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法交流 >> 政治教师要掌握命制选择题技巧:“十性”
    
  双击自动滚屏  
政治教师要掌握命制选择题技巧:“十性”

发表日期:2019年10月1日  出处:浙江  作者:王国芳  本页面已被访问 4535 次

试题的命制与课堂教学一样,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命制一道好题,哪怕是一道小小的选择题,难度可能也不亚于打造一件艺术品。要命制出一道漂亮的试题,笔者以为远非听几个专家报告、看几本理论专著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感悟。本文试以一些具体试题为例,对政治选择题命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些分析,以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一、材料引用的科学性

【例1】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力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力。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该题题干所蕴含的哲学原理主要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选项C没有问题,但笔者以为,选是存在问题的。就严格意义来说,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这个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无论自然神还是人神,都属主观范畴,属于社会意识;而自然本身和人本身,都属客观范畴,属于社会存在。因此,选项换种说法就变成了主观就是客观社会意识就是社会存在的意思,明显属于错误观点。当然,命题者选用的这句话应该引用了费尔巴哈的观点:费尔巴哈曾对各国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于是,他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20071月第2版、20083月第3版,《思想政治》必修4,第87页)但我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教材中的表述是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而且它在前面有个交代: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它在后面还有个强调:“‘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所以,与教材所引用的费尔巴哈的观点进行比较,本题中引用的这句话并没有正确表达费尔巴哈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因此此题的答案也就值得商榷了。

科学性是试题命制中一个很基本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一旦试题在科学性上出现了问题,这个试题也就不再具有考试的价值了。因此科学性是我们命题中必须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但我们老师平时在命题时关注更多的可能是试题知识上的科学性,这是一个误区。其实,试题的科学性范围应该是比较广泛的,材料引用的科学性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政治选择题命制中往往需要在题干和题肢中引入材料。例1的问题就是在材料的引用上不够科学、严谨导致出现问题。笔者以为,例1在编制题肢的时候若定要引用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则至少需要在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费尔巴哈原话中的两个不是别的不要省略;二是最好注明这句话是费尔巴哈的观点。

二、肢干关系的逻辑性

【例2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案:C

本题用排除法,ABD三项易排除,故答案选C一般不会引起异议。但从命题研究的角度看,笔者以为,本题答案C与题干是否是因果关系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把题肢与题干倒过来读,就易发现因为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所以‘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 这种因果关系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至少是不严密的。其实,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即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借鉴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即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题干与题肢并非因果关系,而仅仅是体现表明的关系。

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政治选择题命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一道选择题出得好不好,除了看题干,就是看它的题肢,而题肢制作的好不好,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与题干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题肢与题干要有内在的联系,这是命制选择题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如果题肢中出现一个或几个与题干没有一点关系的选项,那么这个题目可以说就是一个失败的题目。当然,在选择题命制中光做到题干题肢有联系还不够,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准确把握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成立,或者不成立:若想编制的题肢不入选,则须注意要让题肢与题干既存在联系,但这种联系在逻辑上又不能成立(反向选择题除外);若想编制的题肢入选,就须让题肢与题干之间不但存在某种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在逻辑上必须成立(反向选择题除外)。在命题实践中,我们往往用诸如表明说明体现反映因为启示等词来对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定位。因此,我们在命制政治选择题的时候,选用哪一个词语、哪一种表达,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一旦选用不当,则有可能导致肢干关系出现逻辑不当的问题。例2值得探讨的问题就在于题干与题肢之间虽存在联系,但这种联系在逻辑上并不成立。若把例2中的这是因为改为这体现了这表明了这印证了等词,则从逻辑上看就会比较顺畅。

三、行文格式的规范性

【例3】今年713 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经营者的产销或者进销差价额不能超过正常时期差价额一倍。这是国家运用_________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A.政治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答案:D

本题的答案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命题研究的角度看,本题在行文格式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时间表述上,今年713日是什么时候,今年是哪一年?二是以填空的形式来命制选择题,让学生把正确的题肢填到空格里,若非迫不得已(像有些省份的高考中考时政知识),一般情况下这种形式不宜采用。

