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很值得读一读】政治仪式与政治认同
    
  双击自动滚屏  
【很值得读一读】政治仪式与政治认同

发表日期:2020年1月4日  出处:教学月刊•中学版  作者:韩同友 潘友梅  本页面已被访问 2585 次

政治仪式:课堂教学政治认同培育的重要资源

摘要

适切教学资源的选择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治仪式因其自身内蕴政治主张的价值归旨、活动场域的共情渲染、与学生生活的内嵌互联等特性,在学生政治认同的课堂教学培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厘清课堂教学政治认同培育机理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区分政治仪式发挥作用的具体样态,遵循政治认同素养的养成逻辑,借助议题,采用“观、析、行”的层级化、结构化方法,既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更能深化学生对政治仪式的体验感悟,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彰显了高中政治课在立德树人理念中的学科定位和责任担当。作为社会成员对特定政治体系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与政治实践,它是联络特定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纽带,在政治社会化的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为党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提供合法性论证、情感性支持与主体性确证,是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关键。课堂作为政治认同教育的主阵地,应遵循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综合考虑适切情境的设置、深度问题的交流、真实意愿的表达、过程路径的探究、体现发展的评价等要素。而政治仪式因其自身内蕴的政治主张的价值归旨、共情渲染的活动操演,以及与学生生活的内嵌互联等特性,可以很好地呈现情境、展示互动、推动辨析。广大教师若将其引入课堂,必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一、课堂运用政治仪式进行政治认同培育的学理依据

政治仪式是“政治体系为促使人们形成政治共识、维护巩固其政治秩序,而要求人们所遵从的价值或者价值取向、政治理念等无形精神内容的承载物、符号或者格式”。它以特定政治信仰为基础,具有权力属性、强制特性和规范指向,展现、传递和强化特定阶级的政治价值。其“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主要功能是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确定某种主导性解释,以达成基本的社会一致,从而维护特定的社会、政治秩序”。政治仪式区别于一般仪式的关键在于“政治性”,它直指政治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呈现方式之一。但作为一种单纯活动品性的政治仪式,其德育效果明显不足。若能对其注入教学的理论品性,将其活动品性升华为行动品性,必有双赢之效。

1.政治仪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活动品性及其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活动在其中的重要价值,活动化取向已成共识。政治仪式就具备这一独特品性。第一,有强烈的场景性,能激发关涉者的情感共鸣。政治仪式或借助语言、音乐给人以听觉冲击,或借助场面的浩大严肃给人以视觉震撼,使关涉者于瞬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继而形成对政治系统的情感认同。第二,有突出的对象融入性,能唤起关涉者的集体意识。因为有了场景渲染的情感铺垫,关涉者生发了一定的政治情感,但这不仅停留于个体层面,它会通过参与者的语言、行为动作、表情态度等得以外显,并感染更多的关涉者。关涉者在现代媒介的推动下,进一步建构自我群体身份认同,唤起集体意识,激发强烈的归属感和融入感。第三,有教育影响的无痕性,能促进隐性政治信仰维系。尽管政治仪式本身就是权力的摹写,但因其已具化为日常政治景观,关涉者更多专注于仪式的表演成分、仪式场景和集体氛围,权力性质被隐化,忠诚与信仰得以含蓄地延续。

然而,活动品性显然更具渲染价值,理性价值不够。就像朱日和的沙场点兵,普通关涉者除了感觉国防之强大,很少能联系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没有理性认知和意义提升的政治情感,再强烈也是浅表和不持久的,更难以实现意志和行动的转化。

2.课堂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理论品性及其困厄

无可厚非,课堂中的教与学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但这与课堂教学的理论品性并不排斥。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主功能而言,高中政治课堂是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人格塑造,使其获得良好的内在品格和外在行为的发展。这种形塑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知识习得与行为习惯养成之间的有效转化。“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的转识成智是理想人格塑造的关键。”为此,教学一方面要依据学科逻辑体系,系统挖掘分析指向教学目标的各种要素,通过系列化概念阐释、命题判断和原理建构,帮助学生厘清概念范式、阐释基本原理、解释学科本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立足现实场域,在与社会的交往互动中运用知识、验证价值、确认选择。

