联网十政治”,为政府依法行政起到了提质增效的积极作用,它既为政府创新治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政府网站向市民广泛征求建议;交管部门通过社交网络为居民提供道路拥堵信息;商户和市民通过社交平台为政府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民间环保组织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利用“互联网”发挥公民和政府的合力,创新社会治理。(10分)

 

2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12)

 

28.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20183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活动,也是国家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所构建的仪式感,彰显宪法权威,既是对宣誓人内心的激励和敲打,也是对公务员队伍乃至整个社会的法治宣传和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文化意义。(10)

 

29.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中国共产党在97年里不断成长壮大;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是改革开放时期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党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历练的“红色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持多久,能够薪火相传,人民的江山就能世代永固。

有人认为,“有了红色气质,人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0分)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C  6.D   7.B   8.C   9.D   10.C  11.C  12.B   13.C

14.D   15.B   16.C   17.D   18.A   19.D   20.A  21.B   22.B   23.C   24.C

25.10分)①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村支书的引领协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好的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4分)②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带领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权利,促进村民脱贫致富。(3分)③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要严格依法监督,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3分)

26.10分)①通过互联网问政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丰富公民行使权利的渠道,维护公民权益,方便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2分)②创新社会治理,更好的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3分)③政府借助互联网更加便捷地与公民沟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3分)④利用互联网实现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公民监督。(2分)

27.(12)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3分)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或源泉)。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2分)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2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分)

28.(10)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宪法宣誓能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3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宪法宣誓活动所构建的仪式感,营造了浓郁的法治氛围。(4分)③宪法宣誓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分)

29.10分)①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红色气质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3分)②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3分)③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有了红色气质,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犯了唯意志主义的错误。(4分)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