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20届高考政治备考:粤港澳大湾区
    
  双击自动滚屏  
20届高考政治备考:粤港澳大湾区

发表日期:2021年8月25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3446 次

20届高考政治备考:粤港澳大湾区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 杨春礼

一、【背景材料】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771,习近平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201921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点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二、【知识拓展】

1.《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1)合作目标。

强化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专业服务和创新及科技事业发展,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推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合作重点领域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内地与港澳交通联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优势,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衔接、一体高效。强化城市内外交通建设,便捷城际交通,共同推进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粤澳新通道等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便捷区域内交通圈。建设稳定安全的能源和水供应体系,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扩大网络容量。

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系列协议,促进要素便捷流动,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推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企业相互投资。鼓励港澳人员赴粤投资及创业就业,为港澳居民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并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条件。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和效率,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大湾区不同城市产业优势,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构建高端引领、协同发展、特色突出、绿色低碳的开放型、创新型产业体系。

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加优质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产品供给,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推进区域旅游发展,支持澳门打造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共建健康湾区,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建设绿色低碳湾区。

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充分发挥港澳地区独特优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金融、生态环保及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携手打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支持粤港澳共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联手“走出去”,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平台,更好发挥归侨侨眷纽带作用,推动大湾区在国家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推进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合作平台建设。发挥合作平台示范作用,拓展港澳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1)重大意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2)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依托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更好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珠三角九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群智能管理,优先发展民生工程,提高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三、【跟踪训练】

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①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物、资金和信息的便捷流通

②需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

③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④是市场的“无形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手”的首次联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其建成通车,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将:

①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资本体制一体化    ②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③奠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④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的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世界上有三大知名“湾区经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开放水平,提高外资经济的国民经济地位

②协调区域发展,促进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③统一城市市场,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

④实现优势互补,发挥集聚、联动与扩散的效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港珠澳大桥首次实现了香港与珠海、澳门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意义在于:

①推动三地优势互补,助力大湾区融合共赢  ②降低互通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③从整体上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层次    ④丰富了“一国两制”在实践上的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这个湾区有三个可比肩世界级湾区的突出优势:在金融方面,可媲美纽约湾区;科技创新方面,可与旧金山湾区竞争;制造业的潜力,也不输东京湾区,总之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下列对于港珠澳大桥建设意义描绘正确的是:

①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发挥综合性的区域辐射作用

②将以大桥建设来沟通人心,增强港人对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③将彻底扫除三地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④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经济要素的便捷流通,为城际联动发展注入新动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5 18 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战略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科技创新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深入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

①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全球创新的制高点

②打破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壁垒,构建产业新生态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粤港澳人民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810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证。从经济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是:

①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与动力支撑点

②实践“一国两制”和凝聚港澳向心力的重要措施

③推动珠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

④实现粤港澳地区经济互联互通同步发展的重要载体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8.20192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过去两年中,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围绕大湾区建设考察调研、建言献策。这表明:

A.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B.民主党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C.民主党派是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政治联盟  D.多党合作制度坚持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20181024日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人员、物资流动的大动脉,是迄今为止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也是一次一次将国外同行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将一些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桥梁。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及通车:

①表明了科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体现了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见证了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港珠澳大桥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设计施工团队取得了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题中之义。“凝聚着全体建设者智慧和心血,融入了全体建设者精神和灵魂的港珠澳大桥将屹立于珠江口伶仃洋上,见证粤港澳三地的融合与发展,见证祖国的强盛。”这表明:

①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为粤港澳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科技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810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主要体现了中国人民是具有________的人民。

A.团结精神            B.创造精神         C.奋斗精神           D.梦想精神

12.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9年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穿针”,构筑起全长55公里的世界级跨海通道。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方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建设中仅专利就达400多项,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更是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这说明了:

①科技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科技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香港、澳门多元文化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要利用香港、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港澳多元文化共存: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②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④能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10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开通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联系观角度看,修建港珠澳大桥的依据在于:

①港珠澳大桥联系的粤港澳大湾经济区,主导全国经济发展大局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新的增长热点

③修桥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各方优化组合,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④修桥有利于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使全国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1024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带。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201810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其开通有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相对均衡的多极网络格局,从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这表明:

