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透析 >> 24届高考政治备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双击自动滚屏  
24届高考政治备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表日期:2024年1月17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2386 次

一、【背景材料】

2013323日,习近 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年来,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和实践路径不断丰富,成为引领世界大变局发展方向们的人间正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023年高考政治难以回避的一个重大的热点问题。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指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来历: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10月印尼国会的演进中郑重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要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2016428,第22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新加坡举行。会议重点围绕今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筹备工作深入交换意见,气氛热烈友好,达成了广泛共识。与会高官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认为双方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国高官就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重点讨论了如何进一步落实好“2+7合作框架和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双方同意密切合作办好20169月在老挝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和其他25周年纪念活动,推动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东盟方赞赏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本地区是重要机遇,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中方表示,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中方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各方一致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01697,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领导人7日在老挝万象发表《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

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已成为东盟国家各领域合作内容最丰富、成果最显著的对话伙伴。过去25年,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的成长期。未来25年,双方关系将进入不断提质升级的成熟期,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二、【考点链接】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盟各国赞成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这有利于维护东盟各国的自身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4)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由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5)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会各国就如何管控分歧、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坦诚沟通。会议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6)主权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主权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构成的,主权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坚定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定地同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一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益于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8)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通过深化海上务实合作,不断增进各方互信。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当前形势下,利用中国与东盟事务高官重要年度磋商机制,对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和东亚区域合作进行讨论,并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等做好准备。

2)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会上讨论了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落实“2+7合作框架问题、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问题、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纪念活动问题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双方正在逐步落实中国-东盟20162020年行动计划,探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4)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南海行为准则可以速成,但因涉及多方利益,制订起来需要一个细致复杂的过程。同时,南海行为准则不能取代《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与东盟曾几度探讨过准则,但皆因受到干扰而终止。这说明,解决南海问题不非一帆风顺。

5)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区分事物的主流和支流。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双方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总的来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健康,主流是好的。但中国与东盟少数国家的南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6)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东盟国家与中国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基础,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确保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深化海上务实合作。偏离《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会导致不良后果。

三、【跟踪试题】

1.东盟各国赞成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这表明:

A.中国与东盟已无利益冲突                       B.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C.中国与东盟已成为战略结盟                               D.国际关系反复无常

2.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是因为:

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坚定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充分表明:

A.世界已经形成多极化格局                          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东盟已经根本改变了其外交政策

4.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

我国与东盟各国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周边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中国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与会各国就如何管控分歧、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坦诚沟通。会议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参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基础是:

A.综合国力           B.国家力量            C.睦邻关系           D.共同利益

6.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坚定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定地同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下列关于国家主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因素     主权和人权是辩证统一的,人权至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一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益于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说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B.中国与东盟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C.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8.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通过深化海上务实合作,不断增进各方互信。这有利于:

A.打击敌对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寻求战略盟友

B.国家实力增强,炫耀军事力量,促进世界和平

C.增强国家力量,主导世界格局,展示大国形象

D.综合国力上升,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

9.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当前形势下,利用中国与东盟事务高官重要年度磋商机制,对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和东亚区域合作进行讨论,并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等重做准备。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会上讨论了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落实“2+7合作框架问题、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问题、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纪念活动问题等等。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双方正在逐步落实中国-东盟20162020年行动计划,探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B.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12.“南海行为准则可以速成,但因涉及多方利益,制订起来需要一个细致复杂的过程。同时,南海行为准则不能取代《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与东盟曾几度探讨过准则,但皆因受到干扰而终止。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13.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双方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总的来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健康,主流是好的。但中国与东盟少数国家的南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表明:

A.矛盾次要方面影响主要方面,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支流  

B.共性与个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主流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要反对均衡轮和一点论

14.《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东盟国家与中国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基础,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确保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深化海上务实合作。偏离《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会导致不良后果。这表明: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意识来源于诗仙的创意和天分

意识具有能动性性,可以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我国采取强有力防控措施有效阻遏了疫情向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蔓延,我国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甄别出病原体,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一系列举措彰显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速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做出的努力符合中国首创的______理念。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C.建设创新型国家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广泛传播,中国目前已经从一国救一市(武汉市)的模式,切换到了一省救一国的模式,各省医疗队和物资接连出发,先后应援巴基斯坦、意大利、伊朗等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说,疫情面前无国界,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由此可见: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③没有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④中国努力在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近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快速扩散。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这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我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分歧        ④对话与交流有利于促进合作,早日战胜疫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赢,是我国为促进世界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下列行为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向而行的是:

