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法交流 >> 政治教师如何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双击自动滚屏  
政治教师如何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发表日期:2019年10月14日  出处:浙江上虞市春晖中学  作者:顾明芳  本页面已被访问 4602 次

中学教学的基本特点是用“教材”教,教材是教的依据,也是学的依据,更是考的依据。所以,政治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就成了其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它也必然成为衡量与评价一个政治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但在现实生活中,对教材的把握存在着以下三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是对教材的把握缺乏“精”度,不能深入教材,易流于肤浅。这种情况往往与有些教师认为中学教材简单,教学要求也“低”,没有东西可以研究更无“研究”之必要;一本教参用上一辈子,一种经验用上二十年,驾驭教材的能力基本停留在某一种水平而难有改变。这实际是不肯钻研教材的表现。

二是与第一种情形正好相反,虽然比较重视教材,尤其是对细节的把握比较重视,甚至近于繁锁,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却缺少应有的高度。结果是学生负担重,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三是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情感”厚度。几乎所的的政治教师都会忽视这个问题:教材是有情感的,尤其是政治教材。政治课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点。但很少有政治教师在理解与把握教材的时候会专门留意这个问题:如何把握、挖掘与利用教材的“情感”容量问题。

对教材的驾驭总的要求是六个字:进得去,出得来。走进教材是第一重目标,超越教材是最终目标。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笔者以为,要提高政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以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应该正确把握三个“度”,即宏观的高度、微观的精度和情感的厚度。

一、从宏观上讲,对教材的把握要有高度这主要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深入,二是浅出。

所谓深入,主要是指教师不但要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每一本书、每一单元、每一课到每一框都有这个问题),而且要准确把握教材文本背后的思想高度。

新教材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碎片化”倾向(编写的出发点强调了生活逻辑为起点),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甚至许多年轻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也感觉“捏”不准、“拿”不住。这对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必修3《文化生活》,整本书的核心知识是四个点——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先进文化的建设四个方面。把握这一点不难。但如果我们能把握这本书的真正的思想主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现代化实践服务”的话,则复习时,可能学生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就会比较顺利。

又如必修1《经济生活》这本书大家都会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内容为基点来展开整本书的复习,但如果在复习中能把握经济生活的“国强、民富、企业兴”这一条主线: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以人为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国家的强大则是个人与企业兴旺发达的前提。这样,学生对整本书的主干知识的把握、知识体系的构筑可能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是要“浅出”。这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深入难,浅出更难。大学中水平最高的教授往往也是讲课最通俗、最形象的,反之,满口深奥的术语,讲得学生晕头转向,往往是自己也搞不清的角色。中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教学“浅出”的要求更甚于大学。

我市戚烈波老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在上《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中处理认识真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这三个知识点的时候,分别用“艰难、崇高、信心”这三个词来“转换”。这三个转换,非常贴切的处理了教材中第48-49页的三段话。即:“反复性——艰难、无限性——崇高、上升性——信心”。看起来是三个很平淡的“转换”,如果没有读过一些哲学原著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话,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只有进之愈“深”,才能出之愈“浅”,这是教学的规律。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教师自身的高度决定了其对教材把握的高度。

我最佩服的北京二十二中数学教师孙维刚老师,他能够把数学课上出哲学的境界;他在教无穷扩大的等比数列的时候用了辛弃疾一首词《菩萨蛮》中的二句话来比喻这种数列的特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就是对教材把握的思想高度。

很多时候,为了做到“浅出”,我们的思路常常采用从具象到抽象的路径:即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更不是唯一的办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啊。当然,这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才行。

二、从微观上讲,对教材的把握要有精度

微观主要指对教材“细节”的把握,具体的细节当然是说不完的,笔者在此从新教材构成的三个方面:正文、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学科术语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教材正文的文本,把握须“严谨”。

如必修1中的《公司的经营》一课中,对企业的不同责任的描述,除了对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要区别,实际上还有二对关系要区别清楚,对照正文37页和39页小字中对合伙企业的理解,可引出第二对要区分的关系:无限责任与无限连带责任的区别,再结合正文37页二句话:“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有限”但“连带”之责任),可发现第三对需区分的关系:有限连带责任与无限连带责任。

教师没有对教材的严密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学生的思维如何会深入?教师严谨,学生才会严密。

至于有不少教师把必修一中“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句话解读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则更是低级的错误,更是不应该。

二是教材的辅助文部分,定位须准确。

把握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其“辅助”功能,为正文的学习服务,尽量减少学习中的“盲点”与“死角”,扫清“难点”,以提高学习效率。

如必修4《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辅助文可能是最需要关注的,往往是某些教学的“盲点”之所在,而这往往会成为考试的“命题”点,如以小字内容作为考试的素材,或者直接进入选肢中,成为学生的“软肋”甚至是“死穴”。如87页所引的费尔巴哈的话“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作为教师,不但自己要清楚,而且还要用最通俗简单的语言,让学生搞清楚。这当然还是一个对教材把握是否“深入”与“严谨”的问题。

三是对教材中的学科术语,把握要科学。

这也是教师对教材细节把握是否严谨的一个标尺。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确实在提高,而哲学教材中的术语(辩证法中的一些与“矛盾”相关的术语更甚),要求又是最高的。

从考试题目来看,最典型的莫过于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第24题,该题以泰戈尔的“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真理与谬误关系的理解,主要的难点是在二个选肢上:B肢(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和C肢(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我听很多教师这样喊:这道题我只会对答案,道理我是“真当”讲不“灵清”啊……。

见了题目,还在喊“讲不灵清”,可见,部分政治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确实是不够的,治学也不够严谨的。

三、从情感上讲,对教材的把握要有厚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最高要求。政治新教材本身的情感容量的提升必然对教师理解、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情感容量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最难的一点,但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一个工作。

政治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不但情感容量大,而且往往是进行一些特殊教育的切入点,如劳动教育、崇高教育、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爱情教育等,这都是生命长河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如我校一位老师在上必修1《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课时,“劳动教育”这一点就做得很成功。她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两次现场调查。一是调查学生是否从事过体力劳动,是否喜欢体力劳动?二是调查大家对学校的每天见到的清洁工是否打过招呼,是否知道其姓和名?调查的结果“查”出了问题:有二个学生明确表示讨厌体力劳动,有四个学生表示从来没做过体力劳动,也不会做(所喜的是学生讲的是真话)……这节课最成功之处就是把劳动观念上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显然值得我们借鉴。

又如我在上生活与哲学的第一节课《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时候,用教材中“杞人忧天”的故事(教材以图片形式呈现)来引领整节课的教学,对材料的处理思路是:抓住“忧”字,把“杞人”(无名)看作是一个忧国忧民、胸怀天下、追求真理(如追索宇宙的奥秘)的智者……将它与正文的主题“哲学关注的是人类的普遍和共同问题,哲学家是有责任、胸怀天下、可以为追求真理而付出生命的(如布鲁诺),哲学的使命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成为人类的指路明灯……”。这样,学生对哲学的敬畏之情就油然而生,兴趣也来了,情感厚度也有了,而且还贯穿了崇高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等思想,我自己也比较满意。

如果真正把握住了政治教材的“情感”脉搏,其实,政治课也是可以上得有滋有味的……。教育,说到底是思想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只要你用心去做,就可以做出味道来,就可以做出乐趣来。

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把握教材是一个过程,一本书上二十年,就可以上出二十种滋味来。

当然,我们不但要读“教材”这本书,而且还要读教材以外的更多的“书”。“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