①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坚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201810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对于珠海、珠三角西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港珠澳大桥开通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促成了事物的发展    ②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创造了400多项发明专利和7项世界记录,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港珠澳之间的联系

B.大桥建设坚持了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

C.大桥建设的一般经验寓于港珠澳大桥建设之中

D.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大桥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20.回顾一年来的建设成果,有理由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将在中央关怀、支持下,立足整体优势、加强三地联动,进一步高质量高效率向前推进。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大湾区和城市群,必将成为活生活的现实图景。据此可知:

①探索大湾区发展新路径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促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力

②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湾区的变化和发展

③三地联动新格局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而建立起来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大湾区建设要重视关键节点,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810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其开通可有效促进湾区内部人、物、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表明:

①港珠澳大桥是实践的产物,有“人化”的特点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方式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港珠澳大桥于20181024日正式通车,集各种高科技要素于一身的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体现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新的具体联系的形成 ②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客观性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港珠澳大桥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体现了:

①搞好局部,能够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②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③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香港、澳门的金融、贸易、航运等服务业发达,广州、深圳在商贸物流、新兴产业方面实力雄厚,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粤港澳拥有多家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拥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是国际航线要冲,具有侨乡、英语和葡语三大文化资源,是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上往来距离最近的经济发达区域,企业可以联手走出去,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材料二:推进粤港澳的深度融合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粤港澳虽然都是市场经济,但“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社会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同;市场互联互通的水平、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仍存在产能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坚持用法治化市场化方式协调解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提出坚持用法治化市场化方式协调解。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灣区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一: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形势下,粵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植根时代沃土,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把岭南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并展示出来,使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载体。同时,要把岭南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优势得天独厚,要进一步发挥文化特色,强化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引擎。首先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对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修复、完善,还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载和传承。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发挥大湾区文化魅力,培育大湾区文化精神。粤港澳大湾区要发挥文化优势,就需要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治理,通过多样的网络工具载体,及时发现网络文化流行趋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入网民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之中,进而增强三地文化的社会基础,扩大文化的普及人群。

1)唯有立足现实,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强化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应如何加彊大湾区文化软实力。

3)请就在新形势下为保护大湾区文化遗产提出三条建议。

26.201810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运营后,粤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大畅通,促进三地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科技创新、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还将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走廊,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将更加快速、便捷。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 4年,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港珠澳大桥的奇迹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14年、几千个日夜…可以说,全体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人员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汗水,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高纪兵,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优秀青年代表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就曾提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是罕见的,整个大桥的建设一路充满了坎坷”。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

1)运用经济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港珠澳大桥成功运营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粤港澳三地能够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8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大湾区内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要以让老百姓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好港澳居民证件便利化、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创业就业、大幅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用等政策措施。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央支持香港建设国厢创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支持澳门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被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19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卬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要发展特色城镇。充分发挥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镇数量多、体量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建设智慧小镇,开展智能技术应用试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降低行政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特大镇功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应怎样发展特色城镇。

29.(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抓住粵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増强核心引擎功能。”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进一步明确了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经济总量最大,2018年深圳市本地生产总值超过广州、香港,位居粵港澳大湾区11城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増加值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速较快。深圳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处于粵港澳大湾区资源汇聚的核心地段,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规则衔接、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实质性成果,其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不断增强。

     深圳市市长在2019年深圳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深圳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牵引,是开拓高质量发展的大机遇,必须贯彻到全市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着力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应如何增强核心引擎功能?(14

 

30.2019年2月1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战略定位是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建成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意义。

31.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一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正化为脚步坚实的行动,愿景正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动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的空港、海港、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宜居城市群;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能源资源、经贸产业、人文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改革诉求,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

32.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香港、澳门的金融、贸易、航运等服务业发达,广州、深圳在商贸物流、新兴产业方面实力雄厚,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粤港澳拥有多家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拥有健全的司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是国际航线要冲,具有侨乡、英语和葡语三大文化资源,是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上往来距离最近的经济发达区域,企业可以联手走出去,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量发展。

33.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材料一: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聚在入海口湾区,世界75%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目前世界上主要形成了以东京湾区、纽约湾区以及旧金山湾区为代表的三大湾区经济。下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三大湾的部分数据比较:


注:PCT,有超150个缔约国的国际专利合作条约。

——摘自201812月《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涵盖粤、港、澳互为独立的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架构与三种货币运行体系。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总体的经济增速比其它三大湾区至少要超出一倍以上,人口、港口货运量、机场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在全球的规模也是最大的;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金融、航运、制造等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问题。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经济知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四条政策建议。

34.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材料一:数据解读世界四大湾区

指标(2017年)

粤港澳大湾区

东京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占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5.65

3.68

1.79

2.15

人口(万人)

7000

4383

760

2000

GDP(万亿美元)

1.5

1.8

0.8

1.4

GDP增长率(%)

7.9

3.6

2.7

3.5

第三产业比重(%)

62.2

82.3

82.8

89.4

材料二:2019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在“一国两制”制度引导下,粤港澳大湾区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活力相结合,两种制度“双轮”驱动,协力推进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是,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和营商环境、创新能力指标等得分远低于其他三大湾区,位居末位。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存在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如何发挥制度优势来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35.2018年8月1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大湾区内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要以让老百姓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好港澳居民证件便利化、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创业就业、大幅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用等政策措施。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央支持香港建设国厢创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支持澳门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36.2019年2月1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能推动大湾区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党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社会制度、货币体系不同,法律:体系也不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市场互联互通的水平、生产要素的流动速度也不同,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也不同。党中央要求,粤港澳大湾区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勇于解决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法规制度束缚,注重用法治化市场化方式协调解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的问题,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展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中央坚持用法治化市场化方式解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依据。

37.2019年2月18,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将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该规划纲要高度谋划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物通人才、物流、资金和信息,培育多元产业群,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

有人说,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密切配合,将产生“1+1+l远远大于3”的效果。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38.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粤港澳三地基于“一国两制”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一种跨境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9+2”城市群都是粤语区,文化上同宗同源,经济差距相对较小,经济发展动能基本一致。立足于国家大局,每个城市都在积极发展本地的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讲,大湾区内部一体化比欧盟更具条件,向心力更强。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也肩负着“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区域”、“世界级竞争力的创新中心”、“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世界级城市群与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重要历史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39.2018年10月24,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运营后,粤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大畅通,促进三地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科技创新、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还将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走廊,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将更加快速、便捷。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港珠澳大桥的奇迹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14年、几千个日夜.....可以说,全体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人员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汗水,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高纪兵,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优秀青年代表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就曾提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是罕见的,整个大桥的建设一路充满了坎坷”。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

1)运用经济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港珠澳大桥成功运营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粤港澳三地能够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

4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讲话中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团队研究了100多个专题,注册专利500多项,实现了中国建设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他说,人生只有一个标准,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断奔跑,把每件事做好;自己一辈子都在修桥,造好桥、做好事,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最长、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交通工程,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采取“三地三检”通关模式的交通基础设施。它首次全面采用“工业化制造”理念,应对建设管理、工程技术、环境保护和海上安全等四大挑战,使大桥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通车后,极大缩短了三地间的通勤时间,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启示。 

3)班级拟举办“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的演讲会,请列出演讲提纲的三个要点。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0091215日开工建设,20181023日正式开通。大桥所处区域地理条件复杂,海上大跨度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等建设任务艰巨。面对困难和挑战,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面对技术空白,自主研发出大直径深插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半刚性”沉管新结构、复合地基处理、深水深槽沉管安装施工等多项核心技术,克服了多项世界级难题。

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学习的决定》,号召广大劳动者、建设者学习港珠澳大桥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不惧艰难险阻,勇于担当作为,做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1)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10)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开展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学习的积极作用.(10) 

(3)请你为学习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奋斗精神,写三句宣传口号。(6)(要求朗朗上口,字数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B  6.A 7.A 8.C  9.B 10.D  11.B  12.C 13.C 14.C 15.D 16.C 17.A 18.C  19.C  20.A 21.A 22.D  23.B