①美媒《华尔街日报》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布歧视性文章“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

②蒙古国向中国捐赠3万只羊,巴基斯坦拿出全国医院库存的口罩提供给中国

③美国某些政客攻击中国防疫举措,妄称“方舱医院是集中营”“封城是限制自由”

④意大利紧急求助后,中国克服困难,向意方提供口罩等医疗物资援助,并派出“川军”医疗小组赴意协助抗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防疫要勤洗手!秘鲁却有300万人无法获得安全用水,800万人无法获得完善的卫生设施。当地居民如今非常担心自己会感染新冠肺炎。回答56题。

19.材料警示我们:

A.全球的贫困现象都是由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B.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C.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却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D.只有实现世界和平之后才能彻底消除贫困现象

20.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

①秘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②秘鲁可以借鉴他国优秀经验

③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④和其他国家通力合作,依赖别国救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周一表示,由于新冠病毒已在众多国家发酵,“一场全球性流行病的威胁已成为现实”。他敦促所有国家采取全面的战略控制局势,并称这将是史上首例能被控制的全球性流行病。回答2122题。

21.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④坚持交流借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上述材料说明:

A.世界各国已实现一体化               B.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和全球性问题

C.各国都只是为了获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D.经济全球化只带来挑战

23.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盟方赞赏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本地区是重要机遇,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中方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2年签署,是中国与东盟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宣言》已将制订南海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目标,双方也就此举行了相关工作组的磋商会。中方对条件成熟时探讨制订南海行为准则持开放态度,愿同东盟国家积极推进落实《宣言》进程,开展务实合作,同时着手探讨制订南海行为准则。但时至今日,南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严峻,此时制订南海行为准则远够不上是条件成熟之时,因此现阶段只能是探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为共同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几点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制定南海行为准则

 

24.20147月,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期间,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提到了中国方案”“中国方案以其巨大包容性、普惠性而得到众多国家积极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中国努力倡导并带头实践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国际治理贡献了更多和谐共生的动力。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大综商品价格震荡、贸易投资低迷的表象之下,增长模式、动力来源、治理结构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来自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国家与弱势群体的呼声值得重视。与此同时,地区热点不断,地缘政治因素凸显,气候变化、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突出,更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性和不确定性。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经济全球化“中国方案”的重要典范,对于破解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境,塑造更健康的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新秩序、新格局。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方案如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4分) 

 

材料二  在世界经济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1118日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经济全球化问题发表了重要主张,认为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习近平主席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增强发展动力》、《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两次重要演讲中,集中阐述了亚太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以“四个促进”指明了亚太经济发展的行动方向——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促进互联互通;促进改革创新;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方案”对亚太经济走出低迷的意义。(1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核安全离不开每一个区域的安全。作为地区重要国家,中国也在充分发挥地区作用,努力为本地区搭建一个可靠的核安全治理环境。中、日、韩三国将建立合作框架,承诺在地区核安全标准、区域应急响应机制和监管能力等领域开展合作行动。从自身到国际,从合作到分享,在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进程中,中国始终与世界同行。加强核安全是一个持续进程。核能事业发展不停步,加强核安全的努力就不能停止。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核领域全球治理,同各国携手合作,构建“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 2016114日,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和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声明指出,中国奉行“性、协调、并进”核安全观,其内涵核心为“四个并重”,即“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它是现阶段中国倡导的核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国际社会和中国核安全发展经验的总结。声明的发布,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确保核安全的高度重视。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提升全社会的核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对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构建“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可持续发展。

 

26.材料一:20203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截至32日,共有62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捐赠口罩、防护服等中国急需的疫情防护物资。马朝旭表示,患难见真情,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绝不是孤军奋战,国际社会以不同方式给予中国许多宝贵支持。这为中国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眼下,中国正通过多项举措助力全球抗疫斗争:以视频会议等形式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交流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向世卫组织捐款,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防疫物资援助……中国人民深知:疫病面前,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1)面对疫情的挑战,各国要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我们青少年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交锋】

材料一 202211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习近平指出,世界正夕小于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各国既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应该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再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司繁荣。双方应该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

(1)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2)

 

【交流】

材料二 中外美术交流有很长的历史。自明朝中期始,多批传教士来华,将西方文化如地图、标本和多彩的插图等介绍到中国,同时也将西洋画法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美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五四运动”前后,在引进西方美术的观念与方法的同时,也掀起了反思、批判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传统绘画的思潮。但是,许多传统画家并没有妄自菲薄地忽略传统,而是在深入研究、传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借古开今,继续推动中国画的发展。