然而,检视高中政治课堂,我们焦虑地发现,“升学主义”话语体系下的纯理论灌输已然呈现出僭越与霸权的态势,长期的真填压与伪实践造成了学生接受理论与肯认价值的断裂。教学不是为了迎合考试,政治课教学更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价值观教育必须凸显其实践性,只有经由实践验证的认知才能上升为真正的认同。从强调学科理性色彩的强制灌输,转变为基于理论走进实践的意义建构,是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关键。

3.活动品性与理论品性交融的行动品性及其学科吸纳

活动品性和理论品性虽有不同的行为取向,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作为各自支撑的逻辑体系,活动品性和理论品性遵循的是实践和理论两种不同的思维,甚至可以追溯到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教育学源头。然而,纯粹活动肯定不是德育,就像植树,若不能解释其中的意义,植树就只是劳动。根据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human condition)中的阐述,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是三种不同性质的人类活动,只有行动这种“复数性”境况的存在,才具有社会价值实现意义。杜威也指出,教育可以引进很多活动,如作业、劳动、游戏,但这不是为了模仿或者获得简单的技能,而是要让孩子在其中认识到特定的社会性质、社会原理和社会价值。

因此,赋予活动以意义,活动就具有了行动品性,具有了或者增强了德育的自觉性;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也就具有了“转识成智”的可能。新课标提出打造“活动型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正是应诉了这一要求。“活动内容课程化”赋予了活动以学科化的内涵和意义,“课程内容活动化”则让理论阐释融入了活动的元素,教学就具有了真正的行动品性。

二、课堂运用政治仪式进行政治认同培育的内在机理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主体、情境、协作和资源是优化教学的四个关键性条件。于是,我们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去关切课程资源,以教学任务为中心,需要关注学生主体、学科客体和教师的需要和特点”。经由理论品性改造的政治仪式具有了学科资源的特质,也必将体现学科课程课堂育人的基本规律。

1.政治仪式直指政治信仰,与课堂政治认同培育具有目标的吻合性

当下的政治仪式和高中政治课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在立德树人的框架下进行的,其目标必然不会背道而驰。新课标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言之,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政治价值观的合法性论证、情感性支持与主体性确证,这是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也是新时代的诉求。

历史表明,任何时代的政治仪式承载的都是特定“权力”以及与之匹配的“国家”“权威”“合法性”等象征意义。无论是将历史上的民族神话、寓言和传说作为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还是国际关系和国家治理中的各种竞选、就职、宣誓以及检阅等活动,抑或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标志物的法律强制行为,甚至是网络空间的“带着国旗去旅行”的自创性仪式,无不在宣示着权力归属,佐证着权力存在的合法性,诠释着“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仪式只是一种符号,政治仪式活动主体的权力彰显、权力位阶呈现和对社会性意识形态的整合才是其根本的价值归旨。

2.政治仪式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符合课堂政治认同培育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指出,情境是激发学生价值认知的基础,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情境。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是“知情信意行”的对立统一过程,不仅依赖于教育者是否灌输了正确的价值观、是否采用了凸显主体性的教育方法,也依赖于情境性教学场域的建构。优秀的教育场景创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活动体验,尤其是情感因素的活跃,将抽象化、理性化的政治观念具象化、感性化,引发学生的情绪震动和情感共鸣。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推进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

政治仪式作为承载符号意义的场域图式,具有形象德育的重要优势。它不仅用形象化、情景化的方式实现了政治思想的表达,更因为它寓情于理、寓情于景、情理交融,使得受众在感知特定仪式的基础上,将自己联结于特定的场域中,随着仪式的操演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产生情绪投射与情感共鸣,从而认同情境阐释的价值指向,同时也会深信不疑地用这种认知方式解释社会现实,实现社会整合功能。

3.政治仪式可观、可探、可模拟,符合课堂政治认同培育的探究性

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新信息重新进行认识和编码、主动加以意义建构的过程。参与、协作、探究与交流就成了彰显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手段,选择的教学资源必须能够有效支持和激发学生的思维。

政治仪式与一般的教学资源相比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观。政治仪式具有设计性、表演性和程式性,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政治仪式以多种形式引入课堂,通过声音、画面、程序等展示给学生,发挥活动化案例的作用。第二,可探。政治仪式体现政治主张,是统治阶级强化政治主张的社会化举措,用以彰显和推广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政治认同素养的内涵直接关联,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激发他们的政治认同意愿表达。第三,可模拟。政治仪式具有活动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现场模拟,让学生在模拟活动的情境中,借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积极有效地建构政治认同知识,强化认同情绪,提升政治认同。

