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法指导 >> 【经典】高效复习法全面介绍
    
  双击自动滚屏  
【经典】高效复习法全面介绍

发表日期:2024年1月16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17891 次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从事教育20多年探索出高效率复习法,应用此法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达到后来居上,实现自己美好心愿是完全可能。
    一、制订复习计划
    面临中考、高考,有的同学复习有条不紊,步步为营,学习很有章法。
    也有的同学到总复习时,面对知识量大,常常顾此失彼。也有的一片茫然,什么都想抓什么也抓不住。
    两者复习效果差距很大,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在于前一类同学善于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每逢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升学考试前半年,都要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
    怎样制订"复习计划"呢?一般要注意以下四点:
    1、知识量

     根据大纲和中考、高考要求,看看准备考试要掌握多少知识。
     不妨打开书的目录,认真统计一下。
    每科升学科目,要知道有多少章、多少节、多少道习题和多少个实验。这是最基本的统计,总复习制订计划更重要的是要按知识体系重新编排知识量。
     掌握知识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统计工作,还有一个分类问题,系统化问题。掌握了系统的知识量,制订计划时,心中就会有数。
     对优秀学生来说,由于平时已搞过专题复习,对知识量分布就了如指掌,总复习时只不过是再加工提炼一次而已。
     有的同学直到总复习时,才第一次对知识进行分类和系统化,虽然晚了一些,但这样做了,还是能明显提高复习效率。
     2、时间量
     对知识量有数,怎样消化、吸收这些知识,显然需要时间。
     中考、高考复习的内容多,而时间有多少呢?一般情况下,我把课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有的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复习,真正归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有限的。
     老师支配的时间要紧紧跟上,除此之外,只要肯挤,能用于自己支配的时间还是不少的。即使每天老师七节课全都安排满,一点不给学生自己支配,你在早自习还可有一小时,晚自习可有两小时,中午及下午倘安排得好,也可挤出一小时。这样,全天用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就能达到近四个小时,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精打细算,能做很多事情。
     3、欠债量
     初中或高中几年学习过程中,有些知识没学或没学好,自己心中要有个数。要统计一份知识和能力的“欠帐单”。
     三年或更多年份形成的债务,很难在半年时间全部还清,面对这份“欠帐单”,你就要分辨一下轻重缓急,计算偿还每份债务需要的时间,再计算一下自己复习所能支配的时间总量。确定一下,哪些债务能够偿还,哪些能偿还一部分,哪些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偿还。先明确有所不为,才能做到有所为。一般说来,先要偿还那些小债务,先偿还有得分点的记忆性债务。
     4、老师复习的进度
     总复习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制订总复习计划时,个人的复习计划,应当服从老师的复习计划。除了自学能力很强的同学外,一般不要自己另搞一套和老师不一致的计划。
     掌握老师的总复习进度计划十分重要,如果你不考虑老师蝗计划,或不知道老师的计划,自己就是订了个人计划,结果也往往被老师的计划冲垮。
     有了以上四个数据后,制订个人复习计划就做到了心中有数,能够从这些实际出发了。
     制订个人复习计划时,切忌平均使用时间。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各门学科的特点也不一样,知识掌握程度又不一样。对自己的弱科,难度大的学科,要多花点时间。
     总之,四个数据清楚了,订复习计划就能做到不脱离实际,胸有全局,脚踏实地订出的计划,就容易实现。
     二、温故知新,定期复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把不能巩固地掌握知识比作喝醉酒的马车夫,忘记了所装载的东西捆在车上,也不往后看看,只是一个劲地往前赶路,东西颠簸丢了,也不知道,结果赶回家去的仅是一辆空车。
     中国"熊瞎子掰苞米"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熊瞎子每掰一穗新苞米,便夹在腋下,同时扔掉了前一穗旧的。这样忙了很长时间,还只是一穗苞米,以前的都丢了。老师、家长都用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要温故知新,定期复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同一件事情常常得到重述,到了最后,哪怕智力最低的学生也就能领会了,这样,他倒能跟上别人;至于聪明一点的学生因为这样彻底精通了科目,也会感到喜悦。”
     桥梁专家茅以升到80岁时,还能一点不差地背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一百位数字。别人问他为什么记这么准,他回答说:“重复!重复!再重复!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没有八次重复,要想记住是不可能的。我为了把它牢牢记住,花了不只十个八次的功哩!”