24.1)①粤港澳大湾区要发挥各地经济优势,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②发挥人才、科研优势,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区域。③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④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实现区域的共享发展。⑤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2)①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湾区内各地政府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一国两制”、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实现大湾区不同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的顺利对接,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③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25.1)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提升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要立足现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是岭南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提升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2)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要保护和继承好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手段,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增强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加大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3)①对符合条件的文化遗产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②加强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③运用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化,创新文化遗产的保存形式。 

26.1)①有利于降低粤港澳地区互通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②有利于促进物流、旅游、金融等产业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③科技创新、旅游观光可以拉动消费,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④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2)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粤港澳三地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推动我国走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前列。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粤港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粤港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⑤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伟大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27.①加强党的领导,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政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④切实履行社会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让让湾区内群众办事便利化。⑤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在湾区内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立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为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8.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城镇工作的领导。②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特色城镇必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③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先进科技,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特色城镇必须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29.①贯彻开放发展理念,(2分)作为开放的重要窗口,加强内外联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新优势。(1分)②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4分)③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资源汇聚的优势促进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分)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融合“一国两制”优势的体制机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3分)

(评分细则:①中答到“开放理念”2 分,合理论进行材料分析1分;②包含四层意思,答到一层给2分,两层或以上给4分,回答“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替代做优做强给分;③包含三层意思,到一层给2分,两层或以上给4分。若回答“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化资源配置”可替代“促进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若回答“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可替代“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答到“改革”2分,料分析正确1分。) 

30.①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④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⑤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1.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支撑。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增强其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加强协调区域发展,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加快推动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③绿色发展助推世界级宜居城市群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级的宜居城市群。④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打造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⑤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改革诉求,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多谋民生之利,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大湾区建设的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

32.粤港澳大湾区要发挥各地经济优势,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人才、科研优势,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区域;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实现区域的共享发展;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33.1)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每万人口PCT国际专利受理数量与世界三大湾区差距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和产出不高(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创新成果产出不高);粤港澳大湾区的受高等教育人才比重明显偏低,人才质量有待提高,人才集聚效应还未形成。
   
2)优化要素配置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借鉴世界上其他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创新机制、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拓宽全球人才招揽渠道,提升国际化人才竞争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发挥“一国两制”和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等制度优势,统筹协调粤港澳大湾区关税区、法律架构、货币运行等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各类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

34.有利条件: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香港高度开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互补。

如何做: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三地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发挥香港优良的法治传统及和国际标准高度接轨的营商环境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经济能集中人财物力办大事的优势,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创新动力、优化产业结构。

35.①加强党的领导,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政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④切实履行社会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让让湾区内群众办事便利化。⑤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在湾区内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立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为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36.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用市场化方式解决发展障碍。④三地政府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密切配合,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实现推进大湾区发展。

37.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与优化趋势,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港澳大湾区建设从三地整体出发,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优化空间布局,增强互动合作与发展的协调性,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将产生“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

38.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部分必须服务于整体,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粤港澳三地的一种跨境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国家大局。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对国家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39.1)①有利于降低粤港澳地区互通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②有利于促进物流、旅游、金融等产业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③科技创新、旅游观光可以拉动消费,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④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2)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粤港澳三地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推动我国走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前列。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粤港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粤港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⑤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伟大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40.1)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理当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砥砺自我创造财富,回报社会。林鸣投身于祖国桥梁建设事业,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勇于创新,推动了中国桥梁建设水平超越式发展,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大桥的建成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要努力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勇于担当、自力更生、精诚合作、协力攻坚、心怀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追求。
    
3)①梦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梦想是踏向人生的征程的未来规划;梦想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梦想的作用)②将自己的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志存高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规划梦想/树立什么样的梦想)③用汗水灌溉梦想;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坚持不懈,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怎样实现梦想)
 

41.(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地理条件复杂,工程建设任务艰巨的困难和挑战,港珠澳大桥建设因地制宜,尊重建设规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4)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港珠澳大桥建设折射出中国的发展思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设计施工管理水平。(3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港珠澳大桥是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建设精品,走在世界前列。(3分)(如回答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也可酌情给分)

2)①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为新时代经济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3分)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增强劳动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敢闯敢试,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念。(4分)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忠诚担当,坚守梦想,开放融合,勇于创新,巩坚克难;勇创一流,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坚忍不拔,团结一致。(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高三政治教学网”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