选择题命制中像例3中的行文格式上存在的规范性问题,相对其他问题而言可能属小问题,但却是我们老师平时命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不一定是我们的能力不足,更可能是我们的意识不强,只要我们稍加处理,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像例3中引用的是时政性、事实性的材料,要么不写具体时间,直接以国家发改委……”入题;要么就写“ 2010713,绝不能用今年713去年713之类的表述,当然更不能像有些试题那样只写“713而把具体年份省略掉。这样的处理,不仅试题更显规范,而且使试题的生命力也更强了:现在可用,将来也可用。例3中存在的行文格式上的第二个问题,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把这是国家运用         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改成材料中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运用了、然后再删去后面的句号即可。行文格式上的规范性问题,是我们老师相对较容易避免的问题,若在我们平时的命题中仍让其频频现身,毕竟不是好事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试题内容的真实性

【例420103月,小庄储蓄人民币10000元,定期1年,年利率225%,当时用100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0件甲商品。假定到20113月,甲商品价格上涨25%。不考虑其他因素,小庄用本息能购买到甲商品的数量是

A.80件              B.100件           C.81.8件          D.102.3

答案:C

100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0件甲商品,我们可以知道2010年甲商品的价格是每件100元。20103月甲商品价格上涨25%,即它的价格变成了每件125元。由于1年期存款年利率是225%,则小庄10000元存款1年可得利息225元,即到20113月,小庄的本息合计为10225元。10225÷125=818。所以本题答案选C,似乎是完全正确的。但笔者以为,这个正确只是理论上的正确,在现实生活中,这个答案有可能是错误的。假如拿10225元钱去买每件125元的衣服,你能买到818件衣服吗?显然是买不到的。所以,这个题目尽管理论计算答案选C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错误的,也即这个题目不具真实性,只是为了考试而出这个题目。

我们的教学要追求真、善、美,而这三者之中真又是最基本的。课堂教学需要求真,命题考试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需要求真。因此,我们的命题要立足于实践,我们的考查内容既要来源于实践又要能服务于实践,既要符合现实又要符合常理。像例4,我们可以修改如下,则既能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4修改后】20103月,小庄储蓄人民币10000元,定期1年,年利率225%,当时用100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0件甲商品。假定到20113月,甲商品价格上涨25%。不考虑其他因素,小庄用本息能购买到甲商品的实际数量是

A.81件               B.81.8件          C.100件            D.102.3

    答案:A

五、思维过程的缜密性

【例5】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答案:A

此题的答案为什么选A?很多老师和专家给出的思路是这样的:甲国的年利率为1%,如果投资甲国,则一年后的收益为:1+1%=1.01;乙国的年利率为3%,但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预期一年后贬值2%,即为原来的98%,如果投资乙国,则一年后的收益为:1+3%*98%=1.03*0.98=1. 00921.011. 0092,故投资甲国更合算,所以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答案选A也在情理之中了。但笔者以为,此题选A的思维过程是不严密的。无论是投资甲国的1.01,还是投资乙国的1. 0092,其实都只是针对储蓄存款这种投资方式而言的。而例5所要求的是从投资的角度看,所以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投资方式。如从股市看,因为银行利率跟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关系,乙国的高利率可能会影响乙国的股市,可能会有更多的钱从乙国股市退出而流入甲国股市,所以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向甲国;再如从直接投资角度看,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所以甲国货币对乙国升值,这有可能使甲国对乙国的直接投资大量增加,所以资金更多的流向乙国。到底流向甲国的资金多还是流向乙国的资金多,就需要具体比较直接投资与存款投资、股市股资额的变化量了,但这在例5中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例5的答案实际上是不确定的。

有的人会误以为命制选择题一定比命制主观题简单。其实,从思维缜密性的角度看,命制选择题的要求可能比非选择题更高。命制选择题时,如果某一个方面考虑得不周到,甚至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影响到题目的科学性。选择题的命制,真的要有一种如履薄冰的谨慎,容不得一丝的闪失与疏漏。例5中出现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命题过程中的思维不够缜密,没有考虑到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汇率变动对直接投资的影响等其他因素。要使例5的答案A没有异议,最简单的改进方式就是把从投资的角度看补充限定为从存款储蓄投资的角度看,从而把利率变动和货币贬值对其他投资方式的影响排除在外。