     顾炎武是我国清代一位很有学问的思想家,他可背诵147000多字的《十三经》。他的决窍就是每年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复习背过的书,每天二百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在旅行途中,自己骑在马上,随时随地默默背诵。读过的书,如果发现有背不上来的地方时,就赶快停下来,拿出来温习。
     革命导师列宁有惊人的记忆力的原因,在于他从青少年到老年总是坚持经常、反复地阅读自己的读书笔记。他说,我不单凭记忆去解决,而是经常翻阅自己的笔记。单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列宁就读了一百遍。列宁读过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有许多醒目的眉批:“注意,不清楚,回头再看!”“要回过头再看”……
     马克思在反复阅读方面,也可称楷模。他经常反复阅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和塞万提斯等大作家的作品,而且能整段、整节地背诵如流。他对自己作过一条规定,对希腊悲剧作家爱司启拉留斯的希腊原文著作,每年都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他所读过的书中做了记号的地方。
    
显然,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紧紧抓住复习这一环节。怎样搞好复习呢?以下这些方法值得参考;
     1、复习时间、内容安排要适当。不要把相近的学科连续起来,这样容易感觉单调、疲劳,降低复习效率。
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思想家卢梭复习时,就能合理安排时间,他边疆研究几个领域不同、难度各异的问题,使大脑得以调节和休息,从而保证整天用功而不觉疲乏。他早上攻读哲学,中午翻阅地理、历史。此外,还穿插干一点体力劳动,以消除大脑疲劳。
      2、复习时要认真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认真做作业,在理解上下功夫。理解是记忆的基础,理解了,才能把知识记得住,记得牢。
      3、要以自己复习为主,要经常"过电影",检查复习的效果,闭上眼睛,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各科知识的图像,甚至把重要的章节的每一段文字,都在大脑中一字不差地放映出来。
      4、总复习要制订复习计划,这样才不致于顾此失彼,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阶段复习要及时、经常。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把记忆中的知识比做"建筑物"。复习应当是巩固建筑物,而不应当是修补已经崩溃了的建筑物。
      三、复习要扬长补短
      孙伟同学是魏老师班的数学科代表,数学成绩遥遥领先,考试题量越大,难度难大,他数学成绩比第二名领先的幅度就越大。
      但两次期末考试总成绩,他都排在中等,原因是他不愿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尽管数学成绩领先,但期末试题,难度不大,他比人家高不了几分,而不愿学的科目,每科拉下十来分,总分就要丢掉四五十分。
      他很苦恼,快到期末复习了,来找魏老师想办法。魏老师问他:“过去你怎样复习?”
      他说:“我平时上政治课、历史课时,不感兴趣,总想,头期末考试再背也来得及。但到复习时,数学和政治一比,还是愿意做数学题,数学题做起来常常忘记了时间,不愿学的政治、历史什么的就没时间学了。”
     “问题就出在你这种复习方法上。”魏老师说:“你这是截短补长法。本来你的短科已经很短了,你又截去一段。你的长科数学已经遥遥领先,参加全市竞赛已多次获奖,仅靠平时学,期末不复习,成绩领先也没问题。你就是天天复习数学,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也不会比别人多出几分,原因是期末试题较浅。中上同学认真答题都会在90分以上,你不复习能得100分,全力复习数学还是100分。”
     “至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些弱科,你平均还不到60分,这些科目总复习容易见效,你干脆把数学复习时间全部分在这'四门短科'上,以你的智力,集中半个月时间,复习这四科的重点难点,每科达到80分以上,应该没问题。”
      孙伟听了觉得有理,制订了复习计划,并且强化了及时检查。期末考试,他信心百倍进考场。成绩公布,他的四门短科总成绩共提高85分,数学得了98分,为班级第二,仅比第一名少一分。这样算来他的七科总成绩比上学期提高了84分。在班级的名次由28名提高到第8名。总成绩的提高,激发了孙伟学习政治、历史的兴趣,后来他上课也愿意听讲了。增强了自信心,学数学的效率也比以前高了。
     越是长科越愿学,越是短科越不愿学,这是许多中学生爱犯的毛病。
     其实,长科提高成绩都比较难。
     人们学习某种技能时,进行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技能进步暂时停顿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期。高原期是暂时极限,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心理疲劳、身体不适应、训练步骤不科学、学习方法不合理等。要克服"高原期"不是短时能完成的。
     高分的摘取一般都在灵活运用或综合难解的题上,一般同学要在这两方面推进一步是非常困难的。
     显然用截短补长的办法,把时间、精力用在自己的"长科"上,增加总分不会太多。
     至于那些弱科,成绩还处于中下水平,要提高10分或20分就完全可能。一般说来,一门学科,由60分提高到80分的难度,要远远小于由95分提高到100分的难度。
     不同意孙伟同学复习"截短补长"的方法,决不意味着赞同"截长补短",即放弃长科的学习,全力以赴去补短,那样同样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导致失败。
     事实上,也有因"截长补短"而总成绩下降的同学。
     陈军同学数学成绩也属上等,也是政、史、生、地成绩不佳,他见孙伟复习时课外不学数学,史地取得了好成绩,下个学期他也模仿,结果,史地生政四科上升了36分,而数学物理两科却下降了33分,长、短科一抵消,总分虽提了3分,但主科下降,总起来算还是得不偿失。
     陈军问魏老师:“和孙伟用的方法一样,为什么效果不同。”“原因在于,你是在截长补短。孙伟的数理基础极扎实,课后不学成绩也不会下降。你的数理分数虽然和他不相上下,但基础没人家牢,不认真复习,等于丢了原来的阵地,再去占新阵地,甚至得不偿失。”魏老师说。
     复习时,必须注意扬长补短,弄清自己的"长科"是什么,基础牢固到什么程度,先把长科的阵地守住。
     复习短科时,也要用"扬长补短"的办法,先看这个短科中,自己喜欢的、平时学得比较扎实的章节有哪些。见到这些长的"章节",自己便在短科中有了阵地,站稳了脚跟,再去一点点占领自己短的章节的阵地。这样复习,心里才踏实,才会步步为营,节节胜利。
     四、怎样复习效率高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中外一切学成成就的人,无不重视复习。
     目前中学生对复习的重视程度并不一样。据一份调查统计,重点中学优秀生课后能及时复习的有77.2%,而一般中学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仅有25.3%,"有时候复习"的学生占59.5%,还有15.2%的学生“临考前才复习。”