三、课堂运用政治仪式进行政治认同培育的基本理路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其作用的发挥,既要遵循教学的逻辑,更要遵循政治素养的养成逻辑。就教学而言,泰勒的关于目标、经验、方法和评价的四原则可谓经典;就政治素养的养成而言,知情信意行的转化逻辑必须遵守。将二者通约梳理,我们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思路:

1.区分政治仪式发挥作用的具体样态

就我们讨论的话题而言,目标是无须再论的,因此,借助何种经验就成了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政治仪式作为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有效载体,绝不是要在课程教学中增设一个内容,而是要将其合理地融入新课标设置的议题中,或作为情境,或作为案例,有效支持议题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形形色色的政治仪式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是一种复杂模糊的辨识方法,需要坚持灵活性和目标性原则。政治仪式作为一种政治传播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形式,经过历史的打磨和现实的淬炼,已经形成了指向不同时空、不同价值的多种样态。结合新课标的议题设置,从利于课堂教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政治仪式区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制度性的政治仪式。如,宪法宣誓仪式、委任仪式、入党入团仪式、升旗仪式等。第二,节日性、纪念性政治仪式。如,国庆节庆祝仪式、劳动节纪念仪式、党建仪式、五四运动纪念仪式、国家公祭仪式等。第三,行为性的政治仪式。如,领导人参观革命纪念馆、瞻仰领袖遗容、考察革命圣地、走访接见先进工作者等。每一种政治仪式既指向特定的内容,可单独使用,也可进行合理组合,发挥整合功能。

2.遵循政治认同素养的养成逻辑

一般而言,政治认同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等四个维度。但无论哪一种维度的认同都可能存在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的差异。也就是说,这种认同可能是发自内心产生的自觉认同,也有可能是盲从,或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不自觉的顺从,更有可能是一种迫于压力的假意听从。而决定认同状态的因素必然是特定利益诉求的满足程度。通常来说,只有符合主体需要、满足主体利益诉求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行动才会成为被认同的对象。而高中生的价值观还未形塑完成,对于个体的利益诉求认知不足,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功能,充分解读特定政治体系与学生价值利益的一致性。如,山东曲阜的祭孔大典,看似仅为一场文化表演,但其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政府服务、文化引领、经济发展、氛围营造”。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并开启了“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有了经济的发展,才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些都与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刻挖掘、充分阐释。

3.采用“观、析、行”的层级方式巧妙实施并有效推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分析,认同机制源于情感沟通,基于价值认知,强化于体验整合,落实于行动趋同。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观、析、行”的步骤,在具体的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观,即借助现代媒体,再现政治仪式的操演过程,突出环境的烘托与情绪的渲染,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析,即对政治仪式进行意义的解析与理论的分析,深化学生的理性认知和价值首肯;行,即通过现场模拟或是课后参与,用形成的理性认知运用于仪式操演,从而真正理解政治仪式的价值,强化政治认同的行动趋向。

以“如何理解依法执政”的议题为例,本课题组设置了三个篇章:“观仪式谈体会—析仪式探理论—演仪式化认知”。课堂导入播放视频案例:2018317日上午,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随着视频情境的展开,学生浸润在了庄严神圣的场景中,情绪激荡、情感激发。紧跟着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和认识,在强烈的情感铺垫中导入新课。谈体会环节的设置,既让学生说出了所想,也帮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前认知结构,尤其是学生的认知症结。第二篇章是议题式教学的关键,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该议题从内容上看是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制定法律,怎样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从价值观层面上看,是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依据。为此,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设置宪法宣誓制度?(2)宪法宣誓对象包括哪些人?他们的权力来自哪里?(3)誓词包括了哪些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探讨和分享交流,甚至是辩论,学生深刻理解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重大问题。最后,让同学模拟宣誓场景,再谈感受。实践证明,此时的学生通过基于理性认知的体验,进一步消除了情感障碍,实现了新知的选择、吸纳和“知情信意行”的转化。

总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如能突破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的单向度思维,形成资源与教学之间的双向耦合,必将更好地实现教学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诉求。就政治仪式而言,将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更将升华为一种载体,在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发展的过程中发出别样的价值光芒。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7·8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