六、请言表达的简洁性

【例6】从国家结构形式上来看,与单一制国家相比

美国的主权不太充分          美国地方政府的独立性较强

美国政府的工作效率比较高    美国的立法权相对分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本题考查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答案选D没有问题。而且整个题目短小精悍,特别是题干只有短短的十八个字。但从更高要求看,笔者以为,本题在语言表达上还有进一步的精简的空间,题干中的从国家结构形式上来看与单一制国家相比从某种角度看属同义反复:国家结构形式即指单一制或复合制(美国为联邦制)。所以此题题干这样表述略显罗索,读来颇为别扭。这不得不说是本题一个小小的瑕疵与遗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思想的载体,最好的试题设计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来表达。因此,我们务必对试题的语言表达加以足够的重视。对选择题而言,语言的简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准确的思想,应该成为我们命题中的一个不懈追求。因此我们在命题中应该不断地追问自己:这句话或者这个字是不是可以删去?如果删去而不影响试题的,坚决删去。像例6中的题干,笔者以为,两处重复的表述可稍作修改、选择其一即可:把从国家结构形式上来看,与单一制国家相比修改为从国家结构形式的角度看相对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而言。这样的修改,不但表达更为简洁,而且读起来也更为顺畅了。

七、题肢制作的美观性

【例720107月,美国司法部向亚利桑那州的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指责该州通过的移民法违反美国宪法和联邦移民法,要求法官下令阻止其生效。这体现了美国

A.联邦与州都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       B.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权力

C.联邦地位高于州                   D.联邦制的最大问题是效率不高,相互推诿

答案:C

对于例7,我们不谈试题的内容,而只从形式的角度作一探讨:读此题时你有怎样的感觉?此题给笔者的一个感觉是:看着不舒服。这种感觉因何而来?我想应与本题的题肢有密切的关系:四个题肢中,最短的只有7个字,最长的连标点则有18个字,把相差这样悬殊的题肢并列放在一起,自然会给人一种不协调、不和谐、不舒服的感觉。

这种题肢长短悬殊的现象在平常的模拟试卷中是非常常见的,需要我们在命题中加以注意和改进。其实,我们命制题目,除了求真,还应求美:既有内涵的美,如知识考查得巧妙、能力考查得灵活、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得到位,等等;也有形式的美,如语言表达得简洁流畅、题肢制作得长短匀称、材料组织得图文并茂,等等。这其中,题肢制作得长短匀称、排列得错落有致可以说是最显性、最直接的,也是我们教师最易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的。在命题中,我们并不能做到让每个题肢长短绝对相同,这样没有可能,也无必要,但至少要做到差不多,不能相差过份悬殊。具体在命题实践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操作:一是削谷平峰”——即想办法让过长的题肢变得短一些,让那些过短的题肢变得长一些。二是组合淡化”——即把那些实在没有办法做到长短差不多的题肢,干脆就把它变成组合选择题,使长短悬殊在题肢的组合中得以淡化。我们去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能够发现其中也有一些题目的题肢会长短过于悬殊,但命题者基本上都把它们改造成组合选择题了。

八、教育目标的导向性

【例8】孙某驾驶的公司车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涉嫌黑车营运为由暂扣,为证清白,血气方刚的他断指鸣冤。对此,你认为

这种方式可取,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种方式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公民既要增强维权意识,又要了解维权途径  公民可以选择行政复议,或者其他法律手段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此题的答案选C,单从知识层面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但笔者以为,此题在导向性上是存在严重问题的。我们能保证所有考生在做此题时都能选出正确答案吗?如果是这样,那这个题目根本就没有价值,因为没有一点区分度。如果有学生不能选出正确答案C,哪怕是只有一个同学,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不选C,意味着一定选择了,那么我们通过这个题目,不就是在告诉甚至强化学生这种方式可取吗?不是在引导他们以后万一碰到类似的事件也要用这种方式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吗?所以,从这个层面分析,例8是一个典型的非常失败但答案正确的题目,其导向是非常有害的。