     这项调查还指出:优秀学生普遍重视复习,他们是“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一般中学生往往不注意复习,有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连书都不看,就忙着做作业。这正是造成优生和差生学习差距与分化的重要原因。
     怎样复习效率才高呢?要点有六个: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巩固深化知识
     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真正搞懂,决不放松。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复习还要经常,不能一暴十寒。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我们平时学习中难免出现理解或记忆上的知识缺漏,通过复习,一旦发现,要及时弥补,加强薄弱环节,学得更扎实。事实证明,凡是抓紧复习的同学,经常对知识查缺补漏,很少在学习上欠"债",他们总能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加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
     课后复习时还可看一些参考书,参考书要精选,不宜多,最好在老师指导下每科选一本。看参考书要和课堂学习同步进行,即围绕老师讲课的中心内容或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为看的重点。还要和教材对照起来看,以掌握教材知识为主,适当加深加宽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可取其精华,随手摘记。
     5、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边复习边整理笔记,是使所学知识深化、简化和条理化的过程。整理可以从三点入手:1)补充提示。补充听课时漏记的要点或复习时新的体会、发现,揭示教材的重点、关键,或正确思考的角度、方法等。2)综合归纳。概括各知识要点,写出内容摘要。3)梳理知识,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条理,编出纲目。
      6、复习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1)掌握好复习时机。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吃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2)复习安排要合理。通常有集中复习、分散复习、空插复习三种形式。课后复习宜于分散、经常进行。以记忆为主的学习内容,如英语的单词、语文的背诵课文,要依靠多次重复以强化记忆,应分散复习。阶段复习最好集中用整块时间,一次复习深透为好。当然集中复习又可将性质不同的课程(如史地、数理)交替安排,穿插复习,使大脑各神经区得到轮换休息,脑的工作效率高。
     (3)个人钻研为主,相互讨论为辅。"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善于从集体讨论中复习,比个人冥思苦想地复习好处多。但讨论应以个人钻研、独立思考为基础,事先要有准备。讨论中也要开动脑筋,不能有依赖思想。讨论应有明确的中心,人数不宜多(二、三人即可),而且要和各人的学习安排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促进复习的作用。
     (4)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复习不应是机械地重复。除了背诵、抄写之外,还可运用自我提问、举例说明、比较分析、材料对照、绘制图表、编写提纲、做练习题等多种方式。复习中还要不断增添新的信息。把过去学的和今天重看的感受、认识加以比较、分析、提高,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求得每复习一次都有新收获、新创见,充分发挥"温故而知新"的"知新"作用,这样创造性地多样化复习能明显提高复习效率。
      五、“四化”复习法
      总复习中,怎样才能既进一步理解知识,活用知识,又从新的角度融会贯通,而不是简单地重读一次?有的同学采用消化、简化、序化、系统化"四化"复习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消化
      这是知识有效的存储的基础与前提。如果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消化,而不消化的知识是进不了“信息库”编码存储的。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机械地重复记忆,即使背得滚瓜烂熟,所复习的内容在我们的头脑中,也只能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不能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症”。
      要消化,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复习时,回头一看学过的知识有许多陌生,许多不会。此时如果急躁、贪多,什么都想学,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只能贪多嚼不烂,复习跟没复习区别不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宁肯少些,也要好些。
     2、简化
      这是总复习关键一环。所谓简化,就是要把厚书读薄。
      简化的关键是将知识浓缩概括。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相互之间逻辑化。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用简单明了的公式、符号和图表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纳入有机的体系之中。就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既利于记忆储存,又便于提取使用,运用时就能做到思路纵横伸展,左右逢源。
     3、序化
     这是从占有知识到牢固储存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序化”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集装"的过程。如同轮船装货,同样多的货物,用"集装箱"装比起散装来,所占体积要小得多,装卸效率要高得多。有条不紊地将输入的信号分别装入大脑的各个有关功能区、进行编码和存储。如果复习中能按各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分类、综合和小结,各种知识都可以有规律地进入存储系统之中。
     4、系统化
     某些同学理解的系统化,就是经过查缺补漏,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这跟前面说过的"简化","序化"有相同的地方。某些同学喜欢这样总结他的复习经验,尽管在逻辑上有经不住推敲的地方。但这样思考久了,运用时间长了,便也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特殊的复习方法。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