当西方美术的观念与方法在中国广泛传播时,中国传统艺术也在寻找自身的定位中不断发展。画家们走进自然、体味生活,用笔墨抒写对自然、人生、现实的感受,使中国画创作在传统基础上焕发生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画家们深入生活,关注现实,努力创新,坚持“为人民而歌,为时代创作”的方向,以饱含深情的绘画语言描绘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抒发对新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感受。20世纪以来,欧洲美术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艺术家在接受外来影响的同时,也力求中西融合的探索。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中外美术交流史上,中国画家是如何推动中国画的发展的。(10)

 

【交往】

材料三 你所在的学校与国外某高中院校是联谊院校,在贵校百年校庆之际邀请了诸多外国友人参观学校的相关展览。展览厅布置成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学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二部分展示了学校师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相关内容;第三部分展示的是学校师生外出学习、实践的场景;第四部分是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规划。

 (3)展厅的这四个部分缺少主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展馆的四个部分明确一个合适的主题。(4)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6.C  7.C  8.D  9.B  10.C  11.D  12.B  13.A  14.D 15.D  16.A  17.C  18.D  19.B  20.A  21.D  22.B

23.1)①贸易、资本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东盟各国应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创新贸易方式,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创造条件加快对外投资力度。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各国应充分鼓励本国企业主动走出去,促进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倡导开放型经济发展。③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各国应该互通互联,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优势,形成一套引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管理制度,共同迎接挑战,实现趋利避害、多方共赢。④各国要彻底摈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益相同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制订“南海行为准则”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东盟各国的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为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必需的要素,不仅有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且便于有效落实各方达成的共识,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各国在谋求本国经济发展时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解决地区冲突创造条件。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各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共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④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有利于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4.26分)(1)解析:本题属于政治生活措施类题目。问题虽未直接限定答案范围,但从设问的落脚点上可以看出,本题的答案范围应该在“当代国际社会”。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方案”如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可以分解为“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如何促进世界发展”两个角度思考。从材料可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时代主题,这是本题总体观点;再结合材料信息,分别从“促进世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两个方面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①“中国方案”表明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或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②“中国方案”符合发展的主题,(1分)有利于破解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境,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2分)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各国互利共赢、推进世界经济发展(2分)。③“中国方案”倡导并实践合作共赢、共商共享共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符合和平的主题,(1分)有利于各国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2分),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2分)。(如果考生回答下列观点可分别给2分。如:“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进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方案”对亚太经济走出低迷的意义,属于意义类题目。解答本题时,可以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方面内容,结合“中国方案”的内容,具体阐述即可。

参考答案:①促进经济一体化,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重振亚太经济。(3分)②促进互联互通,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进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3分)③促进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有利于增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促进各国平衡、稳定发展。(3分)④促进合作共赢,深化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刺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以促进亚太经济的复苏。(3分)

25.1)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利于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加强国家之间在和平与安全领域合作,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构建“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④各国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构建“核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宏观调控,为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②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按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既重视经济功能也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③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重视人文关怀。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为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法律制度,强化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⑤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总结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借鉴国际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核能核技术利用安全机制。

26.1)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各国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不仅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2)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7(1)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中美两国关系既对立又统一(2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中关两国社会制度、道路、历史文化都不相同,各自面临普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两国之间也存在竞争。③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中美两国又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互依赖,共同发展。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所以中美两国应该把握各自发展的机遇,寻求两国共同利益,尊重双方差异,相互借鉴、你追我赶,共同进步。(每点3分,共12)

(2)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中外美术交流史上,中国画家在认同和尊重中国传统画法的基础上,本着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的原则,积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而推动中国画的发展。(4 )图对中华传统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引进西方美术观念和画法的过程中,中国画家积极反思、批判.在传承中华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借古开今,持续推动中国画的发展。(3)的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驱守传统文化的创新,立足社会实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画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要求。赋子中国画时代特业,充分展现中国商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3)

(3)示例:第一都分:成就卓著 独树一帜;第二部分:经典传承 不忘本来;第三部分:交流互鉴 学习外来;第四部分:敢于追梦 面向未来。(每个1分,共4分)



  双击自动滚屏  

高三政治教学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四川省华蓥中学(省示范高中)   联系电话:13458913985   联系人:微信号13458913985再拉入高中政治微信群 QQ群 40420048