    教学即教育。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命题和考试在追求真与美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求善,真正落实好新课程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许我们做不到在所有题目中都比较好的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我们必须避免不让一个题目像例8一样出现导向性错误。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和命题人所应坚守的道德和责任的底线。让反面素材进入课堂和试卷,历来是一个需要十分谨慎的问题。笔者以为,没有金钢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若没有足够的把握和驾驭素材的能力和水平,还是不要把反面素材引入课堂和试题为好。在命题实践中,我们引入素材必须坚持一条原则:反面事件不要制作肯定性的题肢,正面事件不要制作否定性的题肢。例8中的选项就是在给反面事件制作肯定性的题肢,其导向自然也就很难不出问题了。

九、考查内涵的丰富性

【例9】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本题以孟浩然的诗为题材,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很好地体现了文化生活的文化味。但美中不足的是,该题作为一个四选三的组合式选择题,选肢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这一观点的错误太过明显,而其他三个选肢在观点上都是正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考生不需要细读题干,而只要简单地比较题肢、排除这个明显错误的题肢,答案就出来了。这样命题,不仅使题干材料得不到充分利用,更令试题显得肤浅,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选择题的命制,在形式上要简洁,但在内涵上必须厚实、丰富。每一个题目的命制,都应该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都应该做到命题前有意图:这个题目我想考什么?都应该做到命题后有评估:这个题目我到底能考什么?考生的答题情况大概会怎样?如果我们在命题中能这样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那么像例9中的这种问题就有可能得以避免:这个题目能考什么?能考查学生对文化是由文人所创造的的这一观点的判断。若考生不知道这观点是错的,那这个题目倒确有价值,若考生知道这个观点是错误,那这个题目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命制这样一个题目,就考查学生能否判断文化是由文化人所创造这一观点的正误,难免有大材小用的嫌疑。如果对例9进行修改,把题肢更换成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如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等,则考生就不能光从对题肢的判断中得出正确答案了,而是必须要把题肢与题干信息相比照才能作出正确取舍,那题目的内涵就比原来丰富多了。

十、材料选取的共识性

【例10】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倚  福兮祸伏

答案:D

此题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高考题。综合各种争论,笔者发现引起争议的源头主要在于此题取材上的不当,把并不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共识的内容引入了试题,导致了高考之后的巨大争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漫画的解读达不成共识。此题答案为D,显然命题者把漫画解读成了西是不同的方向,西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它们是相反的方向(即对立的),又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无东就无所谓西,反之亦然),其哲学寓意即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但很多人认为漫画反映的是一个人在“T”字路口,面临着向还是向西的迷惑,强调的是碰到了困惑或问题,即存在着矛盾而已;漫画本身并不是强调西之间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的关系,故D这个答案就显得十分牵强了。二是部分题肢材料特别是B肢不是共识性的内容。有很多老师认为,如果D可选,那么B为什么不能选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单从字面上看,好像是讲有得必有失,也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BD从这个角度上讲是同义的。但实不然。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所以,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看,其体现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而非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故B确实不能选。但问题是,B肢的排除是建立在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词源的考究之上,这已是很专业的问题了,并不是一个为社会大众所共识的问题,引起争议也在所难免。

这个题目给我们命题的一个启示就是,在选择和引用具体材料的时候,必须要强调共识性,要从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出发。具体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引入的材料一定要具有确定性,不能把那些公有说公理、婆说婆有理的材料引入到试题中,否则会导致从这个角度看选这个答案、从那个角度看选那个答案的混乱局面。二是引入的材料一定要具有通识性,那些虽然确定、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的、并不为广大师生所掌握或熟悉的小众化的材料,也不要引入试题,例10中的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实际上其学术含量已超出了一般人的要求。三是引入的材料一定要具有结论性,那些正在发生、发展过程当中的、尚未有明确结论的事件,一般也不宜进入到试题之中,否则易出现试题与现实相脱节、甚至相矛盾的问题。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