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二题 >> 22届河南省济源市文化与生活期末考试试题
    
  双击自动滚屏  
22届河南省济源市文化与生活期末考试试题

发表日期:2022年6月23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5353 次

第Ⅰ卷(选择题,60)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分,60

1.早年间,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儿爷”,是上世八十年代出现的,指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感。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北京的文化特色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国电影春节档的井喷,说明观众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习惯宅在家中看电影们还是要去电影院里感受电影的“社交功能”。电影《你好,李焕英》有望挑战我国电影票房新纪录。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③文化塑造优秀人生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近日,全国多个城市的高楼大厦、车站的一些广告牌更换为祁发宝、陈红军、王焯冉、肖思远、陈祥榕5位戍边英雄的照片,并附文“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向每一位戍边英雄致敬!请记住英雄的名字!”这些广告牌令人动容,附文让人泪目。这表明: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均来自文化活动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该通知:

①旨在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努力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②意在通过营造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影响人的行为

③强化家长教育职责,引导子女养成合理使用手机习惯

④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13月,被誉为“中国画熊猫第一人”的刘中,与关爱熊猫、热爱美术、热心公益的各界人士共同发起设立了“熊猫艺术发展基金”。该基金的用途包括:资助青少年在生态环保美术领域的写生、创作及交流,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组织熊猜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该基金支持上述活动:

①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②实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

③有助于增强中国国家形象美誉度   ④有益于丰富审美教育的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无论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劝勉,还是“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告诚,有关俭与勤的箴言,牵动着国人对家风与国运的思考。这体现了:

①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能透视出人们的文化修养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深刻影响社会发展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的

④有关俭与勤的文化传统推动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③④

7.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土的故事,就要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基因库”作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我们就能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文化。材料表明:

①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要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某市皮影艺术博物馆联合当地大剧院推出沉浸式互动皮影秀,将皮影戏用投影巨幕呈现让皮影与脱口秀同台演出,通过跨界艺术和声光电技术将皮影艺术的精致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这一做法说明:

①传统皮影艺术的深厚底蕴能激发观众的共鸣

②与不同艺术形式融合丰富了传统皮影戏的内涵

③坚持不断创新才能让古老的皮影艺术永葆生命力

④采用新表演方式才能使皮影艺术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近年来,某地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将本地的泥塑项目引人学校课程中,通过特色课堂作品展览、培训体验和教育传习等活动推动该非遗泥塑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该地的这举措:

①拓展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形式

②发挥了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泥塑技艺、感受非遗魅力

④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近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了收视热潮。该剧讲述了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再现了热血青年激情燃烧的澎湃岁月,个体性格饱满、群像立体丰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所进行过的种种探索,生动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世界之问。该剧热播:

①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说明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功

③有利于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导权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博览典籍故事,读懂典籍思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播的《典籍里的中国》,曾演绎了场《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跨越300余年、共筑“禾下乘凉梦”的奇妙故事。这个故事打动了观众,也让《天工开物》中“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一语更加深入人心。可见:

①科学家不计功名的奉献精神灿耀古今 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形式

③文化发展是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④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广阔的乡村,有这样一群乡村手工艺者和传统手艺人,他们生于农村、扎根农村,传承传统技艺;他们紧跟潮流、拥抱时代,开拓线上线下市场;他们执着坚守、积极进取,只为乡村更富裕更美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工匠。202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培育乡村工匠,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提出培育乡村工匠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立足传统技艺技术,为推动乡村振兴守“根”铸“魂”

②筑牢乡村文化创新的根基,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③挖掘“工匠精神”核心要义,唤醒广大劳动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④推进匠工技能型人才成长,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字节跳动旗下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多媒体平台,依托人工智能、视音频等核心技术,成为在线媒体传播文化的独角兽,中文在线依托覆盖手机终端、互联网等全媒体出版业务的完整技术体系,打通数字出版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出版平台之一。文化产业依托科技的发展成就:

①表明文化与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相融

②表明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化是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③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以经济效益为首,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得益于科技使选择、传递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著名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五十多个剧种。这些戏剧形式:

①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形式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和博大精深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④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天宝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见证了福清的沧桑巨变,诠释了古人“择水而居”的理念。同时,天宝陂还不断衍生出丰富多彩、具有福清本土特色的水文化,包括传说、建筑民俗等。由材料可知,天宝陂: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体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和劳动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下图是中国文物报社《红色中国—革命文物图片展》中的部分图片材料。革命文物左权用过的望远镜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缴获日军的挂包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的指挥刀八路军在黄土岭战斗中用的迫击炮: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

③讲述着峥嵘岁月的故事,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7.如果说,小小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那么,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早已是这片土地上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成为融入人民血液中的信仰和力量源泉。红船精神:

①代表着不忘初心跟党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实践态度

②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品格

③是动员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④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1331日起,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对全球开放,“中国天眼成“世界天眼”。FAST的开放将吸引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来研究FAST相关的科学问题,这必将带来有创新的科学思想和观测方法。这给我们的启示:

①各美其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合作共赢,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③美美与共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交流互鉴,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李约瑟的专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父门彭响深远。此书共七卷三十四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用大量的历史资料,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该书用大量的史实:

①证明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有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③证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创造力

④说明中华民族是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科技创造的发源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 4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方队命名为“天问(Tianwen) 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这彰显出:

①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可以使其更具魅力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201217日,我国的“大极拳”正式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过近400年的发展和流布,世代传承,习练者通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申遗成功:

①能推动太极拳运动的普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繁荣

②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旨在丰富文化遗产时代内涵,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得益于其悠久的历史价值,能够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亳。之所以称其为秤亳,是提醒人们:在交易时要明察秋亳,不能粗心大意要正心诚意,不下能缺厅少两。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杆秤设计的目的是彰显诚信的价值观念 ②公平公正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③日用器物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     ④传统文化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经典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戏剧艺术的发展既离不开对经典作品的不断演绎和诠释,还需要有立足时代的新创作。当代艺术家的思考、开掘、深耕和创造,其意义不仅在于产生新作品,更在于回应时代市求和更大的期待。反映时代气象、讴歌人民创造、代表艺术高度的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将历久弥新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这表明:

①我们应加强文艺创作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文艺工作者要创造文艺精品,就需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回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民政部将全国15地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要求这些地区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婚俗改革必须:

①丰富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摒弃传统婚俗文化

②倡导正确的婚姻家庭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坚持区域婚俗文化的独特性与培育时代新风相统

④在承袭传统婚俗文化基础上推进婚姻道德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2021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联合启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本届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通过群众推荐、遴选审核、公示宣传、投票评选等步骤评选产生。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构筑中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推动形成社会意识多元、行为选择多样的文化格局     

④引导人们崇德尚义,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120年前,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外交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0年后的今天,我们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和“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简洁地向全世界说明:“时代变了,中国早已不是120年前的那个中国了!"这一变化: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            ②凸显了文化对国家安全的维护

③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④彰显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撞脸”的文物、“夸张”的面具、“奢侈”的祭祀……昭示着至少从36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就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交流、互动,到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归人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又一实证。这说明考古新发现能够:

①延伸历史轴线,彰显文化底蕴   ②增强历史信度,引领文化走向

③丰富历史内涵,厚植文化自信   ④活化历史场景,创新文化体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武,止戈为武,本义奔跑战斗,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中国武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一直流传至今,包含了中国人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①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显示出其特有的包容性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在生活中享用文化 ④中国人民有热爱和平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在人类共同面对的巨大危机前,西方一些政客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将战疫斗争中体现出的中国制度和治理优势歪曲成专制集权、威权主义、侵犯“自由、民主、人权”,抛出“中国阴谋论中国责任论”等“中国威胁论”的新版本。为此,我国应该:

①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毫不动摇地坚定道路自信

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反对文化多元化

③提升“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④向世界广泛输出和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与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随着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强,文旅热不断升温。近来,一些地方出现规模庞大的复建仿建文物,这样的假文物有文物之“形”却缺少文化之“魂”。其中复建仿建文物不乏粗制滥造、讹传历史,甚至打着真文物的名号建景点吸引游客。这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①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管理和引导文化市场,加强文旅资源产权保护

③尊重文化发展规律,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40)

二、非选择题(4小题,40)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一部分。100多年前,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史册上,《新青年》向封建壁垒发起了猛烈冲击,在革命知识分子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新青年》创刊前后,腐朽的封建文学和僵化的文言文仍然统治着中国文学界,严重阻碍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和“写实文学”,自19172月起,又提出了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从而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陈独秀在《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迁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篇文章成为文学革命真正的宣言书。此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相继响应,而鲁迅则更以其文学创作表现了文学革命的最高成就,为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结合材料并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转型的历史作用。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继《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之后,河南卫视播出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再次凭借中国传统节日的节目创意而刷屏。

该节目创新采用了“网剧+网综”的形式,以四位唐小妹的视角,拉出4条交错的故事线,讲述《唐宫夜宴》前传故事。其中,惊艳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祈》,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让不少并不喜欢舞蹈的观众直呼“爱了”,更有网友惊叹“我是看到神仙了吗?”《唐宫夜实》和《洛神水赋》背后所依托的,是我国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者们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崭新的展现手法去唤醒传统文化沉睡的魅力,置身于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节目好看,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圈粉”《端午奇炒游》导演陈佳说道:“节目在8地取景,7个组跟拍,团队扎根于河南深厚的文化,结合了端午的传统习俗再进行创作,出圈是文化自信的魅力。”人民日报点评道:节目用心,观众自然走心。“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住初心,持续出新,才有不断“出圈”的精品,才有沛然不可遏抑的文化自信。

《唐宫夜宴》等系列节目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202011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指出,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刻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鉴往知来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治国理政最好的营养剂。注重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2021413日,教有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在中小学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图话百年”宣传教育活动、“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阅读活动、“童心向党”班会活动、“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开学第一课”等。《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加快部署,加紧推进,迅速掀起活动热潮。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小学开展上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10)

 

(2)请就校园更好地营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氛围撰写两条主题鲜明的宣传标语。(4)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ACCDA 610 ADACB 1115 ADBCD 1620 DBCAC 2125ACDCA 2630 BBDAC

31.(8)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会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2)我国的新文化运动是思想启蒙运动,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2)《新青年》推动的文学苹命瓦解了腐朽的封建文学,清除了文化发展的思想障碍,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和责族文学向平民文学的转型;(2)推动了新文化的传播与应用,催生了中国新文学的出現和发展,促进了中国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2)

32(10)立足于社会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创新传播方式,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和导向,与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3)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注人新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考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3(8)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2)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2)是激励中国人锐意进取、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力量和不弱力量之源。(2)

34(14)(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2)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红色文化,能够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3)②救育在文化传承、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2)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3)

(2)如:品读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铭初心,弘扬红色精种践使命。等等(4)(考生若写其它的,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