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解读 >> 2021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双击自动滚屏  
2021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发表日期:2024年1月9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2950 次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21年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依据《关于深化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现就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一)更加彰显课程地位性质

1.彰显课程地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发挥其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2.把握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 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 设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

(二)深入领会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使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 国际的眼光,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 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2.把握活动型学科课程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 践相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等方式呈现,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 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劳动经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 —4— 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

4.深化评价机制改革,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要注重学生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等,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三)扎实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生要能够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 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发展政治认同素养,才能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 义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能够:(1)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3)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 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科学精神

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 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 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

具有科学精神素养的学生,应能够:(1)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 设的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3)感悟人生智慧,过有意义的生活;(4)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3.法治意识

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有助于他们在生活 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应能够:(1)理解法治是人类 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 求;(2)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3)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4)拥有法治使人共享尊严,让社会更 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4.公共参与

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培养青少年公共参 与素养,有益于他们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体验民主决策的价值、感受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和参与能力,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能够:(1)具有集体主义精神;(2)遵循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3)热心公益事业, 践行公共道德,乐于为人民服务;(4)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体验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5)具备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体系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包括四个必修模块(共计 6 学分)、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共计 6 学分)、三个选修模块。

(一)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

必修课程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设置模块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述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块 2“经济与社会、模块 3“政治与法治、模块 4“哲学与文化, 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选择本课程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的学生应完成的学业

选择性必修课程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升学需要,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也可供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 生选修,计入毕业学分。设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是对必修课程的延展,与必修课程的实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三)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程更关注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高校自主招生及学生个 性化发展的需要。设置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三个模块,是对相关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及学分

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学分)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2 学分)

法律与生活 (2 学分)

逻辑与思维(2 学分)

财经与生活

法官与律师

历史上的哲学家

经济与社会(1 学分)

政治与法治 (2 学分)

哲学与文化(2 学分)

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科学做好课程开设、课时安排和选课指导

必修课程各模块应按顺序依次开设,其中模块 1 和模块 2 合为一学期,模块 3 和模块 4 各为一学期。

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可灵活安排。确定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 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的学生,应学习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其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教师应与家长一起,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升学考试要求,指导学生选课。

2 课程学分、选课学生及开设建议

必修

(学分)

选课

学生

开设

时间

选择性

必修

选课

学生

开设

时间

选修

选课

学生

开设

时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学分)

全体

学生

高一上学期

第一学段

当代国际政 治与经济 (2 学分)

法律与生活 (2 学分)

逻辑与思维 (2 学分)

确定本 课程作 为学业 水平等 级性考 试科目 的学生

地 市 自 行 安排

财经与 生活 法官与 律师 历史上 的哲学 家

对 该 内 容 感 兴 趣 的 学生

学 校 自 行 安排

经济与社会(1 学分)

高一上学期 第二学段

政治与法治 (2 学分)

高一下学期

哲学与文化 (2 学分)

高二上学期

(二)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八个相统一,争当六要思政课教师

1.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争当六要思政课教师

讲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一,政治要强。要信仰坚定,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二,情 怀要深。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第三, 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 确的思维方法。

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 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第六,人格要正。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 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2.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坚持八个相统一,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二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三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四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 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五要坚持统一性 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六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 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 渠成得出结论。八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3.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运 用多种方式、方法、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具体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采取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强化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倡导综合性教学形式,广泛开展系列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1)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力求提供序列化的活动设计,贯穿于教 学全过程。以系列活动的设计为载体,使有关价值观教育的学科内容生活化、生动化、结构化,充分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特点和优点。

要确定好开展活动的议题,围绕议题展开活动设计。设置的议题要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展 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具有开放性、引领性特点。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提 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 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进行序列化处理。

要针对相关活动,设计专注学科核心素养行为表现的、可操作的测评。应以基本观点为统一标准,采用多种活动方式,鼓励 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基于不同经验、运用不同视角、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既评价达成基本观点的过程,也评价实现教学设计的效果。

3 学生课堂活动表现评价表

维度

描述

等级

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明确恰当

 

 

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与小组同学配合主动

 

 

搜集信息充分、精当

 

 

流利地表达小组观点,能为主要观点提供例证

 

 

活动效果

教学目标达成度

 

 

2)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切实强化价值引领。在教学中,可通过 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引领学生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学生步入开放的、辨析式的学习路径。要直面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 的新态势,立足于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新特点,着眼于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高中阶段成长的新特点,引导他们步入开放的、辨析式的学习路径,理性面对不同观点,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并作出判断,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评价辨析式学习的要点。能否切实把握好过程与结论的关系,关注过程,重视结论;能否有效掌控好导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进行合理引导;能否恰当处理好思想内涵与辨析形式的关系,遵循意义优先、兼顾形式。

评价学生的辨析、判断和选择的步骤。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 看法;倾听学生解释自己的见解及分析不同观点的理由;针对学 生表达的错误观点,以适当的方法提示他们纠正错误,完善观点,进行积极的价值引领。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在结论与根据之间的因果论证,结合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作出判定。

4 学生辨析式学习表现评价表

维 度

描 述

等级

 

学习 过程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提供例证

 

 

……等认识深刻、独到

 

 

效果

进行反思,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价值观

 

 

3)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

教学要创设相关情境,提供综合视点,提升综合能力。要体现内容的广泛性,关注问题的复杂性,多维度观察对象,多途径进行探究。

优化情境功能。优化案例的关键在于优化情境的功能。情境 要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呈现并运 用相关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能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的必要环节;其内在意涵具有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 释空间;围绕议题,指导、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显现生活中真 实的情境,力求可操作、可把握。

以案例为载体进行综合性教学。同一课程模块的内容,可综合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同一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可综合不 同课程模块的内容。

实施综合性教学评价。重点是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 课堂。

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学生 的成长需要出发,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

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议题为纽带,以活动任务为依托, 评价有关学科内容的学习效果及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 来的情感、态度、能力;评价的关注点是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提升,具体要看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活动组织是否恰当,活动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是 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学生是否有获得感、成就感。可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兼顾同学、 教师、家人、社区工作人员等的评价。

5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表

维度

描述

等级

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明确

 

 

活动设计合理

 

 

活动组织恰当

 

 

活动资源充分利用

 

 

主体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活动效果

教学目标达成程度

 

 

交往能力增强

 

 

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获得感及成就感

 

 

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评价

深化教学评价改革,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要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 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作为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

六、教研活动开展

(一)完善教学管理及教研活动制度

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管理制度、备课听课评课制度、教研科研制度、教师研修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

(二)优化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激励机制

地各学校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把思政课教师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加大倾斜支持力度。要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要大力推选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先进典型。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联系实际、成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师优秀代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地各学校要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等研究,加大对相关课题研 究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树立教学改革标兵,激励教师聚焦育人实效苦练内功。鼓励 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定期举办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开展优秀思政课示范课巡讲 活动。鼓励支持各地各学校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开展 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结合校本实际开展教改教研,以赛促优、以研提质,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大课程实施教研和培训的力度

各地各学校要加大区域教研力度,形成常态化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机制,普遍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全面提高教研水平,提升 教研实效。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教学、教研实际问题。学校要充分发挥校本教研作用,强化教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作用,围绕课程实施、教法改进、作业优化、家校共育等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 相邻学段教学交流研讨。

要根据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和校 本研修,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质量,促进教师更新课程理念 和知识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四)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开展

地市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以及学校要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鼓励和支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深入的活动探究。学校可以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灵活安排课时。对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活动,给予更多资金保障和活动条件的支持。

(五)强化课程资源建设

学校要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当地实际,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统筹规划、指导和管理课程资源 的开发和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